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沂蒙晚報關於流浪動物何去何從的報道引起了臨沂各界的廣泛關注,流浪動物救助組織、動物保護人士、市民讀者也紛紛結合自己的經歷,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領養代替買賣”,“提高飼養門檻”,“對流浪動物進行絕育”,“嚴懲遺棄寵物的主人”,“盼望有關部門出面解決,建設或對現有救助中心進行支持和幫扶”等等方法,成爲很多愛心人士的共識。

臨沂市流浪動物救助中心志願者搶救一隻被遺棄丟進河道的狼犬。(資料圖片)

推廣領養代替買賣

“不喜歡養不了再給我們送回來”

“我們現在大力提倡‘領養代替買賣’,這也是業內幫助流浪動物找到新家的一個比較好的辦法!”臨沂市流浪動物救助中心是入駐臨沂市社會組織孵化園,接受民政部門管理的一家社會組織,自2015年初成立以來,致力宣傳流浪動物保護,開展義賣、募捐、宣傳等活動,先後接收數百隻流浪動物,現仍有百餘隻流浪狗在救助中心。

“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我們救助中心也肩負着流浪動物保護宣傳的責任,在定期開展的宣傳活動中,我們盡最大力量倡導‘領養代替買賣’,改變一些希望飼養寵物的市民的看法,和對流浪動物的歧視。”該中心負責人賈西貝女士介紹,儘管他們非常希望通過領養的方式,讓每隻流浪動物找到新家,但是爲了保障不再產生二次遺棄,他們對申領人的審查還是非常嚴格的。

“首先我們要考覈領養者,考覈通過要留下身份證明並簽署協議,領養後還要定期回訪等。”賈西貝說,雖然有些繁瑣,但是確保每一隻流浪動物能找到舒適的家和有愛心的主人,也避免流落到狗販子等人的手中。“另外,申領人如果真的養不了或者不喜歡,還可以給我們救助中心送回來,但是我們不允許轉讓或者送人。”賈西貝介紹,如果市民有這方面的需求,發現需要救助的動物或者領養動物,可以聯繫13705490036(微信同號)。

市民房德在河東區李公河路經營一家寵物醫院,經常接收市民送來的流浪動物,也通過“領養代替買賣”的方式,爲狗貓們找新家。“也是爲了保護動物吧,我爲領養設置了門檻,領養者需提供用於寵物疫苗、看病費用的單據。”房德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衝動領養,導致二次遺棄,也避免落入狗販手中成爲盤中餐。

提高寵物飼養門檻 從源頭杜絕動物“流浪”

“流浪動物產生的原因無非就是主人棄養、自主走失”

“爲什麼會有流浪動物的產生,其原因無非就是主人棄養、自主走失,進而在流浪動物之間繁衍,導致羣體的擴大。”範姨是臨沂流浪動物保護圈裏的老人,十幾年來,將自己的心血都放在了這些流浪動物身上,如今家裏還照顧着30多隻老弱病殘的流浪狗。

範姨說,小兩口結婚懷孕生孩子、兒女央求父母購買、或者不瞭解動物的人衝動購買,都會導致遺棄寵物情況的出現。她建議社會各界多宣傳飼養寵物的知識,比如狗貓的習性,常見疾病的種類、治療費用,有可能遇到的問題,讓一些人知難而退,或者正視問題。同時,建議相關部門從法律或者規定上,嚴格飼養寵物的申請條件和購買條件,加大對遺棄行爲的處罰力度,從源頭上減少或者避免遺棄寵物的出現。

“流浪狗還好說,一年生兩窩,流浪貓繁殖速度真是太快了!你看冬天馬上就要來了,這幾個月流浪貓生的小貓,幾乎過不了冬啊!”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在她居住的小區裏,生活着一羣流浪貓,眼看着數量一年比一年多。“我也查閱過一些城市和國家處理流動動物的經驗,如果有可能的話,將所有狗貓都納入免疫,鼓勵養寵物的人對其實施絕育,相關部門和組織儘可能多地對流浪狗貓進行絕育,以阻止其不斷繁衍。”

市民領養流浪動物。(資料圖)

政府牽頭凝聚各方力量 讓社會公益團體良性運轉

“建議臨沂多學習借鑑其他城市的做法”

“我建議臨沂多學習借鑑其他城市的做法。”愛狗人士齊學進非常關注流浪動物的相關新聞報道。他說,青島市犬隻收養服務基地採用政府建設、民間運營、協會參與的管理模式,不僅接受市民放棄飼養和救助的流浪犬,還負責犬隻領養和教育培訓等服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當地養犬管理服務水平,也打造了一個引導市民依法、科學、文明養犬的平臺。

“目前,我們臨沂市流浪動物救助中心收留的流浪動物已經接近飽和。”臨沂市流浪動物救助中心賈西貝說,獲得相關部門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是他們最大的願望。賈西貝說,救助中心的資金來源只限於發起人自籌、志願者捐贈和大型公益組織的申請等幾個方面。“幸好今年騰訊99公益活動期間,我們申請了幾萬元的費用,就可以償還欠了大半年的動物治療費用了。”賈西貝說,目前,隨着收容的流浪動物數量的增加,救助中心已經接近飽和狀態,希望政府能夠牽頭凝聚各方力量,在一些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幫扶,幫助社會公益組織能夠良性有序運轉。“另外,政府還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讓專業機構承擔養犬證的受理和初審,負責對流浪犬的日常收容管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賈西貝說。

“我覺得也可以借鑑一些國外的經驗,安排專人或者部門負責流浪動物的處理、收容。”市民杜強說,以日本、英國爲例,有專門的巡邏人員負責收容流浪動物,這些動物在特定的收容機構安置一段時間,如果沒有被領養,則按相關規定對流動動物進行處理(安樂死之類)。杜強說,或許通過這種比較殘忍的方式,可以喚醒一些不負責任的動物主人的善心,減少棄養等不負責任情況的發生。

沂蒙晚報記者 莊成 付茜

觀點述評

管好流浪動物先從管人做起

城市流浪動物的隱患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一些養狗人自私任性,遛狗不拴繩,放任其隨地便溺,狗一旦走失極有可能就成了流浪犬;有些寵物飼養者心煩了養膩了就隨意棄養,也是造成了流浪動物猖獗的重要因素;有的人愛心氾濫,經常投餵流浪動物,而事實上,這樣的投餵等同散養,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爲。很多城市雖制定了城市養犬管理條例,但執行起來不夠嚴格,不出事沒人管,危害大了,又掀起運動式捕殺,也往往只能起到一時的作用。

流浪動物整治的正確方式是什麼?一是從源頭上規範飼養寵物的行爲,處罰隨意棄養者;二是制定安全規範的棄養制度,送養至收容中心,一定期限後,對沒人領養的流浪動物施行安樂死。至於長期投餵流浪犬的行爲,也絕不視作有愛心,而是予以處罰。

管好流浪動物,先從管人開始。真的愛它,請按時防疫,牽繩遛犬,收拾糞便,不要隨意棄養,實在要棄養也請爲它找個好的歸宿。先管好了人,才能處置動物的問題,這是對人生命安全的負責,也是善待流浪動物的體現。

據《每日新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