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後趙薇對比照霸佔熱搜:袁隆平海水稻關注度冷冷清清

01

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

今天上午起,趙薇一直霸佔熱搜榜第一。

背後的原因,只是因爲有人上傳了21年前後趙薇的對比照。

21年前後趙薇對比照霸佔熱搜:袁隆平海水稻關注度冷冷清清

網友紛紛點贊:“歲月在美人面前總是溫柔的”,“好看的人永遠不會老”.....

到現在爲止,這條微博已經有18萬人點贊。

回顧整個2019年,充斥在我們眼前的范冰冰、黃曉明、林志玲......無一例外,都是娛樂圈的明星。

可他們,真的配得上這麼多關注嘛?

著名編劇汪海林曾這樣炮轟娛樂圈:

21年前後趙薇對比照霸佔熱搜:袁隆平海水稻關注度冷冷清清

21年前後趙薇對比照霸佔熱搜:袁隆平海水稻關注度冷冷清清

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極爲有限。

如果我們給了趙薇、范冰冰們,就必然給不了那些站在時代的背面,替我們抵擋千軍萬馬的真英雄們。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他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正是他們,讓我們現在可以悠然自得地躺在沙發上:

一邊嗑瓜子,一邊刷微博。

一邊看着遠在天邊的漂亮女明星,一邊窺探她們的私生活。

一邊叫罵莫雷,一邊偷偷看着NBA......

這,真的是一個容易遺忘的時代。

就在今天,同樣是在微博上,有2條新聞,埋沒在了海量的流量明星中:

“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55週年”:

21年前後趙薇對比照霸佔熱搜:袁隆平海水稻關注度冷冷清清

“袁隆平再呼籲關注海水稻”:

21年前後趙薇對比照霸佔熱搜:袁隆平海水稻關注度冷冷清清

有人說,這個時代病了。

我們寧願盯着明星們的濃妝豔抹和拙劣演技,也不願看一下在暗流湧動下的孤膽英雄們。

我們忽略他們時,他們正在頂着全世界的重量逆流而上。

將軍枯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也是你我的悲哀,更是身處這個漩渦,每一個人的悲哀。

02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中國成爲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而今天是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55週年。

鄧小平同志曾說過:如果沒有兩彈一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

21年前後趙薇對比照霸佔熱搜:袁隆平海水稻關注度冷冷清清

爲了這一天,大批科技工作者隱姓埋名 ,艱苦鑽研。每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

在《我和我的祖國》裏,張譯飾演的科研人員高遠,在西北科研基地進行原子彈的研發工作。

由於工作要求高度保密,他告別愛人,一去就是三年。

一次,戴着口罩的他在公交車偶遇到了三年前的愛人。

即便他戴着口罩,愛人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他垂下頭拼命否認。

但在愛人說起他們之間的點點滴滴時,他滿眼都是藏不住的沉痛、思念、歉疚。

那個口罩外的眼神,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21年前後趙薇對比照霸佔熱搜:袁隆平海水稻關注度冷冷清清

我們今天的生活,是無數個他們,用青春,用鮮血,用生命換來的。

每一次鋼鐵巨龍的騰飛而起、一劍中的,靠的就是這樣一代代的勇士不講代價、不談條件、無怨無悔的奮鬥和奉獻。

歲月靜好,是因爲他們替我們遮風擋雨;科技進步,是因爲他們替我們負重前行。

可不知從何時起,大衆的目光,全被流量明星吸引,捨不得在英雄身上停留片刻。

只是,還能有多少人記得那句:“大廈將傾,非一木所支也”。

03

如果歷數中國近代貢獻最大的人,袁隆平肯定是其中之一。

他今年已經90了,他本可以舒舒服服躺在功勞簿上。

他本可以受着子女的孝順,喫着孩子做的可口飯菜,享受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可是他呢?

21年前後趙薇對比照霸佔熱搜:袁隆平海水稻關注度冷冷清清

他把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農田裏。

從他意識到天然雄性不育稻的那天起,他就過上了猶如大海撈針般地搜尋生活。

即便在他接受國家頒佈的共和國勳章獎後的第二天,他也立馬回到田裏。

前些年《面對面》採訪袁隆平時,袁老終於嘴上服老了,對着鏡頭說:

“我老了,身體不好了。”

可是之後,袁老爲了在沙漠鹽鹼地上種海水稻,又親自和團隊一起跑去了迪拜。

這樣的精神足以鼓舞所有人,可他畢竟已經90歲了啊。

10月15日,袁隆平再度通過視頻邀請大家嚐鮮海水稻,並立下一個小目標:

耐鹽鹼水稻10年內發展1億畝,可以多養活8000萬人口。

他還表示,如果所有的鹽鹼地能全部變成良田,自己的夢也算實現了。

什麼是愛國。

這就是愛國。

可不知從何時起,最亮的熒光燈很少打到他身上了。

也許,在這樣一個不愁溫飽的年代,我們不再需要袁隆平這樣的糧食英雄了。

郁達夫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隸之邦,一個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則是不可救藥的生物之羣。”

袁老的表情包或許說出了真相:我最大的錯誤就是讓你們喫的太飽了。

寫在最後:

從2010年開始,袁老就被查出患有慢阻肺。這種病的治癒率非常的低,只有不到30%。

可憑藉着爲人民多做點貢獻的信念,憑藉一輩子也不想離開水稻的信念,已經有63年煙齡的袁隆平,硬是憑藉着信念戒掉了煙。

這股勁,讓我想起了《悟空傳》裏的一段話:

“大聖,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英雄,而英雄需要勇敢承擔。

我們做不到,沒關係。

但倘若有人替我們做到了,我們的目光,能否從那個虛幻、歌舞昇平的娛樂圈挪開哪怕一小會兒,在他們身上停留一會兒:

爲衆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爲自由開路者, 不可使其困頓於荊棘!

愛國從來不是一句空談,既然我們已經有了榜樣,能否依樣畫葫蘆,勇敢的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呢。

魯迅先生說過: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向上走。

當我們把掌聲給予應給的人,把目光給予應關注的事,把行動都給予應給前景的方向時,向上走還會遠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