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10日訊,在石油價格戰打的熱火朝天、海外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昨日美股遭遇歷史性暴跌。然而,今日A股並沒有受到影響,避風港的價值正在不斷凸顯。

在市場整體大反彈的今日,半導體及元件板塊漲幅位居行業漲幅第二,晶方科技、華微電子和江豐電子等多股漲停,北方華創、北京君正和長電科技等漲超6%。

image

作爲此前科技股牛市的"扛把子",半導體可謂是創下極其輝煌的成就,從去年9月份開始至今,市場中已誕生了多家市值超過千億的公司。在過去一年時間裏,股價漲幅超過150%的半導體企業就有18家,部分新上市的半導體企業股價漲勢兇猛。

image

正所謂漲的有多快,跌的就有多兇。自2月26日開始,除了中途有些小反彈以及部分次新股外,整個半導體板塊可謂是一瀉千里,直線下跌,直到今天才有一波較爲可觀的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波反彈之前,素有"聰明資金"之稱的北上資金早已暗中埋伏,逆勢抄底。

那麼,帶有"市夢率"之稱的半導體板塊,未來行情是否還可持續?

資金逆勢抄底

財聯社經過數據統計後發現,自2020年2月26日開始,到3月9日結束,北上資金在半導體板塊持續下跌的情況中,接連抄底多隻半導體股票,累計買入16.5億元。其中,北方華創、匯頂科技和兆易創新分別被累計買入超3.5億元,排名位居前三。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北上資金淨流出245億元。

image

image

此外,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3月4日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資金淨流入量高達14.05億元,成爲最受資金青睞的ETF標的。廣發國證半導體芯片ETF也受到超5億元資金熱捧。

行情可否持續?

一邊是凌厲的跌勢,一邊又是資金的熱捧,這不由得引人深思,未來行情可否持續?

首先,半導體此前之所以能夠領漲科技股,最主要的邏輯不外乎有這幾個。

一是國產替代。作爲科技強國的一大主線,半導體較早之前就已經受到政策的支持和資金的關注,國家大基金一期在工信部和財政部的指導下,從2014年9月成立後便開始陸續投資。而後來的中興和華爲事件更是加速了國產替代的進程,徹底將半導體國產化推向高潮。

二是行業空間大。國信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收入中只有251億美元銷售給國內,而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3121億美元,是國內自給的12.3倍。假如國內芯片設計公司的供給,能替代鉅額進口的需求,那麼國內芯片設計公司的市場還有超過10倍的空間。

此外,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3055億美元,遠超原油進口2387億美元,過去10年集成電路進口額擴大2.4倍,原油進口額擴大1.8倍。 半導體全部國產化能使GDP總額增加3.2%。

三是受益中國進入5G技術週期,行業處於高景氣週期,供需關係發生了變化。

但是,在股價高速攀升的過程中,伴隨着卻是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速趨於放緩。國信證券研報顯示,按照不同時間區間的複合增速看,過去 20 年、15 年、10 年、9 年、5 年、3 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的 CAGR 分別爲 5.1%、4.4%、6.1%、3.6%、4%、-0.3%。

此外,半導體行業有着資金投入大、投資風險高、回報週期長的特點,即使有着政策的強力支持,"國產替代"的希望仍舊需要時間來消化,難以一蹴而就。

知名私募名禹資產表示,目前有些科技股細分行業估值確實已經偏高,比如半導體,就存在漲幅過大、估值過高的問題,需要時間來消化高估值,也需要結合國產替代帶來的巨大空間和高速增長以及國內高水平芯片技術的稀缺性來理解。

天合資產合夥人白永平表示,半導體存在投資大、轉化週期長、技術壁壘高等多方面特點,雖然國產替代的邏輯可以推高相關公司估值,但中長期看還是需要有技術和公司業績的支撐能才能走的更遠。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認爲,半導體板塊整體漲幅過大,短期技術面調整消化實屬正常。但長期來說行業發展不受影響,半導體是國家重點扶持的戰略新興產業,政策、資金多方位助推行業成長,依然看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