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某收藏圈自媒體發佈一篇微信文章《重慶大學耗資670萬建了一座贗品博物館?》,在網絡上引發強烈關注。文章作者自稱前往10月7日落成的重慶大學博物館參觀,發現館中展示的大量藏品疑似爲贗品。

10月15日,紅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該博物館已閉館,門口有保安全天守候。現場不斷有人前來觀看,均被拒之門外,甚至有不少專程從重慶主城區趕來的參觀者。

網傳重慶大學670萬建“贗品博物館”,捐贈者女兒:用人格擔保沒有利益牽扯

重慶大學在其官方微博上回應稱,校方對此事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門工作組,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對該情況進行覈查,覈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佈。

重慶市文物局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重慶大學博物館是一個民間博物館,未在該局報備審批,重慶市文物局已就此事介入調查。

捐贈者吳應騎女兒吳曉妮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稱,重慶大學博物館的藏品,部分是父親借展,部分是父親無償捐贈,所有藏品均來自父親的收藏。目前父親身體不好,已得知此事,關於此事的調查結果,由重慶大學發佈爲準。

記者探訪:博物館已閉館 前來參觀拍照者絡繹不絕

10月15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重慶大學博物館。該館位於重慶大學虎溪校區內,門口還擺放着花籃和紅毯,在博物館入口處展示着“中國古典造型藝術展”幾個大字,但該博物館大門緊閉,門口坐着保安,全天守在博物館門口。

據保安稱,目前博物館從10月15日起閉館,閉館的具體原因不清楚,目前尚未確定再次開館的時間。

網傳重慶大學670萬建“贗品博物館”,捐贈者女兒:用人格擔保沒有利益牽扯

↑重慶大學博物館閉館,仍有不少市民前來想參觀,但大門上鎖,保安值守在一旁。

網傳重慶大學670萬建“贗品博物館”,捐贈者女兒:用人格擔保沒有利益牽扯

↑重慶大學博物館玻璃門上鎖了。

紅星新聞記者在門口看到,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但均被拒之門外。不少失望的參觀者在博物館門口拍起照來。

網傳重慶大學670萬建“贗品博物館”,捐贈者女兒:用人格擔保沒有利益牽扯

↑重慶大學博物館外,有市民詢問了不能進入後,便在門口拍照。

從事非遺珠寶造型設計的孔先生,從重慶市區趕來,他告訴紅星新聞,自己是在看到網傳的那篇微信文章後,專程過來看看的。

孔先生稱,在看到網傳文章後,他感到“很荒謬”,“從那篇文章裏我看到,裏面有很多展示的藏品,都是以前讀書時在課本上見到過的舉世聞名的古代藝術品,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另一個和它們一樣的真品,那這種影響力(對整個收藏界)應該是核彈級別的。”孔先生說,博物館展示稀世古董藏品的復刻版,是很常見的事情,但都會標註是複製品或修復品,“不會直接把復刻版本當做真品來展示。”

一位自稱是重慶大學工作人員的男子稱,他在看到網傳微信文章後,想帶家人過來看看,“本想來看看真僞,沒想到閉館了。”該男子稱,自己非常支持學校將此事查清。

捐贈者吳應騎女兒:我們也希望儘快調查清楚

據華龍網2016年1月發佈的文章顯示,重慶大學博物館中藏品,爲曾任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常務副院長的吳應騎捐贈。

重慶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官網今年2月發佈的文章顯示,吳應騎捐贈藏品超600件。其中,2016年捐贈300餘件,今年2月捐贈342件,涵蓋青銅器、陶器、瓷器、玉器等。

網傳重慶大學670萬建“贗品博物館”,捐贈者女兒:用人格擔保沒有利益牽扯

↑重慶大學校門。

吳應騎2016年捐贈時曾向媒體表示,“這些文物都是經過相關專家鑑定的,非常珍貴的文物佔到60%以上。我希望重慶大學的博物館能建設成全國高校中一流的博物館。”

“贗品”風波發生後,吳應騎女兒吳曉妮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稱,重慶大學博物館的藏品,部分是父親借展,部分是父親無償捐贈,所有藏品均來自父親的收藏。目前父親身體不好,已得知此事,關於此事的調查結果,由重慶大學發佈爲準。

吳曉妮告訴紅星新聞,目前重慶大學正在就此事覈查,所有的捐贈均系無償捐贈,網傳的那篇微信文章中所說的內容,其實與捐贈沒有太大關係。

“現在做好事太難了,我用人格擔保,我們的捐贈沒有任何利益牽扯,我們也希望學校儘快調查清楚,不要讓我們一家人蒙羞。”吳曉妮稱,捐贈前,校方還曾邀請吳家全家人見面,得到家人同意後,才促成了這次捐贈,“本想做好事,卻出現這樣的事情,我們也是受害者。”

紅星新聞記者追問,展品有沒有標註“復刻”等標識,吳曉妮稱尚不清楚,一切等待重慶大學的調查結果。

紅星新聞記者 沈杏怡 藍婧 攝影 劉海韻 發自重慶

編輯 彭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