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鸽的血统是挑选幼鸽的基础条件​幼鸽的挑选至关重要,小处说决定着下个赛季的成绩,大处说决定了鸽舍的兴衰。对于所出的幼鸽,应加以选择,如不管优劣一概留养,既浪费了精力、物力,也会导致整棚翔绩的下降,特别是挑选公棚幼鸽,更为重要,关系着交鸽人资金投入后的回报。公棚不送不行,交到公棚以后的事我们又管不了,所以自己一定要在挑选幼鸽上做好文章。什么样的幼鸽是鸽棚的未来支柱,什么样的幼鸽在公棚能入围,鸽主要留心几个方面。结合种鸽的血统来挑选幼鸽

种鸽的血统,是挑选幼鸽的基础条件。好的血统,是赛鸽人多年竞翔实践的总结,也是赛鸽人用投资与心血换来的,因此要跳选棚中血统好、代代发挥的种鸽育出的幼鸽做未来的选手鸽。名血名系都有但不一定在你棚中发挥,赛绩是硬道理,自己家那一路几代都飞得好就大胆用它做主血,留心遗传规律,了解自家这路血统鸽子的特点。我们用来做种的鸽子是好血统,但不一定本身都有好成绩,可能是赛绩鸽的上辈、平辈或子孙代,这种情况下选留幼鸽要考虑出什么体型、什么羽色、什么眼砂容易得高名次,适合什么样的空距、什么样的天气,是快速还是稳定,特别是要总结经验,留心从外观挑选出好的幼鸽。如有些鸽子育出时,缺点很多,骨骼松,肌肉死,尾巴散,怎么看都不是好苗子,等换过羽毛各种缺点都没了,参加训放表现得更好,最后还能拿名次,这样的鸽子,就全凭鸽主在血统上的把握了。种鸽的血统是挑选幼鸽的基础条件

在幼鸽挑选中,血统和赛绩考虑后,就是结合种鸽体能、年龄来挑选幼鸽

我们的现役的种鸽,大部分是经过单养、调理的,也有部分是刚参加过比赛的,经历种种磨难,体能消耗很多,尚待恢复之中;也可能是引进不久,对新环境还没完全适应,状态没有达到最佳,或是因年龄过大,精力不够旺盛,此种情况下育出的幼鸽难免良莠不齐,我们应该从严格要求挑选身体健康、有活力、反应敏捷的幼鸽,选择幼鸽还要看体型,一羽赛鸽在激烈比赛中能赢得胜利,除了本身血统上乘之外,还必须具有结构合理的体型。从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来理解,流线体型信鸽飞行阻力小、平衡好,续飞时间长,体力消耗少,所以无论何种品系流线型体型都是首要选择。从比赛优胜鸽的体型来看,肩宽背厚,体型短粗,龙骨偏短偏高,这种赛鸽往往是爆发力强,续飞的时间短,在中短程比赛的高分速赛事中易拿高名次;身体匀称、龙骨偏低偏长的赛鸽耐力更好些。500km以上级别的比赛中发挥更好。全能型的赛鸽少之又少,短距离赛鸽和长距离赛鸽体型特征是不相同的,因此在选择幼鸽时,要结合参赛项目选择幼鸽的体型。种鸽的血统是挑选幼鸽的基础条件

幼鸽的骨骼、肌肉、羽毛也是十分重要

骨骼是构成赛鸽的基础,只要一副强壮、柔和、坚固、合理的骨骼结构,方能对不同部分的肌肉提供一个合适的支柱。一羽幼鸽握在手中,应有硬托、结实的感觉,龙骨要硬、粗、有弧度,耻骨末端略微上翘,耻骨要短粗结实,闭合得紧,上膊骨短、粗是强壮坚硬的表现,能增强飞行动力,加快振翅的频率。肌肉在运动时起动力牵引的作用,又是能量的储存仓库,所以丰满强壮的肌肉是将来比赛必备的条件,色泽红润、鲜亮,手感柔和且富有弹性是最佳选择。羽毛光滑,色泽光亮,羽质细腻,薄而贴身,握在手中有一种滑脱的感觉让人感到舒服,赛程中既能有效地保护身体,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

赛鸽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玄学。说是科学是因为有心人的研究找到了共性的、能被养鸽者认可、接受的知识,并通过实践得到了验证。说是玄学是因为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没有现成的方法可搬,同样的方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冠军鸽配冠军鸽不一定作出冠军鸽”等观念早已经被鸽友们接受,因此挑选幼鸽没有唯一标准,健康是首选,喜欢的就留下了,用比赛去验证自己的眼力,相信“天道酬勤”的说法,付出了总会有回报的。种鸽的血统是挑选幼鸽的基础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