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两个部分,一、晋文公流亡。二、晋文公找卫国复仇。

一、晋文公流亡

公元前644年,晋惠公派出刺客,往翟国刺杀兄长重耳,重耳一行踏上流亡之旅。

晋文公回国夺位后,为何非要报复卫国?

先来看一看,追随重耳的兄弟有哪些。

赵衰,与自己亲如兄弟,性格谦让,彬彬有礼,与其他任何人都很友善,人缘极好。

狐偃,沉稳有智慧,鬼点子多,是这群人的智囊。

先轸,沉着机警,提起兵法韬略就两眼放光,虽然未经大仗,却是天生的大将。

魏犨,力能斗水牛,有万夫不敌之勇,有他在逃亡之旅会安全许多。

另有狐毛、胥臣、颠颉、介子推、壶叔等人。

一行人来到卫国,这个时候的卫国,已经不是春秋初年那个东方方伯,在与郑国齐国等诸侯一系列战争不利之后,卫国内乱,好几任国君被杀,再接着太行山上的赤狄下山,卫国失国,被迫渡过黄河重建家园。

黄河左岸由于被赤狄人破坏,农田荒弃,村镇只余下瓦砾残片,焦林处处,一片荒凉景象。右岸的卫国却田舍处处,炊烟渺渺,一副安详的生态景象。

由于晋国赶跑赤狄,占据不少卫国旧图,卫国对晋国人并不友好。

卫文侯对重耳等人不予理会,不但拒绝接见,甚至下令:任何卫人不得予重耳方便,不得卖食物给晋国人。

逐客令下的如此无情,魏犨怒道:“卫君无礼,公子可临城责之。”

赵衰阻止道:“蛟龙失势,犹如蚯蚓。公子不可责礼于他人,含忍乃上策。”

魏犨也知道即使责备卫君也没用,又愤然道:“既然卫君不仁,我等也可不义,不如剽掠村落,让卫君知道厉害!”

重耳龙目扫视这个小兄弟,喝道:“剽掠者谓之盗。我宁可挨饿,岂可行盗贼之事乎!”

魏犨这才收拾心情,听候差遣。

晋文公回国夺位后,为何非要报复卫国?

干粮很快就耗尽,改为步行之后体力消耗又大,再加上天气转冷,身体热量消耗很快。时间过了几天,众人却还没走出卫国境内,人人饥肠辘辘,手脚像灌了铅一样难受。

这时候众人到了卫国一座小城五鹿,守城官兵闻讯早就闭门,大家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走。

此时一个挑着扁担,刚在城内市场做完买卖的农夫恰好经过。农夫这天卖掉两只水鸭和一筐蔬菜,换了点铜钱,用其中一部分为爱子买了几个羊肉馅大包。

众人像饿狼般闻到了羊肉馅的美味,尊严瞬间掉落一地,重耳越众而出,客气道:“小哥,我们买你的食物。”旁边的狐偃立刻去掏铜钱。

农夫立定,眼神转了一圈,想想现在城门已关,我不可能再回去买一次,于是鼓起胆量,从地上拾起一把黄土,对重耳说:“拿去,吃吧!”

饿得连打人的力气都没有的重耳,怒气冲冲看着农夫,魏犨更是睁大豹眼,恨不能吃了这胆大包天的农夫。

农夫知道惹了祸,赶紧挑着箩筐小跑走人,众人确实也没有力气追。

足智多谋的狐偃,这个时刻赶过来给重耳台阶下:“公子,这是上天要赐给我们土地啊!再过十二年一个轮回,我们一定可以复国,而且还能占据脚下这片土地。”言罢,狐偃还装摸做样地向农夫磕了个头,这个事便算结束。

重耳等人此前虽在翟国呆了十二年,日子其实过的相当不错,哪受过这等残酷的考验。树倒猢狲散,那些翟国派遣的下人,在半个月之内全部逃走,剩下十来个铁杆追随者。

重耳一行,目的地是齐国,这是早就议好的,因为此时齐桓公雄霸天下,威名远扬,齐国有实力帮助重耳夺国,而齐国又相对晋国较远,也相对安全一些。

继续往东,众人的步伐越来沉重,饥饿难忍,在一棵大树下休息。连日只吃蕨根野菜,重耳不能下咽。

家奴介子推雪中送炭,忽然捧热气腾腾肉汤一碗,献给重耳。

重耳立刻狼吞虎咽,把一碗肉汤吃的干干净净,最后还舔了舔碗底,心满意足道:“昔日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上此肉汤,子推,此乃何汤?”

介子推正等着重耳问,挺直腰杆不慌不忙道:“是从小人大腿上割的肉。臣闻‘孝子杀身以事其母,忠臣杀身以事其君’,故小人割股以饱公子之腹。”

重耳大吃一惊,再去看介子推的右边大腿,果然血肉模糊。

“哇,哇...”重耳吐了,连汤带肉吐了一地。

好一会,重耳才回过神,坐直身体道:“子推,他日我将何以为报?”

晋文公回国夺位后,为何非要报复卫国?

介子推将早已准备好的答案说出来:“但愿公子早归晋国,以全臣等股肱之义。”

这就是成语“割股啖君”的来历,感动了多少文人骚客。

又过了两天,赵衰见过惯公子生活的重耳,已经瘦削许多,苍老不少,生怕他撑不住,于是离开河岸,到密林中寻找野果。

良久,当赵衰拖着满身是棘刺的血肉之躯,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手里多了一个装满野果的竹筒。

重耳吃着野果,看到赵衰坐在地上拔刺,不忍道:“兄弟,你受这么多苦,却为啥不吃,都拿来给我?”

赵衰一边拔刺一边道:“臣虽饥,岂敢背君而自食耶?

重耳感动,一旁的狐毛为了大伙不被这悲情挫折,对魏犨开玩笑道:“若野果落在你小子手里,现在已经在肚中消化了。”

众人皆含泪而笑,魏犨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气氛总算不那么悲观。

二、晋文公复仇

公元前637年开春,重耳一行,统领秦国兵车四百乘,浩浩荡荡杀往晋国。

重耳先入曲沃城中,朝拜已故祖父晋武公之庙,随即入绛都,宣布即位,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立即找卫国复仇。

晋国大军进入卫国第一站,是卫国五鹿,当年晋文公在这里饿晕过去,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肉熬汤给晋文公喝,才保住这位雄主的性命。晋国君臣带着莫名的仇恨,统领浩浩大军,开赴五鹿。

晋文公回国夺位后,为何非要报复卫国?

五鹿百姓见晋军旌旗布满山林,又知晋文公与五鹿那解不开的仇恨。他们害怕晋军屠城,不论城内城外居民,争先逃窜。

悲观的情绪蔓延到五鹿守军中,随着晋军集结完毕,开始伐木建造攻城器械,守军开始有人开溜,绝望的情绪迅速波及全军,将官根本拦不住逃跑的士兵。晋军一鼓拔之,快速高效。

话说当年拒见晋文公的卫文公已经去世,父债子还,其子卫成公不得不面对晋国这头雄狮。他派人装载财宝美女,运送到晋军大营谢罪。

晋军大营中军大帐内,晋文公背对卫国使臣道:“卫惧而请罪,非其本心,寡人旦夕当踏平楚丘矣!”

卫国使臣还想游说,大将魏犨一只铁臂将其拖出账外,态度粗蛮。

晋文公回国夺位后,为何非要报复卫国?

在晋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卫成公胆怯了,他带领数百禁卫,逃亡陈国。当然,卫成公临走时也摆下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寡人不在楚丘城中,晋人必不来攻楚丘,此乃楚丘之幸,百姓之幸!”这是古人的逻辑,做什么事情,不论好坏,总要有理由,明明是自己怕死,却描绘成为了百姓才被迫逃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