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 记者 李雨心 曾洁

近日,重庆大学博物馆正处在风口浪尖上,博物馆被指部分馆藏文物系“赝品”一事持续发酵。10月15日12:25,重庆大学官方平台发布消息称:14日下午,有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质疑展品真伪问题。重庆大学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该情况进行核查,核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重庆大学博物馆陷“赝品风波”这些大学博物馆也曾受争议

重庆大学官方微博申明

据了解,10月7日,重庆大学博物馆在虎溪校区开馆,并举办了“大象有形——中国古典造型艺术展”,共展出佛造像、玉器、青铜器等400余件展品。就在10月14日,微信公共号“江上说收藏”发布名为《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的文章,质疑部分馆藏文物系赝品,随后引发网友关注。

大学博物馆馆藏被质疑系赝品?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只发声在重庆大学。早在2015年,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也卷入了争议风波中。据当时的报道显示,2015年6月12日,浙江师范大学的陶瓷艺术馆正式开馆,这是国内高校首个陶瓷主题艺术馆,180多件藏品中,大多数都是浙师大美术学院退休教师、收藏家李舒弟的个人捐赠。就在开馆后不久,收藏界知名博主“花市暂得楼”(本名梁晓新)在微博上表示:展品“假到了惨不忍睹、令人发指的状况”。此话一出,顿时在文博圈各方掀起波澜。

重庆大学博物馆陷“赝品风波”这些大学博物馆也曾受争议

知名博主“花市暂得楼”质疑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展品造假

在舆论的当口,时任浙师大图文信息中心主任丁杨广出面表态,他说道:“所有展品的标签都标注’未鉴定’(实际展出时担心引起误会去掉了),馆门口也有相关说明文字,捐赠证书也写明’未经鉴定’。另外我们官方公布的信息特意加粗突出’未经鉴定’。我们还规定,相关人员不允许打着艺术馆的名义在外面搞鉴定活动等。”与此同时,应邀参加陶瓷艺术馆开幕式的专家、浙江省博物馆文博研究员赵幼强。“瓷器有一些还是有疑问的。宋到明清这个时间段,里面的问题比较多一点,真真假假都会有。”

重庆大学博物馆陷“赝品风波”这些大学博物馆也曾受争议

知名博主“花市暂得楼”拍摄的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展品

无独有偶,在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也因古陶瓷陷入“赝品”风波。2016年7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一个特殊的捐赠活动,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将他的6000件古陶瓷藏品捐赠给母校。北师大在此基础上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消息一出,部分业界人士开始质疑这6000件藏品的真实性。据媒体报道,当时有专家认为,在收藏与展出上述捐赠陶瓷器之前,应由各方专家会诊,严格把关。应该有一个公正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和鉴定机构对藏品进行鉴定。而北京市文物局相关人士当时也表示,并没有收到北师大对博物馆的备案申请。“获捐前,应有第三方且具公信力的鉴定单位参与,大学建立博物馆,应到文保单位进行备案。”

重庆大学博物馆陷“赝品风波”这些大学博物馆也曾受争议

《高山仰止——张伯驹潘素伉俪艺术文献展》海报

与上述两间大学情况不相同的是,清华大学在2018年12月举办的《高山仰止——张伯驹潘素伉俪艺术文献展》,就被张伯驹、潘素夫妇的后人举报展览中存在大量的赝品。张伯驹、潘素的女儿张传綵在声明中讲到:“私自用我父母的名字注册,侵犯了我父母的姓名权;展览不仅有大量的赝品,还把我父母的书信、文稿私自公开,侵犯了我父母的隐私权,严重的伤害了我们的感情。我希望他们立即停止这种做法。”

就在今年1月9日,该展览的承办单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回应称:“做展览不需要家属授权的,展览已经开了快一个月了,在本月13号结束”。其称,“作品的真伪取决于专家的鉴定,作品肯定是经过专家鉴定的,我们是专业的博物馆,不可能做那么不专业的事儿”。1月11日,该展览的主办单位、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工作人员称:“作品的真假博物馆自有定论”“展出东西的真假、是原件还是复印件,都是有规定的。展出的作品如果是复制的话,得需要标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