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5 日,iRobot 在北京發佈了旗下清潔類智能機器人產品——Braava Jet M6 擦地機器人。

其實這並不是 Braava Jet M6 第一次亮相,在今年 6 月初,這款擦地機器人產品就已經率先在美國發布,而今天是它在國內的首次亮相。

另外這也不是 iRobot 第一次推出擦地機器人,在之前 iRobot 也推出過像 Braava Jet 240 這樣的產品,而這次的 M6 是面向高端的產品,所以 iRobot 這次也準備了一些比較高端的功能。

這次主打的賣點除了本身具備的擦地功能之外,Imprint 技術是被着重進行介紹的一項功能,這項功能可以讓 Braava Jet M6 和 Roomba i7+ 這樣的高端掃地機器人進行協作使用。

在見到實際演示之前我一度以爲這種協作是類似‘一帶一路’的功能,掃地機器人在前面掃,擦地機器人跟着在後面擦。直到見到產品演示才知道並非這麼簡單,因爲實際上擦地機器人和掃地機器人的實際行進速度並不相同,擦地通常需要更細緻的對地面進行反覆擦拭,所以並不會出現這種‘大手拉小手’的協作模式。

那麼是怎麼協作呢,其實就是在掃地完成之後,回充之後掃地機器人會自動‘告訴’擦地機器人清掃工作完成了,該你出動了。

這是一個有着明顯先後順序的工作流程。不過根據我現場瞭解的情況,兩臺機器人之間並不會進行直接通信,協作模式完全由雲端控制。

回到這臺擦地機器人本身擦地的功能上,和二合一機器人那種滲水式的擦地方法不同,Braava Jet M6 採用了噴水式的設計。擦地式會先向前方噴水,然後再用專用的清潔墊進行擦拭。

清潔墊共分爲乾擦與溼擦兩種類型,iRobot 也準備了一次性和可重複清晰利用兩種清潔墊,所以一共算是有四款。

由於採用了卡扣式設計,安裝與卸下都非常方便,對於一次性清潔墊甚至可以一鍵卸到垃圾桶裏,全程不需要再用手去觸碰髒墊。另外 Braava Jet M6 的底部還有一個傳感器,能夠自動識別扣上清潔墊的類型。

噴水式的好處是清潔力要稍微更強一些,現場演示了玻璃上像是乾涸的墨汁以及傾倒在地上的果汁以及印章,Braava Jet M6 都能夠很好的將這些污漬清潔掉。但是對於粘性更強的像是乾涸的可樂污漬甚至是蜂蜜,還需要後續再進一步進行嘗試了。

和自家的掃地機器人一樣,Braava Jet M6 擦地機器人也支持 Wi-Fi 遠程進行控制。清潔模式按照對同一區域的反覆擦拭次數可以分爲細緻清潔、申請清潔和擴展清潔三種模式。

你也可以理解爲細緻清潔就是標準模式,能夠平衡清潔面積和清潔效果。深層清潔是‘費水模式’,會重複對統一區域進行數次清潔,清潔效果最好但面積最小,而擴展模式則是‘省水模式’,清潔區域最大,適合清潔浮土灰塵。在配套的應用裏用戶也可以自行設置噴水量。

作爲擦地機器人產品,Braava Jet M6 也繼承了 iRobot 關於地圖算法等功能,在操作上基本上和掃地機器人是相同的,只是不能上地毯。但是可以編輯地圖,選擇特定的房間進行清潔。

最後就是價格,Braava Jet M6 這款擦地機器人 3999 元的價格並不便宜,但也符合 iRobot 一貫的高端定位。今天在線上電商平臺開啓預訂。

除此用戶也可以購買額外的一次性清潔墊或者可水洗清潔墊。一次性清潔墊的售價爲 80 元,包含四個乾擦和四個溼擦,而可水洗清潔墊的售價爲 99 元,可以買兩片溼擦,也可以一溼一干搭配。

iRobot 說這款擦地機器人更適合中國人

關於 Braava Jet M6 這款擦地機器人,iRobot 一直在釋放一個很明顯的信號——這款產品的誕生受到了中國強烈擦地需求的影響。在產品發佈前一天,我採訪到了 iRobot 的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挽野元以及 iRobot 銷售及市場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 Kelly zhang,他們分享了關於這款產品與中國市場的關係已經相關的思考邏輯。

儘管不能說這款產品是專門爲中國市場而做的,但 iRobot 方面認爲這款產品非常適合中國市場,具體他們給了這麼幾個理由:

  • 中國家庭使用硬質地板材質比世界上其它國家都多,所以擦地需求非常強烈
  • 東亞地區擦地頻率非常高,調研結果 20% 的人每天拖地,50% 的人一天拖三次
  • 調研顯示,80% 的人願意購買一個獨立的擦地機器人
  • 這數 iRobot 第一款具備 Wi-Fi 控制和充電底座的擦地產品,符合中國使用習慣

相對而言,在典型的美式家庭中則有很多擦地機器人普及的阻礙,比如美式家庭中喜歡鋪設大量的地毯,以及大量複式上下閣樓的設計都讓擦地機器人無法發揮出自己的優勢所在。

當然,這個問題從來都沒有這麼簡單,比如中國人對二合一產品的偏愛,以及本地化的處理等方面,都是 iRobot 比較劣勢的地方,況且從整體上來說,掃地機器人和擦地機器人在全世界的滲透率仍然處於很低的水平。

根據 iRobot 分享的數據,掃地機器人在美國的滲透率目前不到 11%,而中國和日本的滲透率更低,還不足 5%。儘管知道掃地機器人的人越來越多,但落實到購買的問題上大部分人仍然充滿着對該品類產品的效果與體驗是否值得信任的疑慮。

總而言之,從大環境上來說,目前仍然是處於教育用戶的階段,加上掃地機器人品類的下限很低,市場還沒有形成一個足夠清晰的認知。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掃地機器人市場依然大有可爲,但重要的還是提升產品體驗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對於市場來說,誰能在體驗或者品牌認知上脫穎而出,可能就是該品類中下一個戴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