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與硯相伴,端硯,中國四大名硯之首,產自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其石質柔潤,發墨不滯,三日不涸,早在唐朝就被當作貢品。端硯製作技藝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一種,類別屬於中國傳統手工技藝,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作爲“端硯第一村”的白石村,位於肇慶市的端州區,建於唐武德年間,村民世代以硯爲田,制硯的主要有四大姓氏,程,羅,郭,蔡,稱爲四大家族。本集以程氏家族的27代傳承人程均棠爲人物主線,展示了端硯從採石、選料、設計、維料、光身、雕刻、配盒、等完整的全手工製作流程。

由於端硯石有着變幻莫測的石品花紋,制硯人往往都會根據這些考慮設計造型與構圖,甚至刀法、刀路,追求的是天然造化與手工雕琢意境的渾然天成,從構思到雕刻,整個過程都貫穿着“變有瑕爲無瑕”,“因材施藝”的核心觀念。

程均棠對祖傳的手藝充滿着敬畏,非常小心地對待自己雕的每一方硯,其有“三不做”原則:精神不好不做,天氣不好不做,心情不好不做,儘管產量低下,但不降低制硯品質是他一直以來恪守的職業道德。

程氏硯雕風格以“古雅”爲一大特色,雕刻的紋飾多爲清代古紋變化而來,研究發現,程均棠制硯時使用的工具形態、工序和刀工、刀法等,是從宋代傳承至今,而且保留比較完整,這也體現了程家純手工制硯的工藝含量和工藝價值。

肇慶市旅遊局微信編輯發佈

微博:@肇慶市旅遊局

抖音號:搜“魅力肇慶”加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肇慶市旅遊局微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