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通州“四問”,問出趕超的“!”

在思想再解放中激發追趕超越新動力

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新使命?以什麼樣的工作實踐開創新境界?以什麼樣的能力素質實現新作爲?以什麼樣的作風形象展現新氣象?通州區在“解放思想、追趕超越,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中,向全區幹部拋出4個問號。區委書記陳永紅說,“問題就是導向,通州要通過‘四問’,問出思路辦法,問出昂揚鬥志,把問號變成爭當‘一個龍頭三個先鋒’的感嘆號。”

向前跑,一分鐘也不能懈怠

有晨跑習慣的陳永紅,每天跑步時總會問自己同一個問題——“今天在不在狀態,有沒有懈怠?”他說,作爲通州廣大黨員幹部的領跑者,他一分鐘都不能懈怠。

民營經濟活躍的通州,曾是南通“第一縣”,一時風光無限。然而,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發展模式造成產業低端、佈局分散,難以適應經濟新常態。這幾年,在南通全市項目建設和“四個全面”綜合考覈中,通州一次都沒能站上領獎臺,看着兄弟縣(市)區一次次扛旗奪盃,昔日“領頭羊”無比落寞。

年初召開的通州區委全會明確:圍繞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前列要求,打造立足揚子江城市羣、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產業腹地、創新智谷、城市綠洲、幸福家園。

通州徹底改變“黨委政府幹事,人大政協說事”格局,四套班子領導成員不分一線二線,全部與鄉鎮掛鉤,年度考覈與聯繫鄉鎮的月度、季度、年度考覈以及分管工作在全區的排名掛鉤。

“肯動腦筋,不可能也能成爲可能!”興仁鎮黨委書記沈新宇走上“四問通州幹部大講壇”,分享了他的經歷。四方冷鏈集團要新上一個20億元的科技項目,200畝的用地需求興仁無法滿足,眼看着項目要飛走,沈新宇創新提出以飛地經濟的方式,將項目落在南通高新區。

基層幹部也在奮力向前。土地零散、產業薄弱的窮村怎麼翻身?遠離城鎮的純農業村如何致富?通州開辦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工作講壇,10名有辦法、有實績的基層黨組織書記上臺分享發展招數,242個村(社區)的書記和“第一書記”現場聆聽,激起一場比拼熱潮。

人人向前、個個爭先,一季度,在南通各縣(市)區經濟排名中,通州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同比前移4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前移3位,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前移2位,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前移4位,產業項目考覈排名首次進入前4名。

壯士斷腕,在減法中做加法

經濟數據上來了,成色怎麼樣?

三年間,通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淨減12家,而臨近的海安、如東則分別增加46家、41家。通州製造業的貢獻率已從2015年的51.4%下滑至42.6%,稅收年均減少4.2%,就業人口年均下降0.2%……

這麼多規上企業爲何消失?通州區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強解釋說,大多是因爲環境問題被通州主動關停。僅去年,就有34家化工印染企業、29家磚瓦窯企業以及25家鋼絲繩企業的污染工段被關停。今年,通州又對61家“散亂污”企業強制斷電。

“去年通靈橋區域環境整治滯後,通州被中央環保督察組點名通報批評。”通州區區長凌屹說,環境整治力度不夠,說到底是認識不到位,是“GDP情結”在作怪。通靈橋事件讓通州警醒,守衛碧水藍天,必須壯士斷腕,堅決砍掉有污染的GDP。

通州迅速組織千人工作隊,將通靈橋區域11家工廠全部拆除,今年3月又打響川姜地區環境整治“百日行動”,強力整治盤踞川姜鎮周邊、每天流轉數百噸家紡下腳料的“垃圾村”,12家責任部門、5家保障部門協同參戰,以雷霆之勢清運工業廢料5.1萬餘噸、清理垃圾堆放點1388處、拆除違章建築1180戶。存在30餘年的頑疾徹底解決,周邊羣衆拍手稱快。

落後產能不斷退出,新動能也在加速注入。近3年,通州累計實施億元以上項目237個,一季度完成工業應稅銷售288.7億元,同比增長30.7%,增幅南通第一;工業百強企業中84家實現正增長,其中,21家實現翻番;工業企業景氣指數、企業家信心指數均攀至3年最高點,進入相對景氣區間。

三大地標產業,支撐高質量發展

走進新江海動力電子有限公司,兩條並行的生產線引起記者注意:一條生產鋁電解電容,一條生產薄膜電容。不遠處,總投資30億元的超級電容項目正抓緊建設。企業負責人鄭軍告訴記者,“鋁電解電容是成熟產品,已做到全國第一;薄膜電容是5年後的主力產品,正趕超國際一流水平;超級電容是企業佈局未來的戰略產品。”

以新江海動力爲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以及智能裝備、汽車零部件產業,是通州正聚力打造的三大地標性產業。目前,電子信息產業正着力集聚壯大半導體芯片和線路板等產業板塊;智能裝備產業加快培育高端數碼打印、工業自動化、冷鏈裝備等產業板塊;汽車零部件產業重點發展汽車配件、汽車電子以及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板塊,全力引進整車製造企業。

“三大地標產業的規模都已達到百億級,其中汽車零部件產業突破200億元。”陳永紅說,三大產業集聚深南電路、展華電子、創斯達、東源電器、雄邦壓鑄等一批重點企業,一季度應稅銷售增幅分別達20.67%、53.65%、31%。

“通州可用於產業項目建設的土地僅剩6000畝左右,粗放式發展走不通,必須精打細算。”凌屹告訴記者,除了環保門檻外,通州還設立項目准入的另一道門檻,即平均投資強度不得低於300萬元/畝,畝均稅收力爭超過15萬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南通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回升33.8個百分點、萬元產值能耗下降15.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5.0%……一季度,通州高質量發展終於拉出大陽線。陳永紅表示,通州正面臨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的疊加機遇,通州將搶抓機遇、全力奔跑,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不斷追趕超越。

本報記者 陳 明 徐 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