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污水廠需按照水量、水質以及庫存情況及時上報藥劑採購計劃,採購接收部門必須按照污水廠的要求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採購工作,以保證污水廠的正常生產運營。一些地方政府雖然進行了體制改革,但由於改革方案不科學,導致崗位界定不清晰,多個部門同時對污水廠實施運行監管,一旦出現問題,部門間便相互推諉,最終給污水廠的運營管理造成很大困擾。

1、管理模式滯後,崗位界定不清晰

雖然現在已經快9102年了,我們處於一個科技發達的互聯網時代,但是仍有很多“歷史遺留”問題沒有解決。

比如很大一部分的污水廠採用的仍舊是計劃經濟時期的管理模式,尤其是一些位於城鎮的中小型污水廠,這些污水處理廠一般都是國家財政出資修建並支持運作,還有一部分是引進國外貸款所建,由政府部門進行管理,給地方財政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如今,社會的生產排污和生活排污量急劇增長,這樣單一的資金運營模式,勢必會造成中小型污水廠運營物力;一些地方政府雖然進行了體制改革,但由於改革方案不科學,導致崗位界定不清晰,多個部門同時對污水廠實施運行監管,一旦出現問題,部門間便相互推諉,最終給污水廠的運營管理造成很大困擾。

污水廠管理不可避免的10大問題,深有同感!

2、工作隊伍整體水平較低,缺乏專業性

污水行業是一種垂直類型的行業,需要擁有專業技術的人才去運營和管理。

但是衆所周知,污水廠的門檻低,有很多人都是半道上轉行過來的。根本不具備污水處理的專業知識,對污水處理技術也只能掌握一二。導致這個隊伍的整體專業素養比較低。

還有一些人員,雖然是專業出身,但是缺乏工作經驗,研究和創新能力不足,或是缺少管理方面的知識,也給污水廠的運營管理帶來了困難。

另外,污水廠工作環境大家也是見識過的,大多數都比較差,尤其是中小型污水廠。薪資待遇的部分也比較低,難以引進和留住人才。

當城市污水大量增加時,傳統技術顯然已經無法應對,而污水廠人員能力不足,技術欠缺,讓污水廠的運營管理陷入了兩難境地。

污水廠管理不可避免的10大問題,深有同感!

3 、水質監測工作遺漏,實驗室管理力度低

對於處理後需要直接排放的污水來說,水質監測工作尤爲重要,一些實驗室工作人員責任意識淡薄,對監測工作的認識嚴重不足,在工作中,不認真對待水質監測、遺漏監測項目、不按國標進行檢測的行爲較爲常見,甚至有實驗室人員擅自修改試驗數據,降低了水質監測結果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此外,檔案管理也是污水廠運營管理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主要作用是爲水質問題提供資料參考,但目前中小型污水廠對水質監測的檔案管理工作並不十分重視。

另一方面,中小型的污水廠資金實力不足,所用的試驗設備和水質檢測設備都是早年間購置的,使用時間較長,設備性能無法保障,因此,所得到的檢測數據和試驗數據也未必準確。

4、節能意識薄弱,能源浪費問題突出

污水廠的污水處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是周邊區域用電大戶,在中小型污水廠的運營成本中,用電成本佔比達到了50%,其中污水處理工作用電成本中佔比85% 。

可見,污水處理過程中存在大量的能源資源消耗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除了工藝本身的限制之外,多是因爲工作人員的節能意識薄弱,工藝運行參數控制管理不到位以及不注意設備的管理,讓設備長期處於開啓、運作狀態造成的。

5、污泥處置帶來的資源浪費

污泥是污水處理的產物。據統計,在污水得到淨化的同時,約一半的污染物轉移到污泥中。不解決好污泥處理處置的問題,污水處理的效果只是事倍功半,還有造成二次污染的風險。

新《環保法》中,也加碼了對污泥處理的管理。污泥處理是非常高投入和高能耗的過程。一方面污泥裏面因爲含有大量微生物的菌體和有機膠體物質,使機械脫水很困難。國內普遍採用機械脫水的方法,可以使污泥達到80%左右的含水率。

第二個是污泥裏面的有機物主要以固體形式存在,生物降解困難。如何加強污泥處置和利用,也就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污泥管理制度,加強污泥生產、儲存及外運工作的管理,確保污泥生產、儲存場地環境良好、管理有序,防止污泥亂放、撒漏造成環境污染,提高污泥處置率,減少二次污染風險。

其次,要完善污泥處理工藝,提高污泥脫水裝備的技術水平,提高脫泥效果。如現在有的污水廠採用板框壓濾機,脫水污泥含水率可以降至60%左右,這對後續的處理起到一定的減輕作用。

6、年度預算

污水廠的運營要有費用支出,而支出則首先要有預算的支持。年度預算,通常會根據污水廠上一年度的實際運營情況,結合新一年度的計劃及目標來制定。預算中包括總收入、總成本、淨利潤,總收入中包含售水收入、擔保收入、其他收入,總成本中包含:

(1)運營直接成本如電費、藥劑費、例行維修費、大修費、污泥處置費、勞務費等;(2)行政費用如差旅費、通訊費、福利費、招待費等;(3)其他成本如保險費、管理費、稅費等;(4)新增固定資產。

在生產運營中,一般情況下應根據審批通過的預算嚴格執行,遇到特殊情況時,如相關制度的硬性要求、緊急突發事件等情況,則按照緊急突發應急程序進行特殊處理。

7、成本支出

(1)藥劑費。會根據進水水量的變化、進水水質的不同而有較大的浮動。特別是水質的波動,污水廠應根據進水水質情況,及時調整藥劑濃度和投加比例,以最佳的投藥比例達到最優的處理效果,使處理出水達標。

(2)污泥處置費。一般包含污泥外運費和污泥處理費(填埋或焚燒)。藥劑用量的不同,也會影響污泥的產生量。

(3)維修費、大修費。首先,污水廠需要制定全年的預防性維修計劃,在運營當中嚴格按照計劃的進度執行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其次,對於運營過程中發生的維修、大修情況,污水廠應及時處理,同時系統分析原因,更新設備履歷表,總結經驗,及時合理調整維保計劃和方案。

(4)新增固定資產的投資通常金額比較大,在購買之前,需要做充分的調研,要有充足的依據和理由來支持固定資產申購的必要性,必要時還需要有一定的效益分析,論證固定資產的投入是否有利於污水廠今後的運行或收益。成本支出中,還應關注勞務費、行政費、稅費、保險費等。

8、設備管理

在污水廠運行中,設備管理的作用相當重要,設備的維護保養是否到位、設備的維修是否及時、設備的更新改造是否合理,對污水廠的順利運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設備管理是對設備壽命週期全過程的管理,包括選擇設備、正確使用設備、維護修理設備以及更新改造設備全過程的管理工作。

污水廠運行的設備種類繁多,所有設備都有它的運行、操作、保養、維修規律,只有按照規定的工況和運轉規律,正確地操作和維修保養,才能使設備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

同時,機械設備在長期運轉過程中,因摩擦、高溫、潮溼和各種物理、化學效應的作用,不可避免地造成零部件的磨損、配合失調、技術狀態逐漸惡化、作業效果逐漸下降,所以還必須準確、及時、高質量地拆修,以使設備恢復性能,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因此需對設備的檔案、分類、使用、潤滑、密封、備件、維修維護、防腐、事故、審計等方面進行規範管理。

而在現實生產中,很多污水廠的關鍵設備都沒有備用,這就在生產中埋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一旦設備故障,將可能會造成污水廠停產,污水無法達標排放,造成污染。

9、藥劑採購管理

藥劑採購在生產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污水廠需按照水量、水質以及庫存情況及時上報藥劑採購計劃,採購接收部門必須按照污水廠的要求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採購工作,以保證污水廠的正常生產運營。

從運營污水廠的角度來考慮,藥劑既要能符合生產運營的需要,以保證水質達標,又要價格合理優惠,即所謂的物美價廉。爲了達到這個平衡點,污水廠和採購接收部門通常需要經過多次的小試、中試才能找到最合適的藥劑。如遇到水質突然變化,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作調整。同時藥劑的供應商也需要長期穩定,以確保藥劑供應的及時,藥劑質量的可靠穩定。

10、安全生產

污水廠運營中,需消除安全隱患。存在安全風險的包括危險化學品管理、安保、緊急事件處理等。危險化學品管理風險主要指水處理過程中需要添加的化學藥劑的檢驗、計量、儲存及殘留物處理等。

危險化學品管理,應制定安全合理的管理方案,包括制定並改進規範的藥劑/ 化驗室操作流程,各項檢驗、環保檢測報告回顧,實驗數據的記錄、提交及保管檔案,實驗廢棄物/ 藥劑殘渣的規範處理制度。

安保風險包括門衛、巡查、監控方面的缺失及廠區工作人員及財務的安全風險等。污水廠應及時發現並消除存在的一切安全隱患。

更多環保知識,可以關注”安峯環保“頭條號,每天更新環保內容,全是乾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