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一口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自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以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共发现51颗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11颗已被确认为新脉冲星

要是“中国天眼”遇到暴雨了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排水?一般来说,即便是下暴雨它也不会被装满的,因为通过近距离观察我们会发现,它的反射面板并不是由一块块镜子制成,而是带有很多小窟窿的钢板,像个筛子一样,当然很多人也会说,虽然这口锅是漏的,但遇到暴雨,底部的坑也是容易被灌满的,其实这些担忧都是没必要的,因为我们天眼的位置以及排水系统都是很好完善的

先看天眼的排水系统,为保证天眼的安全运行,当初人们设计了修建隧道排水工程,主要采用的是无压隧道设计方案,该隧道总长约1121米,被分为两段,一段是明挖段,长58.588米,另一端是暗挖段,长1062.499米,完成之后,该系统由六大部分组成,主要包括道路边沟,径向水沟,环向水沟,消能池,底部排水沟以及排水隧洞组成,遇到暴雨,排水还是没有一点问题的,再来看天意的地理位置,它位于贵州的地形属于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具有下渗快,不易聚集水分的特征,一般的雨水是没问题的,是不是很完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