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8月4日電(記者 李佳贇 實習生 項菁)“鈴——”鈴聲響起,陳愛國連忙放下碗池內的髒碗筷,匆匆跑向妻子的房間。因耳疾聽力受損,陳愛國特意在家中安裝了三個鈴,病榻前的妻子和年邁的父親一有需求,便按鈴呼喚他。對於陳愛國來說,對妻子“如影相隨式”的照顧,早已成爲25年來的習慣。

花甲之年本該坐享天倫之樂,可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段塘街道居民陳愛國,卻以強大的臂膀扛起照顧殘疾妻子的重擔。二十五年如一日,陳愛國不厭其煩地重複着擦身翻背、洗臉洗腳等瑣碎的小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他對妻子最真實的情感寫照。

時間回溯到1992年11月2日晚6點,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時間點,可對陳愛國一家來說,卻是一個噩夢般的開始。

圖爲陳愛國爲妻子洗腳 陳捷 攝

“砰——”一場車禍,將陳愛國的平凡家庭撞擊得“支離破碎”。那天傍晚,妻子馮瑞芳正常下班回家,途中卻不幸遭遇大型貨車側翻,她躲避不及被懸掛後車廂撞飛,當場昏迷。

“她被送去醫院時,瞳孔已經放大,連醫生都說救不回來了。”陳愛國回憶道,當時他堅決不放棄,懇請醫生全力以赴救治,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煎熬等待,終於看到了病牀上滿臉痛苦的妻子。“當時我看得眼淚直流,這個畫面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回想起妻子手術後的模樣,陳愛國仍悲痛不已。

雖然妻子從“鬼門關”搶救了回來,但卻落下了說話含糊、神經痛等病症,下肢更是遭受了“一級傷殘”。2008年,丈母孃因病去世後,陳愛國決然辭去工作,一心守護在妻子身旁。然而沒有經濟來源,陳愛國家中的積蓄很快見底,“負債就醫”又讓陳愛國一家雪上加霜。

縱使車禍萬般無情、妻子殘傷不起、借條日益增多,從醫院治療的兩年到回家養病的幾十年裏,陳愛國仍事無鉅細地照料妻子。平日裏,他常坐病榻邊陪妻子聊天、爲其洗腳按摩;高溫酷暑,他每天爲妻子擦汗、扇扇子;嚴寒深冬,他手洗尿布再一張張烘乾……25年來,他幾乎形影不離地守護在妻子身邊,他說:“怕妻子一個人在家有需求無法及時回應,所以我出門買菜、配藥都不會超過半小時。”

圖爲陳愛國爲妻子剪指甲 陳捷 攝

陳愛國不僅是傷殘妻子最穩固的“避風港”,同時還是年邁父親最堅實的臂膀。“這些年我把身心都投放在妻子身上,對父母的關心太少。現在母親已經去世,我把父親接過來一起照顧,也是儘自己的一份孝心。”陳愛國說道。

風雨一肩挑,在陳愛國的悉心照料下,妻子的身體漸漸好轉,父親臉上也多了笑容。

“在醫院治療期間,她既不能講話,也認不出我。有一次,她用筆寫下‘你對我很好,請你把我老公愛國叫來。’當時我百感交集,只能一遍遍重複‘我就是愛國,我就是你老公……’”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陳愛國仍感慨萬分。

25年來,陳愛國每日陪妻子回憶過去的故事,妻子的記憶力已逐漸恢復;因當年手術,妻子喪失了吞嚥能力,常常控制不住口水,在陳愛國四處尋藥和精心呵護下,妻子現在的吞嚥能力已基本恢復;當年手術後妻子半邊癱瘓,在陳愛國扶持妻子行動下,如今妻子的肢體也略有恢復……

“夫妻倆年輕時郎才女貌,感情很好,是人人豔羨的一對眷侶。”楊翠芬是陳愛國的鄰居,二十多年來,她親眼見證着陳愛國對妻子不離不棄的感人故事。“經常能看到他推着輪椅帶老婆在外面散步。上有老,下有小,還要照顧行動不便的妻子,真的非常不容易。”

雖然生活突遭變故,但樂觀的陳愛國表示,自己不會怨天尤人,亦不會自怨自艾,仍會用笑臉面對一切。“既然妻子當初選擇與我相伴一生,那我就會兌現陪伴一輩子的承諾。”陳愛國目光堅定。

二十五年,九千多個日日夜夜,陳愛國用無聲的行動照顧了妻子癱瘓的半生。陳愛國說:“妻子車禍後撿回了半條命,而我願意將我餘生的半條命與她的半條命合在一起,只要我們在一起,就能拼湊成完整的生命。”

在狹小逼仄的老房子裏,陳愛國正一口一口喂妻子喫飯,眼中滿是溫柔和疼愛。陳愛國表示:“每天最安心的時候,就是和妻子依偎在一起,喂她喫飯,給她按摩,希望就這樣一起慢慢變老……”(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