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少数民族统治,元朝似乎远没有清朝那般出名,我们提到元朝似乎能想起来的就是四处征战,以及很多汉族英雄抗元的事迹,元朝在历史上的作用除了开拓了我国的边界,真的没有其他作用了吗?其实不然。

当年蒙古的铁骑征战完草原又各处扩张,在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建立了赫赫有名的蒙古汗国,之后他的孙子改名为大元,建立了元朝。由于当时已经占领了一部分中原领土,便建都于当时的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它也是在辽金之后又一个将首都建立在这里的朝代。

这个朝代最招黑,中国人都不喜欢,但贡献却最大,影响后世几百年

当时大都的环境并不友好,天气恶劣,历史上大部分朝代建都都会选择再偏南一点的地方。而且大都当时也是颇为荒凉的,一点都没有首都该有的繁华和便利,毕竟之前的经济重心都偏南。

相比于大部分物资都难以自给自足的大都,江南地区就显得

格外繁荣富庶了,这里得利于优异的气候以及肥沃平坦的土地,每年的粮食产量颇高,也有了天下粮仓的美誉。一处贫瘠,一处富庶,自然江南也就成为元朝统治者眼里的一块肥肉了。

这个朝代最招黑,中国人都不喜欢,但贡献却最大,影响后世几百年

怎么把这块江南肥肉转化成为北地的富庶呢,这个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交通运输的问题,毕竟一南一北,双方隔着十万八千里呢。江南的粮食顺利运到大都,才能确保元朝的统治得到巩固,所以统治者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也是颇为伤脑。

交通运输无非就是海陆空,当时条件受限,空中运输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而在海运和陆运之间,刚开始元朝选择的是海运,这条运输线从长江口岸出发,然后经山东半岛,然后转入渤海湾,接着从天津大沽进入海河内,一路向北走到了卢沟河再转至大都附近的通州,当时在通州有非常多的粮仓,专门作为中转站。

这条海路比起其他线路来讲,倒是可以节省不少费用,但是也并不是说真的可以完全解决问题的,毕竟有着许多的不足。我们都知道海上的气候风云多变,在今天的技术环境下也会偶尔出现意外,更何况在当时的条件下,再加之海上常常有海盗出没,这也增加了海运的难度。水路的可走的范围有限,也仅仅到达通州,之后的路还是得转为陆路,非常麻烦。

这个朝代最招黑,中国人都不喜欢,但贡献却最大,影响后世几百年

而且就是单单这小小一截的陆路,也有很多问题,走陆路自然少不了运输工具和运输人员,当时主要依赖的是骡马和民夫,在运输途中,每每累死的牲畜以及民夫可以说是不计其数,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对元朝的统治是极为不利的,不仅会损耗国力,而且也限制了大都经济的发展。

所以最后元朝的统治者将目光瞄向了河运。当时河运的线路整体算是非常完备,而且也开通了很久,但是由于战乱导致这些河运荒废了许久,而且多年没有进行维护,河道破损严重,而且堆积了许多淤泥,限制了通行能力。所以必须进行全面的治理,才能再次进行运输。

而且当时的统治者早有开凿新运河的想法,因为当时都城已经建在了北方,北方的建设远比中原地区来的更为迫切,所以新运河想要开凿的地方都在北的地方,主要是通州到大都的以及山东内的临清和济州之间的运河。这两段运河的位置很是巧妙,开凿了这两处,就可以在原有的运河线路上打通了南北水道。

这个朝代最招黑,中国人都不喜欢,但贡献却最大,影响后世几百年

这个新运河大概只花了八个月就完成了,打通之后,这下南方的粮食可以通过最短的线路以最省力省时省成本的方式运到大都了,这下原本要走海路的那一截算是解决了,但是到了通州之后,还是要面临陆路运输的困扰,可是如果改为水道的话,那部分的水道只有坝河,运输能力有限,时不时就会搁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再开凿一截运河。经过一番测量和规划,元朝开凿了一条联通通州和大都的运河,这之后,元朝的运河工程才算是彻底完成,南方到北方的运粮计划也变得顺利,这条运河的开凿,为后来大都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这条运河的开凿,成功解决了统治者的心头大患,在这之后,南粮北调的困难大大缩减,而我国境内的大部分水系也通过这次开凿实现了沟通。与此同时,南北方的经济交流跨入了一个新阶段。可以说这条运河对于元朝来讲,有着非常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这个朝代最招黑,中国人都不喜欢,但贡献却最大,影响后世几百年

这条运河也是我们现在京杭大运河的前身,中国的运河文化从秦皇汉武那会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始皇帝在嘉兴开凿了一条河道,以此确定了江南运河的走向,之后历代君王一次又一次的开凿,中国的运河文化也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可以说元朝的这项运河开凿是一件颇为造福后代的事情。但是在封建体系下面,这项大工程也滋生了非常多的腐败之事,也使得原本就不怎么得人心的元朝堤坝慢慢被掏空,当时很多的劳工都被拉去开凿运河,贪污腐败使得这部分劳工的待遇可想而知,常常饥寒交迫,底层人民对统治者怨声载道,这也造成了后来很多抗元运动的兴起,造成了元朝的灭亡。

这个朝代最招黑,中国人都不喜欢,但贡献却最大,影响后世几百年

这条大运河从春秋就开始开凿,等到了隋炀帝时期得以完成,唐宋时期日益繁荣,而元朝则将这些弯曲的运河得以连成直线,在明清时期进行了兴修和疏通,这个放在宏观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件不断完善并且不断造福于后代的工程,但是从元朝当时整个的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遭遇来看,这个工程带来的更多的是苦难,与其说带来苦难的是这条运河,倒不如说是统治者的残忍。

参考资料:

【《京杭大运河》、《元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