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新京報此前報道,針對竇師傅發佈的安全帽視頻,青島市建築施工安全監督站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視頻拍攝地點在西海岸新區的一個勞務市場上,區相關單位專門成立6個檢查組對全區50多個工地進行突擊檢查,未發現不合格的安全帽。值得一提的是,在事件傳播之初,竇師傅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稱,拍攝所用的安全帽是工地發的,視頻發佈後沒人管這個事情。

導讀

近日,幾段“脆皮安全帽”視頻意外在網絡走紅,並引發公衆對安全帽質量的關注。

4月21日深夜,身處輿論風暴的視頻主人公竇師傅告訴記者,他原本是在工地打零工,“幹一口吃一口”,但自從“脆皮安全帽”視頻廣泛傳播以來,近期卻找不到活幹了。

“我以前天天可以找到活的,怎麼現在就不找我了呢?”無奈,竇師傅只得先回到農村老家,對今後的生活充滿擔憂。

安全帽視頻走紅網絡

事情的起因源於一段安全帽視頻。

追蹤 | “脆皮安全帽視頻”當事人現在已無活可幹!?

視頻截圖

4月11日,竇師傅在某視頻平臺上傳一段名爲“一線工人安全帽”的短視頻。視頻中,他手持兩個安全帽,並介紹說,黃色的是一線工人的安全帽,紅色的是領導安全帽。現場演示結果顯示,兩個安全帽猛烈碰撞後,黃色安全帽頂部直接被砸碎,紅色的卻完好無損。

一週時間,僅在發佈平臺,視頻播放量就超200萬人次。

隨着視頻廣泛傳播,公衆對安全帽質量的擔憂也隨之而來。4月17日上午,應急管理部在官方微博轉發這一視頻並表示:“如果連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麼能夠實現生產安全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決不能流於形式,浮於表面。”

記者發現,其實,在發佈上述視頻前,竇師傅也在視頻平臺發佈過多條有關安全帽質量的視頻。然而,4月17日晚,這些視頻都不見了。問及刪除原因,竇師傅說,“我要生活”。

當事人現在已無活可幹了

如今,竇師傅難掩對今後工作的擔憂之情。

4月21日晚,他對記者說,他現在已無法正常生活。

竇師傅稱,他原本在工地打零工,自視頻傳播以來,就找不到活幹了,一些之前關係還不錯的包工頭也不再找他了,理由總是“人找好了,不缺人了”。

在他看來,這都是發安全帽視頻引起的,“我以前天天可以找到活的,怎麼現在就不找我了呢?”

竇師傅表示,他獨自在外打工賺錢,是家裏唯一的經濟支柱,家裏有三個孩子,其中兩個還在唸書。由於近期在外找不到工作,幾天前,他從打拼多年的青島回到連雲港農村老家。

竇師傅還說,除經濟壓力外,這次事件帶來的心理壓力更加難以承受。“我現在不敢出門,一出門感覺誰都在看我,我也怕受人報復。”最近每晚都難以入睡,瀕臨崩潰。

4月21日,竇師傅又發佈了一條新視頻,名爲“從頭再來”。他在評論中寫道,“得罪人了怕被報復”。次日凌晨,這條視頻已被刪除。

發視頻有考慮到博關注

對於在網上發佈安全帽視頻的初衷,竇師傅承認,多少也考慮到了求熱度、博關注,但他否認是爲了炒作,表示主要是想把這一確實存在的社會現象揭示出來。

竇師傅從未想到過,幾條視頻會引發如此大的轟動,如今的局面是他未曾料到,也不想看到的。

目前,相關部門介入整治安全帽亂象。竇師傅感到些許欣慰,“事情是好事情,但是對我的影響太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事件傳播之初,竇師傅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稱,拍攝所用的安全帽是工地發的,視頻發佈後沒人管這個事情。然而,4月17日,他接受記者採訪時改口稱,此前發佈視頻中的那頂“一碰就碎”的黃色安全帽是自己買的。當時,他沒有透露是從哪裏購買,以及安全帽的具體價格。

4月21日,記者再次就這一問題詢問竇師傅,他表示:“這個問題現在不說了,不管是我自己買的還是工地發的,工人安全帽質量不合格的現象就是存在的。”

據新京報此前報道,針對竇師傅發佈的安全帽視頻,青島市建築施工安全監督站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視頻拍攝地點在西海岸新區的一個勞務市場上,區相關單位專門成立6個檢查組對全區50多個工地進行突擊檢查,未發現不合格的安全帽。

售價幾元的“三無”安全帽仍然存在

安全帽的質量問題,此前已有媒體關注。2007年,央視《每週質量報告》欄目曾報道“奪命”劣質頭盔事件:當年4月,杭州一名建築工人被頂樓墜落的鋼筋砸中,鋼筋穿透了安全帽,工人因此喪生。後經調查組認定,這名工人佩戴的安全帽是不合格產品。

央視新聞此前報道顯示,根據今年1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安全帽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本次共抽查11個省市71家企業生產的71批次安全帽產品,其中有12批次不符合標準。相關專家在接受採訪中稱,安全帽總體合格率在近幾年來呈下滑趨勢。根據國家標準規定,安全帽要符合GB2811-2007《安全帽》要求,規定了安全帽安全防護性主要的指標有衝擊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

國家勞動防護用品質監監督檢驗中心相關負責人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目前來說,安全帽市場仍存在死角,一些不法的生產者,爲了謀取利益,存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現象。另外,有一些採購人員也對產品質量不太重視,另一方面對標準要求也不甚瞭解,給劣質產品鑽空子。

據央視財經4月21日報道,通過走訪北京多家大型建材批發市場發現,售價在5-8元的“三無”安全帽仍充斥整個市場,且生產廠家均無從知曉。商家稱,消費者之所以要買便宜的帽子,有一部分原因是應付工地的檢查。這些勞保店裏的安全帽,主要是賣給包工頭和私人承包商,比較大的施工單位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安全帽供應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