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個階段,是由數個初代三部曲的續作所構成,這包括《羅馬:蠻族入侵》、《羅馬:亞歷山大》、《中世紀:維京入侵》、《幕府將軍:蒙古入侵》,雖然維京和蒙古入侵都只是新戰役類型,而且地圖都限在一個很小的地方,但是這種拓展包的形式,爲以後的遊戲發展方向奠定了基礎:在同一個歷史題材上,持續挖掘深度,你會發現將某些特殊歷史事件放大以後,不僅遊戲背景會更富衝突性,還能添加那段時期特有的人物和兵種,比如日本關西出現蒙古騎射手,或者是維京斧兵入侵英倫三島,這種設定簡直讓歷史策略愛好者感到瘋狂。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全戰:三國》本身的獨特性的確起到了一部分作用,要知道全戰初代幕府將軍可是2000年的遊戲了,而作爲一衣帶水的中國,東亞文化圈近皆仰慕的三國時代,在19年後才第一次登上全戰的舞臺,玩家激動和期待的心情可想而知。

實際上按照CA的最初時間表,玩家在去年秋天就應該能玩到全戰系列的最新作品:三國,但是經過第一次跳票後,這個時間變爲今年3月,然後就是衆所周知的直播車禍,再次跳票到了5月。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全戰:三國》是該系列首次選用中國歷史作爲題材

不過和其他遊戲相比,全戰系列的粉絲明顯有更高的忍耐度,即便跳票原因是遊戲惡性BUG——這至少能說明該遊戲存在"硬傷",不過也完全沒有出現想象中一邊倒式的轟炸,即便有少數玩家帶節奏,終究還是沒有鬧出什麼事,這要是換在別的遊戲身上,恐怕沒有那麼容易息事寧人。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兩次跳票後,粉絲依舊熱情不減

那麼到底該說全戰粉絲素質頗高呢?還是說玩家對這款遊戲太過於期待,以至於可以忍受一切,畢竟這遊戲再次也是半成品了,那麼多宣傳視頻總不會是假的吧。

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全戰:三國》本身的獨特性的確起到了一部分作用,要知道全戰初代幕府將軍可是2000年的遊戲了,而作爲一衣帶水的中國,東亞文化圈近皆仰慕的三國時代,在19年後才第一次登上全戰的舞臺,玩家激動和期待的心情可想而知。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風靡多年的各種三國MOD,足見中國玩家的熱情

不過更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玩家基於全戰系列一貫的高素質表現,形成了心理背書,之前這麼多前作都沒有出過問題,這次應該也不會吧;就算有問題,也能在5月之前弄好吧?這樣的話相信是每個全戰玩家,自我安慰的標準想法,其實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麼想的呢。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全戰系列初代《幕府將軍:全戰》

全戰系列的初代三馬車

畢竟全戰系列海量的經典前作,爲該系列鑄就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口碑長城,像跳票這樣的事,兩三次的根本不在話下,這種真愛恐怕只有對面的《騎馬與砍殺2》可以一較高下了。

古諺有云: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全戰的口碑長城當然也並非一日之功,這其中有很多值得探索的細節,在三國即將到來之前細細梳理一番,也可以讓玩家對全戰系列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全戰系列初代三馬車之《中世紀:全戰》、《羅馬:全戰》

全戰系列的第一批作品,基本都集中2000-2004年之間,主要由《幕府將軍:全戰》、《中世紀:全戰》、《羅馬:全戰》三部曲構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三駕馬車是全戰的主軸,也是系列迭代的生力軍。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歷史上的重要的戰爭事件是全戰重要的創作素材

從這些副標題,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全戰系列的題材取向,就是以歷史上著名的時代、人物以及國家爲線索,展現一個維度內的人類宏觀歷史,所涉及的不限於國家勢力、古蹟、人物、戰爭、文化、著名事件等包羅萬象,而且隨着遊戲迭代後的技術進步,所包含的內容還在不斷增多,對歷史矛盾的展現能力也更加深刻。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玩家可以使用一個歷史時期內的絕大部分國家進行體驗

你可以把人類歷史理解爲一個長長的法棍麪包,那麼全戰要做的就是截取最美味的一個剖面,然後用遊戲展現出一個完整的歷史斷層,這種企圖可以說既瘋狂又讓人嚮往,實際上整個全戰系列很出色完成了這個既定目標。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全戰初代基本上都有相應的戰役擴展包

全戰2字頭經典頻出

如果說初代三部曲構築了長城的基座,那麼如果沒有一塊塊巨石碼出堅固的牆身,也終會功虧一簣。而這些"巨石型"的續作從2005年開始就陸續出現,它們構成全戰系列的中流砥柱,我將它們大致劃分爲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由數個初代三部曲的續作所構成,這包括《羅馬:蠻族入侵》、《羅馬:亞歷山大》、《中世紀:維京入侵》、《幕府將軍:蒙古入侵》,雖然維京和蒙古入侵都只是新戰役類型,而且地圖都限在一個很小的地方,但是這種拓展包的形式,爲以後的遊戲發展方向奠定了基礎:在同一個歷史題材上,持續挖掘深度,你會發現將某些特殊歷史事件放大以後,不僅遊戲背景會更富衝突性,還能添加那段時期特有的人物和兵種,比如日本關西出現蒙古騎射手,或者是維京斧兵入侵英倫三島,這種設定簡直讓歷史策略愛好者感到瘋狂!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全戰系列王者級的《中世紀2:全面戰爭》

如果說第一階段只是小打小鬧,那麼第二階段就是真刀真槍了,2006年全戰系列中的一部重要遊戲——《中世紀2:全面戰爭》登場。

僅從標題上來看,最大的區別就是多了一個2,所以這一系列新世代全戰,我們也可以叫做2字頭全戰。遊戲繼續沿用了全戰經典的回合制策略+即時戰鬥的組合拳,但是大幅度改進了遊戲引擎,尤其是引入了新的單兵模組系統,即便是在萬人的戰鬥中,也可以保證每個士兵的容貌、盔甲、武器不是千篇一律的複製小人,這在13年前,可以說讓歷史軍迷們大呼過癮,放到現在那就是跪着也要舔啊!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注意同一支部隊的每個士兵都有不同的容貌、盔甲和盾牌

除此之外,中世紀2還加入更多貼近歷史真實的遊戲系統,比如反映宗教戰爭的牧師、多神教玩法,牧師可以直接焚燒異端,而意志不堅定的牧師還會墮落,你甚至可以扶植自己的牧師登頂教皇寶座,對別的國家進行"革除教籍",這些設定讓玩家更具代入感。而且對於重要的歷史事件,也都很好的融入到了遊戲機制中,比如中世紀最著名"十字軍東征"、"蒙古入侵"等,當你看到地圖上出現一隻滿編十字軍部隊歸你指揮的時候,那種激動的心情,真是恨不得將CA策劃舉高高。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蒙古入侵"可以讓玩家感受到歷史進程的脈搏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十字軍東征"的副產品條頓騎士團

當然還有突出國家間經濟衝突的商人系統,以及刺殺系統,總之中世紀2是一個融匯各種要素的作品,既繼承了前作的優秀部分,又加入了很多奇思妙想,是全戰承前啓後的關鍵一作。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畫質大幅提高

而後在2011年和2013年,2字頭全戰成員又分別加入了《》和《》,至此初代三部曲已經全部迭代完成,重新換了遍新血。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作爲獨立資料片遊戲深度已經遠超本體

尤其是幕府將軍2的獨立資料片《武士之殤》,將時間點直接設置在了19世紀黑船叩關以後的日本,除了日本本土強藩以外,還有英美勢力出現。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鐵甲艦成爲西方堅船利炮的代表

在遊戲中日本戰國冷兵器和機槍等重兵器同時出現,古老國土上出現了火車運輸線,而鐵甲艦和岸防艦炮更是提醒着大家,工業文明將對舊時代古國產生怎樣的衝擊,這幾乎是重現了阿湯哥電影《最後的武士》中的場景。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新老文明之間的碰撞帶來強烈歷史衝擊力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全戰在遊戲的維度完美演繹了《最後的武士》所表達的反思

這種強烈的對比,將人類進程中的進步和守舊,侵略和捍衛,用遊戲的形式畫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玩過之餘,心生一股對歷史和生命的崇敬,遊戲做到這份上,哪怕是席德梅爾也要點個讚了。

這也是我認爲,唯一能和中世紀2獨立資料片《王國》並肩的一部資料片,堪稱全戰長城上最亮眼的兩座燈塔。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和獨立資料片

系列其他作品餘韻猶香

除了以上所說的2字頭,在09年和10年還有一部《》和它的獨立資料片《》。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火槍時代本是非常有看點的歷史時期,但全戰還需要更適合的展示手法

本來海戰系統和線列火槍對轟,將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之前遊戲的戰術體驗,一度非常讓玩家期待,但是因爲遊戲本身的問題,並沒有產生顛覆式的影響,也許帝國2字頭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突破和驚喜。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架空歷史和誇張的藝術風格更受年輕玩家的喜歡

而後的《全戰:戰錘》系列,重拾中古時代的戰錘故事,背景設定同樣宏大,幾乎和現有的人類文明史相當,因爲其本身的架空歷史和之前的作品完全不同,實際上可以看做是一個完全的新坑,不過依靠戰錘優秀的背景設定,獨特的美術風格,在年輕一代的玩家口中也贏得了不少讚譽,雖然這種創新的精神我是肯定的,但是因爲並非真實歷史題材,這裏就不細說了。

《全戰:三國》兩次跳票粉絲熱情不減?19年來口碑不倒全靠它們!

▲全戰19年來的銷量抵不過大表哥2一部作品

依靠這19年來13部系列前作的累積,可以說全戰系列已經打造了一個完美的口碑長城,始終讓玩家充滿了期待,不離不棄。看到這裏,你大概已經能夠理解,爲什麼全戰的粉絲可以靜下心來等待《全戰:三國》的最終出爐。

畢竟SLG遊戲在怎麼放大也是小衆,尤其是偏向歷史軍事類的單機遊戲,更是越來越少,不妨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溫暖,珍惜每一部遊戲的體驗,這是每個全戰愛好者心底勿需言明的祕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