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二年(1923年)天津造币厂铸行,图案造型独特,内含深奥、包罗万象,并独具匠心,又十分精美,为民国银币中之精品。“龙凤银币”图案原先是作为民国国徽而设计的。

中华民国十五年嘉禾图背龙凤金币拾圆样币

当时鲁迅先生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局第一科科长,许寿裳、钱稻孙两人均在教育部供职。3人合作设计图样,钱稻孙画出图例,说明书由鲁迅执笔.于1913年2月发表。十二章国徽图案的设计,展现出鲁迅先生除了是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家、思想家之外,还是一个具有非凡才华的平面设计师,赏鉴家。资深古玩经纪人陈健:198,202,232,01

民国十五年龙凤贰角银币

十二章国徽为1913年2月至1928年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徽,又称“嘉禾国徽”。图案基于中国古代礼服的十二章花纹,袁世凯所建立的中华帝国亦沿袭作为国徽。国徽的设计中结合了西方纹章的布局及传统的十二章图案: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粉米、黼、黻。

龙凤壹圆银质样币小字版

十二章内涵丰富: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之意;山,取其稳重、镇定之意;龙,取其神异、变幻之意;华虫,美丽花朵和虫羽毛五色,甚美,取其有文彩之意;宗彝,取供奉、孝养之意;藻,取其洁净之意;火,取其明亮之意;粉米,取粉和米有所养之意;黼,取割断、果断之意;黻,取其辨别、明察、背恶向善之意。

民国十六年张作霖大元帅 龙凤纪念银质试铸样币

张作霖执政全国的时间不到两年,带有张作霖头像的银元发行较少,导致现在存世真品不多见。存世以张作霖肖像制作的纪念币共三种:民国十五年正面戎装像,背面为嘉禾;十六年肖像同前,背面为龙凤黼黻团;十七年正面便装像,背面为五色旗与十八星旗图案。铸造时间恰与其势力鼎盛时期相符。

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后,遭到举国上下的唾弃,废弃以袁世凯头像为国家铸币主图案的呼声不断。顺应民意,民国中央政府决定更改国币图案,民国十二年,由天津造币总厂试铸壹圆新币,新币重量、成色遵从中华民国国币条例规制,正面图案改为 “十二章”纹饰及“中华民国十二年造”,背面纹饰不变。因“十二章”纹饰带有鲜明的帝王色彩,此币未被民国政府采用。版别有纪值文字,大字、小字版。因试铸币的数量极少,更显珍贵

黎元洪像开国纪念币龙凤壹圆银币各一枚

1926年褚玉璞任直隶督军时由天津造币厂铸造面值分为壹角和贰角的小银币,是民国十二年发行的壹圆的辅币。贰角钱的正面印有“中华民国十五年”及“每五枚当一圆”字样,两侧分别铸有小圆点;在背面则印有“十二章国徽图”,其中龙、雉鸡较为突出。壹角钱的正面印有“中华民国十五年”及“每拾枚当一圆”字样,两侧分别铸有小圆点;在背面则印有“十二章国徽图”,发行流通后深得民众的喜爱。

民国十二年造龙凤壹圆银币

该图设计精美,包罗万象,匠心独特(北京鲁迅博物馆现藏有钱稻孙先生捐赠的《拟民国初期国徽铅模》实物一方)。除此币正面用该图案外,尚有山东张宗昌于1926年试铸金币十圆及二十圆两种。1926年直隶褚玉朴铸银辅币一角、二角两种。1926年张作霖铸“陆海军大元帅”壹圆纪念银圆一种,1927年又铸“中华民国十六年”壹圆纪念银圆一种,先后总共十种之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