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泰基金梁杏:指數化投資將成大趨勢)

證券時報記者 應尤佳

今年以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大爆發,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將發力點轉向被動投資。國泰基金量化投資事業部總監、基金經理梁杏表示,當前市場位於底部區域得到機構認可,未來A股若逐步趨向價值投資,指數化投資將成爲一大趨勢。

對於今年ETF規模迅速擴大的原因,梁杏認爲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機構認爲市場點位較低,到了底部佈局的時機。另一方面,去年主動權益類基金表現很好,而今年無論是主動權益類基金還是指數增強類基金的表現都差強人意。“我們業內有一句話,‘阿爾法不死,指數不活’。今年阿爾法不穩定,投資人更願意去追求貝塔產品。”梁杏說,“如果未來A股投資逐步趨向價值投資,那麼指數化投資將成爲一大趨勢。”

從國內ETF的發展情況來看,相比行業ETF,寬基產品明顯更受關注。梁杏介紹,國泰基金是國內率先佈局細分領域ETF的公司,最早佈局了一系列行業ETF,包括金融ETF、證券ETF、軍工ETF還有國債ETF、十年國債ETF、納指ETF、黃金基金ETF等。 接下來國泰基金還將在三個方面佈局ETF產品。首先是完善寬基產品線。“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寬基ETF相比行業ETF更受歡迎。”

梁杏介紹,通過對寬基ETF的觀察發現,雖然先發優勢明顯,但是寬基ETF的市場需求量大、容量充足,即使是後發公司也能夠分到一杯羹。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繼續發行寬基指數依然能夠得到市場需求量的支撐。

與此同時,她表示還將繼續佈局行業ETF。目前國泰有三個行業ETF,未來還將繼續申報其他行業ETF,完善產品線。“在分級時代,行業指數分級的規模遠遠高於寬基指數分級。行業ETF的規模是否趕不上寬基ETF?這個問題很難得出答案。但事在人爲,我們會繼續鞏固和擴大在行業ETF領域的優勢。”梁杏說。

此外,Smart Beta產品也是國泰基金未來佈局的一個方向。“現在國內的Smart Beta策略還比較有限,集中在等權、紅利、低波因子領域,多屬於佈局、耕耘期。ETF的入門成本非常高,而且現在各家基金公司競爭也非常激烈。要做好一個ETF產品,資金投入量是非常驚人的,現在ETF領域已經成爲各家基金公司爭奪的紅海。我們現在希望能夠從國泰基金的優勢着手,把好產品逐步做大。”梁杏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