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演講中“華爲手機是日本人研發的”的說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對於他這樣60年代的人來說,在高技術領域,日本那是神一樣存在,索尼、日立、東芝,電視機、洗衣機、冰箱,什麼不是日本的最好?今天中國產品也強大了,這些人本能會認爲,中國強肯定強不過日本,日本搞不過中國,那是日本不屑去做,技術還是日本的強。中國強,那一定是有日本人幫忙。

所以聽說華爲在日本橫濱建一個研究所,招400人,徐就引申爲華爲的手機是日本人研發的。這是60年代這批人植根在骨子裏的感覺。因爲這些人成長時,正是中國開放國門,對比中,我們一切都有巨大差距,精神上完全被打垮了,中國的產品不行、技術不行、制度不行、文化不行,甚至人種不行,這在50-60年這批人中,尤其是思想文化界很有市場。

那麼,擺事實,華爲手機到底是誰研發出來的呢?跟了華爲20年,每年去一次華爲手機生產線,參觀過華爲世界各地的研發中心,我來說說我知道的情況。

什麼是手機研發?

這件事需要做一個界定,因爲可以扯得無邊,華爲手機是用了谷歌的android系統,華爲有些手機也用了高通的芯片,這能叫華爲手機是高通研發的、是谷歌研發的嗎?顯然不是,大家通常不這麼說,那麼什麼是手機研發呢?

手機研發是在產品經理帶領下,對手機進行定義,解決手機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整合現有的技術,把手機產品做出來,成爲供商用生產的範本。

這裏面有這麼幾層意思:

手機研發是在產品經理帶領下開展的,這可能是一個產品總監和多個產品經理,每人負責一個方向。華爲手機的老大是餘承東,手機方向的總經理是何剛,但是他們一般不會說這個手機是我研發的,這些是領導者,也是參與研發,但是一般不稱這是研發者。

手機研發必須要對產品進行定義,這其中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檔次,一個是用戶羣,比如老人機、女人機、商務機、學生機,這就會有不同的特定,在不同特點的基礎上,採用不同的技術,使用不同的功能。

手機研發必須要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舉一個例子,蘋果手機出來,出現過天線門,就是手一握某個位置,信號不行。那就是手握了天線的位置,把天線擋住了,影響了信號。針對這樣的問題,研發需要想辦法解決,比如用雙天線,上下各一個天線,但是這樣會耗電厲害,那就要加入智能化,讓握上面,下面天線工作,握下面,上面的天線工作。

再有,照相功能,大家希望中焦,但是目前技術不能讓鏡頭很長,沒法中焦,產品經理想出一個辦法,用三顆攝像頭,其中一顆就是中焦。

最後手機研發是要採用現在的技術,在成本能承受的情況下,把產品定義出來。還要協調各方面的能力。你說我希望手機有20000毫安電池,能不能做出來,能,但是這要做2釐米厚,這就不行。需要2T的存儲,但是成本需要1萬元,這也不行。

總之,這是把各種技術技術整合起來,解決各種問題,定義出適合消費者需要的產品,做出範本,最後進行生產,這纔是手機研發。

華爲哪些人在做手機研發?

華爲手機產品線很多了,有華爲和榮耀兩個品牌,然後每一個品牌有很多產品線,華爲也在世界各地有多個研究所。但是真正進行手機研發的主要是哪些呢?

首先是上研所。這是華爲高端手機的研發中心,我去參觀過,具有全世界一流的手機檢測設備,參與手機研發的數千人。李小龍這個華爲Mate的產品經理,就在上海工作,前些年,見他還只是Mate產品線的產品經理,今天已經是華爲手機的副總裁了。上研所是華爲高端手機的最核心隊伍。這裏有沒有世界各國的人才呢?其實也有的,不過我見到的日本人基本沒有,也沒有聽到過這方面的介紹。

李小龍

北研所,就是在北京北清路那邊的北京研究所。我也去參觀過多次,這個所也參與多個華爲手機產品線研發。

西研所,應該說不少款中低端手機都是在這個所研發的,一些面向青年人羣的手機發布都是在西安做的。

這些都是華爲手機研發的核心與主體,整個手機本身研發的隊伍有數千人。而支撐手機研發技術的隊伍人數更多。

爲了支持華爲手機的技術更加強大,還有多個研究所參與相關技術研發,這裏最爲著名的是深圳的2012實驗室,很多底層的技術都要由他們來完成,或是首先做探索。比如榮耀的Magic手機,它的yoyo這個人工智能產品,就是2012實驗室的作品。這個2012實驗室人數達到4萬人,不是爲了賺錢,很多產品並不是爲了市場,而是爲了前瞻與未來。

在世界上華爲建立了十幾個研發中心,印度、法國、德國、日本都有研發中心,和手機相關的應該是法國巴黎與視覺相關的研發中心,徠卡的拍照相關的研發中心在建成前我還去看過,就和徠卡公司一起,據說華爲還收了原來諾基亞做4000萬照相的隊伍,在芬蘭也建設有研發中心。

確實今天華爲,不是少數中國人在做研發,而是融匯了全世界的優秀人才,進行研發,做各個方面的技術,這也是華爲強大的一個證明。

說到具體問題,日本橫濱也有研發中心,因爲招人時,工資明顯高於日本企業,在當時還引起了日本人的廣泛討論,但是這個研發中心不過是400人左右,這個規模,在華爲數萬人的研發隊伍中,是很小的一部分,據我所知,這個研究所研究方向主要是物聯網,如果是這樣,基本上和手機沒有太大關係。

面向世界,整合各種資源,把優秀人才集中起來,爲我所用,這都是沒有問題的,華爲是我們中國企業的榜樣,但是在中國已經高速發展,在高科技領域也非常有作爲的情況下,還臆想中國人種不行,技術不行,必須要用日本人來做研發,這於事實不符。引起大家討論是正常的。

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今天缺的就是時間,無論是哪個領域,努力總會有突破,而產品領域我們會更有機會,因爲相對日本人,中國人最會創新,而日本人會嚴謹細緻。日本人在生產管理上做得好,這是有道理的,但是創新,還得我們來。否則這些年,日本手機怎麼被打得落花流水?

來源:觀察者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