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孩子上幼兒園,能在幼兒園中發現他在某些方面有發展特別好的區域,如果能及時加以認真引導,那孩子將會發展的更好,我們常說遺傳物質是最自然的物質前提,環境是爲它提供可能,在幼兒園的環境,各種區角活動,各種音樂舞蹈美術手工科學等五大領域的一些課程已經是能發展孩子的特點了,時代不同,孩子的發展階段不同,自然不能以以前的眼光來看問題。幼兒教師的素質問題,成爲大家關注的話題,我們在越來越多的虐童事件中恐慌,怕自己的孩子也成爲其中得一員,但是我們也要看見,現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要學習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五大領域幾十門課程,他們要學習唱歌跳舞彈鋼琴做手工寫教案試教等多種課程,對孩子們來說,他們以愛來貫徹教育。

有必要上幼兒園。

來自一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看法。

有人問:

我把孩子自己教不好嗎?我自己也是名牌大學畢業的,未必教不好自己的小孩?況且我還能讓她在充滿愛的環境不好嗎?

我可以帶她去各種地方旅遊讓她學習不好嗎?

我小時候也沒上過幼兒園現在不也好好的嗎?

沒見到現在虐童老師這麼多,去幼兒園有什麼好的?

1.從幼兒園的概念來說,幼兒園是對3週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能夠看出,上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的任務也是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爲孩子實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

2.從孩子身心發展水平來說,孩子身心發展已經到一定的水平,到幼兒園接受教育是有利於它的身心發展水平的,尤其是心理發展水平。在幼兒園,有鍛鍊孩子身體各項機能的設施,如翹翹板、輪胎道、平衡木等一系列鍛鍊孩子身體平衡能力的設施,這些設施都是幼兒園內有的設施,在家庭生活中很難滿足孩子這些身體各機能發展的需要。第二個是心理發展水平,孩子在幼兒園上學,接受系統的各種各樣的豐富的活動,更是會發展他的感知覺、語言、思維等的發展。一旦孩子心理上出現一些問題,老師會及時發現,然後採取措施來幫助它。現在心理健康越來越得到大家的重視,其實3-6歲的孩子那個時候的心理建設尤其重要。

“幸運的人用童年來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對於孩子的心理關注,幼兒園的教師和小朋友能夠創設這樣的一個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

3.從孩子的社會交往來說,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正需要發展人際交往的時候。在幼兒園接受教育,和同伴一起玩耍交流,能夠有利於發展他和同伴的交往能力,在這個時候,孩子在分工與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如何尊重他人等。舉個例子,在一次實習中,我發現4歲的冰冰特別容易以自我爲中心,經常很多東西都佔爲己有,和同伴都合不來。老師和我發現了以後,針對她的特點,我們設定了一套方案,首先用擁抱法教育她,然後提高她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逐漸的帶動她,慢慢幫助她改正她這一點。在幼兒園也是一個小社會,從同伴交往和師幼交往上來說,都能發展孩子的與人交往和諧相處的能力。

於是乎,很多人會說了,我帶孩子多去外面走走不行嗎?也是發展他的社會交往能力啊?

上面也說了,同伴間,也就是和他處於同等階段的幼兒他是否能相處好,知道平等、尊重、謙讓等等。都是在環境中以及老師的教育中滲透的,是長時間的滲透教育,讓他在直接操作、動手感知、親身體驗時教給他的,或者向得到小紅花的同伴學習的,並非是你帶他出去看世界發生了件事情,如告訴他不能亂扔垃圾他就能記住的。孩子這個時候是以無意記憶爲主的,他並不能記住這些死板的概念性知識,在幼兒園,通過上環創課程上社會性課程讓他動手,和同伴討論他纔會慢慢接受這個概念。

4.很多人會有疑問,我小時候也沒上過幼兒園,現在不好好的嗎?何必上幼兒園?

第一:現在時代在發展,現在階段已經有不同之處了,大家都爭相就從胎兒時候進行胎教,孩子出來以後上早教班、親子共讀班各種。而以前大家一起的那個時候,大家都是從一年級讀起,極少從階段性和整體性來區分差異。現在孩子上幼兒園,能在幼兒園中發現他在某些方面有發展特別好的區域,如果能及時加以認真引導,那孩子將會發展的更好,我們常說遺傳物質是最自然的物質前提,環境是爲它提供可能,在幼兒園的環境,各種區角活動,各種音樂舞蹈美術手工科學等五大領域的一些課程已經是能發展孩子的特點了,時代不同,孩子的發展階段不同,自然不能以以前的眼光來看問題。

5.現在虐童老師那麼多,我送孩子去幼兒園萬一被老師虐待了怎麼辦?

首先,全國每天發生各種各樣的惡性事件那麼多,我們能見的也是有影響力的幾件。如果紅黃藍幼兒園出現虐童事件,我們能說它所有老師都虐童嗎?送到幼兒園就一定會虐童嗎?我們僅能看到一部分事件,那麼能看到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教育。有普及,那麼國家也在加快學前教育立法,以北京師範大學龐麗娟教授爲代表的學前教育立法小組也在加快立法。並且,自2016屆開始,幼兒教師必須以筆試和麪試的形式獲得幼兒教師資格證,保育員也必須獲得資格證,幼兒老師的素質越來越高,應該充分相信幼兒園,有不好的來改正,更好的實施家園共育。

幼兒教師的素質問題,成爲大家關注的話題,我們在越來越多的虐童事件中恐慌,怕自己的孩子也成爲其中得一員,但是我們也要看見,現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要學習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五大領域幾十門課程,他們要學習唱歌跳舞彈鋼琴做手工寫教案試教等多種課程,對孩子們來說,他們以愛來貫徹教育。

國家也正在以措施提高幼兒教師的待遇,如何保證高素質幼兒教師留園,以及提高幼兒教師的自我認同感和社會地位也是一個問題。如果大家都認爲不必要上幼兒園,那麼這些專業的老師更加會覺得社會地位感低,工資低。那麼自我情緒感調節差的老師則心機建設能力更差,我們的孩子還能得到好的教育,好的發展嗎?

孩子有必要上幼兒園嗎?上幼兒園的好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