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菲遐

逐步披露的2月汽車產銷數據,將車企的真正情況向外界撕開了一個角。

據乘聯會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25.2萬臺,同比2019年2月下降78.5%。需要留意的是,2019年2月車市已經開始遇寒,基數已經大幅下滑。

跌幅遠超預期是絕大部分業內人士的第一反應。

看各大車企的銷量,最直觀的區別在於位數上的差異。

上汽集團(600104.SH)2020年2月單月實現銷量4.74萬輛,去年同期銷量36.2萬輛,同比下滑86.9%,今年1月銷量數爲40萬輛。廣汽集團(601238.SH)2月銷量1.93萬輛,去年同期銷量10.2萬輛,同比減少81.08%,今年1月銷量17.6萬輛。

新能源汽車方面,也並未出現反彈。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1.1萬臺,同比下降77.7%,環比1月下降70%。其中插電混動銷量0.2萬臺,同比下降84%。純電動的批發銷量0.9萬臺,同比下降76%。

同樣,吉利汽車(0175.HK)、比亞迪(002594.SZ)等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也均大幅下降。比亞迪2月銷量僅爲5501輛,去年同期爲2.6萬輛;吉利汽車銷量爲2.11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75%。

具體來看,疫情導致了供給以及需求兩端的下跌。需求端方面,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推遲,4S店正常營業時間也同樣推遲;另一方面,無法去4S店看車以及出行等因素,均壓抑了居民汽車的消費情緒。

供給端方面,整車廠復工情況也較爲緩慢。據知情人士透露,大部分整車廠直到3月上旬才陸續復工,整個2月產量十分有限。數據上來看,上汽集團2月產量3.2萬臺,僅爲去年同期約十分之一。廣汽集團的產量也約爲去年同期的17%,足見覆工情況的緩慢。

2月是否會是國內車市的底部,這個問題沒有人敢給出肯定的答案。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汽車行業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來看各地復工情況良好,特別是經銷商的供需在逐步恢復,從這個角度來看3月銷量有望好轉。但是是否會出現報復性的反彈消費,這點目前來看還沒有跡象。保守估計,疫情的負面影響將持續1-2個季度。當然不排除後續有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出臺。

目前來看,相關部門正在研究穩定汽車消費舉措。今年2月20日,商務部就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同時,鼓勵各地根據形勢變化,因地制宜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舉措,促進汽車消費。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曾經向相關主管部門遞交關於延遲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提議。此外,恢復購置稅減半的優惠政策、支持電動汽車下鄉和放寬限購條件,以及消費者購車抵個稅等舉措,都可以達到刺激汽車消費的目的。3月4日,廣州市政府宣佈廣州將對個人消費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1萬元的綜合性補貼。

不過,整體車市回暖,恐怕尚需時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