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都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党委迅速响应、快速行动,发挥组织优势,全面整合辖区资源,激活网格细胞,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战“疫”体系。

“红色先锋令”集结战“疫”力量

织密防控网格

社区党委第一时间向辖区单位和居民发出“红色先锋动员令”,由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牵头,发动小区党员、居民骨干和物业公司等力量,率先在武侯区建立“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将疫情防控力量延伸到小区末端。结合院落分布,设置疫情防控6个片区19个“小格”,将动员起来的1700多名党员群众、12家物管公司全部充实到每个末端网格,明确逐户走访、返蓉人员及车辆的登记和排查等工作职责。

明确“五知”工作标准,即:知道户籍及去向;知道乘坐交通工具及信息;知道居住位置及联系方式;知道身体状况及出现异常处理方式;知道辖区内企业商家具体信息,做到“谁的网格谁排查;谁的签字谁负责,不漏一企一户一人一车”,有效整合了辖区防疫力量。

截至2月底,社区19个小区、4963户居民、300余家商家、近15000居民已排查见面。共计排查疫情高发地区来蓉人员140余人次,社区未出现一例疑似和确诊病例。

以“武侯好邻居”激活社区细胞

凝聚群防群控合力

社区党委建立“党支部联院、党小组联楼、社区党员联户”的工作机制,深化“武侯好邻居”活动成效,引领带动驻社区单位和党员群众参与到疫情防控,合力筑牢“防疫城墙”。社区党委副书记邓勇主动承担为居家隔离住户买菜、送餐等服务工作,连续20余天在社区办公室吃住。

年过花甲的老党员肖勋曙、诸泽云、王德元等主动请缨担任小区门岗志愿者,守好家园防线。绘画大师拉孟带领学生一起在民族文化之家微信群里为藏族朋友宣传防疫知识。

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纷纷行动,投入战“疫”之中。10余家单位向社区捐赠口罩、84消毒液、医用酒精、药品、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的“红袖套全能帮手服务队”每天为社区150余名居家隔离观察、独居困难群众等群体提供“无接触式”体温检测、健康监测、垃圾收运等服务;社区培育的自组织“智慧妈妈团”在社区开设线上“食育课堂”,建立线下“能量补给站”,既为宅在家里的居民提供“精神食粮”,又为一线防疫志愿者提供“暖心茶点”;各小区物业主动参与防疫宣传和排查工作,“红背心”“红袖套”成为社区防疫“红色屏障”。

以“智慧新手段”实现非接触性管理

精准防控疫情

社区引入“智能机器人”参与疫情防控,智能语音对话机器人“上岗”后,5分钟便拨打了1000个电话,相较传统电话摸排方式1天仅能摸排200—300个,疫情专线极大提升了安全保障能力和抗击疫情业务运行效率。全面制发防疫信息申报二维码,将采集的居民信息实时汇总,动态更新,社区通过数据库后台直接掌握防疫信息总体情况,第一时间掌握关注信息,及时发现薄弱环节,随时溯源比对信息,及时进行跟踪处置。

通过发布“复工二维码”,支持企业在线对接复工准备和物资需求,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商家复工数量、员工健康状态、复工困难需求等情况,主动服务300余家企业和商家,帮助谋划疫情防控方案,提供必要的物资供需对接。

华西社区报记者 沈悦 图片由街道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