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作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人工智能產業(以下簡稱“AI產業”)近年來可謂炙手可熱。對此,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也高度重視,並將其視爲推動大灣區成爲國際科技創創新中的重要推手。

那麼,大灣區的AI產業發展水平究竟如何?面臨新機遇,大灣區的產業“小夥伴”準備好了嗎?針對這些問題,南方日報、南方產業智庫將從即日起聯合廣州市社科院、廣州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促進會等專業機構推出“粵港澳大灣區AI產業深調研”系列報道。

作爲系列報道的“頭炮”:我們的調研團隊將深入一線,實地走訪過百家大灣區AI產業鏈的代表企業,集結推出“AI星動向”欄目。欄目的開始,我們就先從時下大熱的 “AI+出行”說起吧!

一如往常,快到下班時間,小敏就打開了手機上的Pony Pilot小程序。不一會兒,一輛小馬智行試運營的的Robo Taxi就很快來到了南沙香江國際金融中心,準備將小敏送到花園酒店。

有些不同的是,這輛Taxi上雖然有駕駛員,但卻不負責開車,副駕駛位還坐着一位測試工程師,負責的也主要是講解工作。小敏只要用手機掃描一下座椅後方的二維碼,小程序確認後就會即刻啓程,沒有接車地點偏僻的抱怨,沒有不知道該怎麼走的嘮叨,而且還不收費,是不是很爽?

其實這是目前小馬智行的正在測試的PonyPilot無人出租車項目,也是未來“智慧出行”的各種應用場景中被行業公認最有希望率先落地的一種。

從0到1已經突破,從1到N還有挑戰

“剛開始市民看到我們的車隊,都很好奇,經常會上前看看什麼是無人駕駛,也會猜測車上還頂着這麼大個物體,是太陽能還是風力發電”據小馬智行廣州研發中心負責人張寧介紹,目前PonyPilot已經覆蓋了廣州南沙區的核心區域,面積達50多平方公里。“但現在市民們已經習以爲常了,只要在南沙中心區,走上街都能看到“小馬車隊”的路測車。只不過目前該項目仍爲“邀請制”,除內部員工通勤外,主要承接政府接待任務以及爲部分白名單用戶提供試乘需求。

AI星動向·出行|地方太偏司機拒載!很靠譜的無人Taxi你要試下嗎?

不過,2016年成立的小馬智行,正在致力加快讓這種“很爽”的服務從專享變成普惠。張寧說,截至目前,自動駕駛的普及還有很多“中國化”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在美國車速較快、加塞不那麼頻繁,甚至車型種類也不過10來種,而中國不僅車型就有幾十種,還有三輪車、帶雨蓬的車、裝載煎餅果子的車等各種複雜的路面情況。“因此項目的成熟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也需要更多的政府資源來支持。”

所幸的是,落戶廣州的小馬智行遇到了開明的政府和給力的政策。“廣東對自動駕駛的態度最爲開放,南沙也提供了非常好的磨練、提升的機會。”張寧表示。

“對公開道路自動駕駛而言,還須處理不期而至的突發情況,比如竄出來的行人與自行車等,而一些道路甚至沒有隔離帶和輔道,人車混行。如果能夠處理這些複雜的交通問題,我們除了可以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區域進行試運營,還可以嘗試到三四線城市,處理一些混雜的交通狀況。”張寧說,隨着南沙的車流量不斷增大,小馬智行更有信心挑戰市區甚至三四線城市的複雜交通。

如果說,保證一輛車十幾個小時不會出錯,是從0到1的過程,那麼保證一輛車到一個車隊不出錯,則是1到N的過程。其背後比拼的是“內功”,是整體技術能否達到一個新高度。

和一年前比,小馬智行面對數據成百倍增長,測試的路程更加複雜。任意點對點的路線不侷限於“點對點運營”,更要求車輛有能力切換路線、持續判斷、動態尋路,滿足不同條件下的需求,如下班高峯期、商場附近等區域路況的挑戰,張寧表示小馬智行已經克服了一系列挑戰。“我們開發流程永遠要做到第一安全,第二追求穩定性。只有安全性確保、穩定性提升才能做到真正的規模化。”

他還介紹,車輛上路之前,要做單元測試,測試仿真平臺裏上百萬公里的仿真里程;在仿真里程裏重現所有路況的真實場景。在不斷迭代改進後,最後纔會從研發車輛進入到運營車隊中。

“如果你的車被惡意加塞了怎麼辦?我們的無人車可能提前2秒就知道,這可以使得避讓更加平滑、不至於很突然。”他笑着說,如果內功不練好,我們做的不是測試,而是修車的工作了。

AI星動向·出行|地方太偏司機拒載!很靠譜的無人Taxi你要試下嗎?

任意點對點的自動駕駛,將填補出行市場空白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隨着小馬智行的AI技術方案的成熟,過去一年中,其運營成本也快速下降,硬件設備成本更是下降了50%。“硬件設備成本在降低,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算法提升,即使不用那麼密集的傳感器方案,我們也能達到一樣好的路測效果——這使得我們擴展車隊的預期成本大幅下降。”張寧說。

不僅如此,隨着對場景的深入,小馬智行目前在覆蓋南沙區超過50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域內已經可以率先任意點對點自動駕駛。而這種任意點對點運行的能力則將爲小馬智行在不久的將來,實現中小規模量產和商業化進行鋪墊。

“一條固定路線運輸不是可持續的商業化,它還只是停留在演示階段,不能指哪兒去哪兒,也就不能滿足一個人的出行需求。”張寧說。

對此,創始人兼CEO彭軍也舉了一個例子:他曾經住過一個在珠江入海口的酒店,離南沙城區中心比較遠。從酒店經常打不到車去公司,司機也不願意過去那個地方,因爲比較偏遠,路上很少人能夠讓他載客。但如今,由於小馬在南沙已經覆蓋了幾十輛車進行路測,已經能用自己內測的打車APP叫到一輛自動駕駛車來接自己上班,整個行程差不多四十幾分鍾,全程非常舒服。“這種普通司機不願意接的苦活、累活,其實就是自動駕駛的出租車或者網約車能夠填補的市場空白,也是很大的發展機會。”張寧稱。

除了在算法上不斷提升能力之外,目前,小馬智行已與國內、國際車廠以及一級供應商簽署協議,處於合作階段,營收已經開始有體現。“從林肯、廣汽,比亞迪等品牌,到純電、混動,我們的技術都可以適配。”張寧說。

張寧透露,目前車廠也在探索向移動出行轉型,小馬智行會建立合作機制,和主機廠一起做移動出行車隊運營。對於是否存在競爭的關係,他表示,“他們是造車的專家,而我們做的更像是給汽車配一個‘司機’,我們擅長的是自動駕駛系統研發和迭代,合作共贏是趨勢。”

不可忽視的是,自動駕駛系統研發要進入主機廠需要足夠的耐心。一般來說,主機廠從研發一款新車到上市,意味着至少2到3年的週期。張寧說,如果從整車設計開始就切入,合作週期的確比較長,對此,小馬智行也會考慮從不同階段切入進來。

“政策、公衆接受度、自身技術發展缺一不可。”張寧表示,“民衆對自動駕駛的接受度已經比較高了,而短期內允許全國開放的收費政策可能性比較小,但在地方層面,與智慧城市相結合先行先試則更有可能。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一旦政策上有了轉變,且我們的成本又下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就可以嘗試走出試點區域。”但他同時也強調,盲目的商業化未必是一件好事。

AI星動向·出行|地方太偏司機拒載!很靠譜的無人Taxi你要試下嗎?

【歷程】

◎2018年1月,宣佈完成A輪1.12億美元融資。

◎2018年2月,小馬智行於清華大學正式開設全國首門自動駕駛課程,落地中國首支常態化試運營的無人駕駛車隊;並同廣汽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5月,中國首個針對自動駕駛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小馬智行人工智能研究院落地。

◎2018年6月,小馬智行獲國內頒出的最高級別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成爲全球第一家獲得北京自動駕駛路測許可的初創企業。

◎2018年9月,正式對外發布最新一代自動駕駛軟硬件集成式系統配置PonyAlpha,發佈中國首支產品化無人車隊。

◎2018年12月,以“小馬智行L4自動駕駛全棧式技術解決方案”獲得“互聯網+交通運輸”行業融合創業大賽特等獎。

◎2018年12月,小馬智行發佈PonyPilot項目的同名內測版小程序。

【出品】南方產業智庫

【策劃】陳韓暉 盧軼

【統籌】程鵬 李劼 郜小平

【新媒體運營】邵玉梅

【採寫】拱千舒 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拱千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深度~南方產業智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