天象劇場再次在年底迎來高潮,且不說水星和金星如何在黎明時爭芳鬥豔,光是雙子座流星雨就大有看頭。每年下半年的流星雨活動都很頻繁,而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第二年初的象限儀流星雨期間。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漫長的黑夜雖然帶來了更長的觀星時間,但寒冷的天氣對我們也將是很大的考驗。

全年的大多數時間裏,金星都作爲“昏星”出現在日落後的西方天空中。進入10月後它在日落時的高度迅速降低,很快靠近太陽,並在11月就轉爲“晨星”在黎明時分出現。12月,金星與太陽的角距離進一步增大,月初就可達到40°以上。與此同時,12月2日金星的視星等可達-4.9等,也就是這次出現在太陽西側的最大亮度。當然,受到大氣消光的影響,我們實際看到的金星會稍暗一點。

此次金星最亮時,它到地球的距離只有0.42個天文單位,在望遠鏡中它的樣子很像一彎殘月。此後直至明年一月初,金星的亮度雖然有所減弱,但與太陽的角距離會進一步增大。

雙子座流星雨是全年天象的收官大戲。它的流量較大而且很穩定,所以是最適合公衆觀測的流星雨之一。

雙子座流星雨的活躍期是12月4日至17日,今年的極大預計出現在北京時間12月14日20時,比較適合我國公衆觀測,峯值每小時的天頂流量在120顆左右。14日晚至15日凌晨都是很好的觀測時機。稍有遺憾的是,14日是農曆初八,上弦月對前半夜的觀測會有一定影響。但15日凌晨輻射點會升得非常高,而且那時月亮已經落下,屆時將是今年欣賞雙子座流星雨的最佳時機。雙子座流星雨的流星體速度較慢,極大持續時間長,火流星也不少,既適合目視也很適合拍攝。

今年水星共有7次大距,之前的6次可謂“喜憂參半”,而最後這次還是很適合北半球觀測的。12月中旬,我們都有機會在晨曦中找尋到它的蹤跡。

本次西大距期間,水星與太陽的角距離約爲21°。由於赤緯高於太陽,如果是在北緯40°地區觀測,當天日出時它的地平高度可達17°,觀測條件非常不錯。此外,這次大距期間水星的亮度也有-0.4等,位於天秤座和天蠍座天區附近,藉助雙筒望遠鏡找到它應該不難。

與雙子座流星雨相比,小熊座流星雨的流量就小得多了。每年它的活躍期是12月的中下旬,在冬至前後迎來極大。根據預報,今年該流星雨的極大可能出現在北京時間12月22日23時。

小熊座流星雨輻射點的赤緯可達76°,對於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都在拱極區內,常年可見。因此大家不用擔心看不到小熊座流星雨的羣內流星,但是要看到很多也不太現實。小熊座流星雨曾在1945年和1986年出現過兩次“爆發”,當時極大的天頂流量也只達到了50顆左右。而多數情況下,我們每小時只能看到個位數的流星。小熊座流星雨的母彗星爲8P/Tuttle彗星,下次將在2021年迴歸近日點。今年這個流星雨預計不會出現爆發,而且極大正好趕上滿月,觀測的條件也不太好。(作者李 昕 系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