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醉佳人历史短视频

诸葛亮无兵可用,为何能用“空城计”让司马懿退兵?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给人的感觉一般是料事如神,而且行事也是相当谨慎的,属于老谋深算的那种高级智囊形象。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却也做过非常“冒险”的事,就比如当初诸葛亮敞开城门“吓跑”司马懿大军的桥段。

关于这段描写,很多人看到的是诸葛亮聪明绝顶的计谋,他似乎料定对手不会轻易攻城,因此非常自信能够逼退敌军,从而保住城池。纵使当时诸葛亮已经无兵可用,但由于对心理战的透彻理解,使得诸葛亮有十足把握能够确保司马懿退兵。

其实也能通过这件事来看出诸葛亮对于对手性格的了解,在诸葛亮看来,司马懿是一个城府颇深的老狐狸,经验丰富而且谨慎多疑。正是利用了其多疑,诸葛亮成功将其“吓跑”。

这种让对手产生怀疑不定想法的计策,也叫作“疑中生疑”,毕竟两军交战,最忌讳的就是将自己的弱点展示给对手,而诸葛亮这么老谋深算的人直接打开城门,很显然司马懿是会很怀疑其动机的,因此他也不敢轻易攻入城中,害怕中埋伏,毕竟诸葛亮在这方面非常擅长。

不过这些就是诸葛亮“空城计”能够让司马懿退兵的全部了么?很显然,不同的读者对于这件事可能有更多不同的想法。

这里带来其他一些解释或者说是假设,或许以下内容可以为大家提供其他这件事上的其他解读方式。

也有观点认为诸葛亮之所以施计成功,很大程度上也与司马懿的“私心”有关。说到这里,相信不少网友心里也有些数了,那就是这两人是旗鼓相当的对手,如果司马懿此次直接将诸葛亮拿下了,那么之后蜀国实力和军心势必会大幅度削弱,曹魏便可以趁势大举进攻,一旦曹魏稳定了局势独大,司马家族势必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用武之地了。

毕竟曹家人对于司马家的防范还是非常到位的,甚至可以说到了苛刻的地步,若不是司马懿能够隐忍,或许他早就被处理了,因此司马懿在当时仍旧需要一个对手,这样曹魏才更加需要和仰仗司马家族,不会过早对司马家动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