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美元指數走強令非美元貨幣承壓。11月1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跌破6.98,刷新去年以來新低。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下調72點,報6.9646。目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已較年初貶值7%。

針對市場對人民幣是否會“破7”、匯率是否存在高估、人民幣國際化是否會受影響、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能否支撐匯率維持在7以內等話題,觀察者網專訪多位經濟、金融界專家,請他們長期發展的角度,分析人民幣匯率“破7”問題。今天刊發的是系列訪談的第二篇,感謝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餘永定接受採訪。

【採訪/觀察者網 奕含】

不干預人民幣破7預期,這是一個機會

觀察者網:10月31日,人民幣離岸、在岸匯率跌至6.98,外界對何時破7議論紛紛。對此,您怎麼看?目前的情況下,人民幣會破7嗎?

餘永定:我覺得有可能破7。因爲從國際收支平衡狀況和和市場情緒來看,人民幣存在一定的貶值壓力。而這種壓力是否會導致實際貶值,則最後取決於央行是否出手干預。

應該強調,當前市場上並不存在由經濟基本面(如經常項目逆差、長期投資逆差等)決定的人民幣貶值的明顯壓力。而央行自2017年以來就已經基本停止對匯率市場的常態化干預。在市場擔憂破7的情況下央行依然不干預,就向市場昭示了完成匯率決定機制改革的決心。這是一個難得的具有重要意義且風險很小的事情。我想央行應該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觀察者網:現在市場上對人民幣議論很多,有人把當下人民幣的表現稱爲“人民幣在7附近思考”,您怎麼看這種說法?您認爲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緩解市場的焦慮。

餘永定:我不知道6.99和7有何區別,爲什麼不在6.99附近焦慮而在7附近焦慮完全是一種心理問題(對整數的偏好?),而同經濟基本面沒有任何關係。

市場的真正問題大概是:在人民幣匯率存在貶值壓力的情況下,央行會不會干預?如果破7,市場大概會認爲人民幣還有進一步貶值的空間;如果現在不破7,市場大概會認爲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人民幣不會進一步貶值。這種“人民幣在7附近思考”實際上只不過是對央行意圖的猜測。

消除這種焦慮的措施非常簡單:1.央行什麼也不說,讓人民幣破7;2. 央行表明,將繼續維持過去一年多以來的不干預政策。這樣一來,焦慮自然就消失了。

任何資產價格發生變動,都有好與壞兩方面影響。在當前情況下,在短期內人民幣貶值對實體經濟是有好處的,對經濟總體而言也是利大於弊。另一方面,人民幣並不具備長期大規模貶值的基礎,我們也不打算把人民幣匯率作爲貿易戰的一種手段。

人民幣匯率最近的波動是非常正常的,不變纔是不正常的。如果匯率始終守住一個點位,到6.99就不敢到7,不能被擊破,這反倒是不正常。如果有貶值壓力,卻遲遲不讓破7,實際是授人以柄,向人家表明中國在操縱匯率。雖然從實用主義立場出發,美國歡迎這種不讓人民幣貶值的“操縱” ,但“操縱”的帽子是會扣到你頭上的。

讓人民幣匯率破7,向世界昭示中國的匯率制度已經過渡到浮動匯率制度。將來無論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國際市場都將接受,美國也將難以用操縱匯率爲藉口向中國發難。

對媒體來說,不要誇大破7或者不破7的重要性。我們現在的重心應該在實體經濟增長的情況。我認爲,就當前的形勢而言,股市的穩定更重要。如果股市再繼續下跌,這對中國經濟將很不利。人們焦慮股市,考慮如何讓股市穩定下來,這是合理的;對人民幣匯率貶值完全不應有什麼焦慮之感。如果,從個人或企業的角度來看,人民幣貶值將帶來某種損失,則這些個人和企業完全可以採取相應避險措施。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視覺中國

如果連小幅貶值都擔心,人民幣就不可能國際化

觀察者網:貨幣貶值往往會影響到貨幣國際化進程。對人民幣而言,近期貶值是否也會影響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餘永定:這點小小的貶值幅度不會影響到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現在人民幣匯率6.97,貶值到7,這零點零幾的變化就會影響到人民幣國際化?如果如此小幅度的變化都會影響到人民幣國際化,那就不要談人民幣國際化了,根本不可能國際化。當然,人民幣如果一路貶值到8、9,那的確會影響到人民幣國際化,但目前的情況完全不是如此。

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水平同經濟基本面的表現是比較一致的,偏離幅度不大。這一點可以參照國際收支狀況(特別是經常項目差額)、長期資本流動、外匯市場交易量、經濟增長狀況等,我們的經常項目基本是平衡的,我國國際收支大體平衡。這些都意味着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不支持人民幣大幅度貶值。

此外,我們可以看看美元的波動情況。美元經常大幅度貶值。在1980年代初,美元指數高達160多,在金融危機前夕貶值到70多。這樣的變化,仍沒有動搖美元作爲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

一國貨幣能否成爲國際儲備貨幣,外國是否願意持有,關鍵不在於其是否會貶值,而在於該國的經濟、政治、科技、軍事實力、其國際信譽、開放程度、增長潛力,在於該國採取的經濟、金融、貨幣政策是否得當,而不在於匯率一時一地的貶值或升值。當然,一種持續貶值的貨幣是無法成爲國際儲備貨幣的。

人民幣是否能國際化不是中國一廂情願的事。其他國家願意用,咱們就創造條件,讓人民幣作爲計價手段、結算手段、儲備手段,但沒有必要採取任何特殊的政策來引誘他人使用人民幣。如果中國經濟穩定發展,對外貿易順暢,金融體系是健康的,外界自然願意使用人民幣。當然,人民幣也不能長期貶值,否則別人也不會使用。像現在只是小幅波動,就沒有問題。

菲律賓人民幣交易商協會於日前成立,將推動兩國貨幣直接交易,@視覺中國

觀察者網:本輪人民幣匯率貶值,與美元指數升高直接有關。除人民幣外,其他國家貨幣也出現不同幅度的貶值,新興市場國家表現尤其顯著。相對其他貨幣貶值,人民幣表現堅挺。在您看來,這種情況是否會讓更多國家樂於接納人民幣?

餘永定:當然。

相對其他發展中國家貨幣而言,人民幣走勢是升值。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中國經濟增速還是相當高的。人民幣是除了美元、歐元之外,最受世界歡迎的貨幣之一。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和人民幣根本沒法比。

我們自己不必過多強調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是個自然的過程。美元自己“作死”,特朗普今天制裁這個國家,明天制裁另一個國家,和全世界打貿易戰,而動用美元霸權地位實現自己的目的。美國濫用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進行貿易戰、金融戰是自毀前途。

人民幣什麼時候能否取代美元夠成爲國際儲備貨幣則很大程度上美元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是否會發生動搖。特朗普的一些列行爲大大損害了美元的國際信用,這就爲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一些重要機會,中國自然應該抓住這些機會。

日前,日本同中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就是一件大好事。如果沒有美國的“推動”,中日關係的改善和貨幣互換協議的簽訂就可能更困難些。

堅持必要的資本管制就行,不能當“匯率保姆”

觀察者網:2015年“8·11”匯改後,人民幣出現過多輪貶值,主要集中在2015年下半年到2017年初。本輪人民幣貶值和上一輪貶值的情形是否有相似之處?

餘永定:不一樣,當時的形勢比現在嚴重得多。2012年以後的官方政策是加速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在當時的政策氣氛下,資本跨境流動管理是很不到位的。大規模的資本外流造成了很大的人民幣貶值壓力。貶值預期和貶值相互作用,形成惡性循環。現在不是這樣,央行加強了資本管制,人民幣貶值的壓力遠沒有當初那麼強。當時是恐慌現在僅僅是焦慮,情況是很不同的。

當時的普遍看法是如果讓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就會大幅度貶值,以至失去控制,結果我們動用了1萬億的外匯儲備來穩定匯率。

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有助於外貿的正常發展,我沒有異議,但不能動用那麼多外匯儲備來保匯率。不能因爲要人爲維持匯率穩定就犧牲大量的外匯儲備。外匯儲備一下子減少1萬億,這在國際上前所未有,而且根本不是所謂“藏匯於民”,相當大部分外匯是兌換給外逃資本了。就中國目前的制度安排來看,其他錯誤可以彌補,錢跑到國外就很難回來了。

觀察者網:聽您的評價,是否認爲這輪匯率貶值,央行應對比較得當呢?

餘永定:是的,特別是央行停止了常態化干預,同時也加強了資本管制。所謂加強資本管制,並非新增資本管制政策或撤銷過去的外匯政策,而只是嚴格執行過去已有的政策。央行到目前爲止做得很不錯,希望他們堅持做下去。

觀察者網:對於我國的匯率機制,您始終希望人民幣能夠儘早實現自由浮動。面對本輪人民幣下挫,您是否還持有這種態度?如果人民幣實現自由浮動,會有什麼好處?

餘永定:對,我一直就持這種觀點。早在2003年,我就贊成人民幣和美元脫鉤,不要盯着美元。2005年脫鉤之後,我贊成加大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到了2015年,我開始主張乾脆讓人民幣實現自由浮動,現在依舊這麼認爲。

人民幣匯率波動的確會對企業經營造成影響,但市場存在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企業可以利用這種衍生工具來避險。企業不能把所有風險都推給國家,也就是說,出口企業的風險不能轉嫁給老百姓。企業應該花點錢,做套期保值,自己努力做到收益穩定。對出口企業來說,這是企業應該要做的事。否則央行就成了保姆,什麼風險都承擔,企業沒有積極性去做套期保值,金融機構也沒法發展這種金融產品。

所以說,我們關注的重點在於既要穩定金融,又要保持經濟增長。現在股市問題比較大,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這裏。只要我們還堅持必要的資本管制,人民幣匯率就沒有什麼危險,對匯市不必過於擔心。

觀察者網:匯率對外貿有直接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外貿數據表現不錯,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這和最近一段時間人民幣貶值有關嗎?

餘永定:外貿數據表現不錯有可能兩個原因:一是人民幣貶值。儘管受貿易摩擦影響,出口受阻,但人民幣貶值是有利於出口的,抵消了一部分外貿壓力。第二是企業提前出口。國內企業選擇在美國加徵關稅之前或剛剛加徵關稅之際,完成訂單出貨。這導致外貿出現短期較快增長。至於哪個因素影響更大,還有待觀察,以後外貿表現如何,就難說了。貿易摩擦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顯現。

人民幣貶值對出口肯定有好處,但我們強調不能把人民幣貶值作爲應對貿易摩擦的手段,不會因爲出口少了,就大量貶值。匯率是一種市場調節機制。如果供求關係發生變化,買家對其他國家商品的需求增加,對我們國家商品需求減少,人民幣就自然會貶值,這種貶值是市場供求關係變化的結果。

但我們不應該通過干預引導人民幣貶值。競爭性貶值對誰都沒有好處。

當然,浮動匯率制度不排除干預,但這種干預是爲了熨平過度的波動而不是試圖扭轉匯率的變動趨勢。

人民幣貶值將導致用人民幣買美元的價格上升,這時候貶值本身也能夠抑制資本外流。當然,資本流動不同於一般的商品流動。作爲一種金融資產,“追漲殺跌”導致的“過度調整”是可能的。這也是需要對跨境資本進行管理的重要原因。

堅持對跨境資本的必要管理,嚴格執行現有外匯管制的規章制度。比如:我國規定每人每年度有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限制。規定了是5萬美元,就不能輕易減到3萬美元,也不能放開不管。

像有的老闆採取辦法,找員工借身份證,以員工名義,每人兌換5萬美元,這是違法的。尤其是拿兌換的美元出國買豪宅。通過單個人換匯,是不可能拿到那麼多美元去買豪宅的。我說的嚴格管制,就是管制這些非法的資本流動。

手機銀行外匯購界面,@視覺中國

人民幣匯率長期穩定偏軟,遲早會成強勢貨幣

觀察者網:從長期來看,結合中國的經濟面,您判斷人民幣將升值還是貶值?

餘永定:我認爲今後一段時間,人民幣升值的勢頭會減弱,但不會大幅度下跌。就像日元兌美元,最低到過360,後來升值到79,這是升值過程。後來日元貶值,達到100、110、140,然後又回調。匯率呈現出雙邊波動,基本保持穩定。

我想人民幣以後也會進入這麼一個過程。原來是升值,到了2015年開始跌,到了2017年又開始漲,2018年再度出現下跌。這說明人民幣已經進入了雙向波動的過程。目前由於貿易摩擦升級,人民幣可能會在一定時間出現貶值,但到了一定時候,還會出現升值。

從中國的基本面、國際收支狀況、經濟增長狀況來看,人民幣沒有大幅度貶值的基礎。更何況央行已經大大加強和改善了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管理,對人民幣大幅度貶值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而且就算我們想要人民幣大幅貶值,也難以做到。因爲人民幣兌美元大幅貶值,就意味着美元兌人民幣要大幅升值,特朗普對此是不會坐視不管的,美國定會採取相應的措施,抑制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雖然美國政府對匯率基本不干預(財政部可以動用外匯穩定基金(ESF)進行干預),但通過間接方式進行干預的手段還是很多。

因此,今後人民幣匯率基本上是雙向波動,但是不會像2003年到2014年長時間、大幅度、持續的升值,單邊上升階段已經過去了。從短期看,人民幣匯率無法預測;長期看,在相當一段時間保持基本穩定,但可能偏軟。但從更長期看,無論如何,人民幣將是一種強勢貨幣。

觀察者網:好的,感謝餘老師接受採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