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代碼錯誤可能導致100餘篇已發表的論文得出錯誤結論。這名學生夏天打算驗證菲利浦•威廉姆斯(Philip Williams)化學教授的氰基細菌研究結論。

科學家

代碼錯誤可能導致100餘篇已發表的論文得出錯誤結論。當夏威夷大學一名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時,他決定對比打印版和電子版論文時發現了這個問題。

這涉及到很早之前就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化學領域科學論文。程序代碼錯誤導致程序計算結果因操作系統而異,在Mac、Windows和Linux系統上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有機化學通訊》(Organic Letters)期刊上公佈的材料指出,“源代碼中簡單的錯誤導致很多題目的衆多文章的大部分結論成疑。”科研報告的作者們被建議重新檢查已獲得的任何與推論有關的結果。爲此,已經有約1000行代碼的Python改正腳本。
由於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這名學生,此事才最終公諸於衆。這名學生夏天打算驗證菲利浦•威廉姆斯(Philip Williams)化學教授的氰基細菌研究結論。該研究結論使用了Python腳本(用於編ученыкод輯註釋的程序語言)並於2014年發佈在Nature Protocols雜誌上。
菲利浦•威廉姆斯教授將2014年的原創研究稱作“對許多人不可思議的有益”,他認爲錯誤“非常小”。然而,專家們認爲,這個錯誤後果可能非常嚴重。
很難說代碼錯誤到底影響了多少篇文章。科學家通常不指明自己使用了哪種分析系統。2014年,這個最初文獻被150餘篇科學論文引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