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水源地環境整治還有“硬骨頭”,環境部再開調度會)

今年水源地環境整治整體進展順利,截至10月13日,3626個環境問題已完成整治3515個,剩餘111個問題中還有不少是“硬骨頭”,存在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風險。10月15日,生態環境部對2019年水源地整治難點問題視頻調度。

8省份完成今年水源地整治任務

按照安排,在2018年已完成長江經濟帶11省份縣級及以上水源地整治的基礎上,2019年應完成其他20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縣級及以上水源地環境問題清理整治,共涉及156個地市527個縣899個水源地3626個環境問題,任務十分艱鉅。

截至10月13日,已完成整治的問題數量爲3515個,完成比例達到97%,餘下的111個問題也在持續推進整改。

目前,北京、河北、山西、吉林、福建、西藏、寧夏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8個省份完成今年水源地整治任務。黑龍江、遼寧、甘肅、青海、新疆、河南、陝西、山東、廣東、廣西等10個省份整治進度超過90%,海南整治進度爲86%,也超過了序時進度要求。

“像廣東、廣西、遼寧、海南整體任務都比較重,取得這樣的整治進度還是很不錯的。”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說,通過水源地整治,我們切實解決了一大批影響水源地環境問題,包括一些多年來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消除了很多水源地重大風險隱患,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防控能力明顯增強,得到老百姓的真心擁護。

調度會上10餘地直面問題

10月15日下午,針對2019年縣級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生態環境部再開調度會。

會上,海南、廣西、遼寧和廣東省(區)生態環境廳和瓊海、萬寧、澄邁、玉林、錦州等10個市(縣)相關負責人就水源地整治作了發言。

據悉,上述地區參加調度會,主要是相比全國其他地區,有的市縣總體進度還是相對滯後一些,或者存在個別問題整治起來還有難度。利用視頻調度的機會,聽聽大家介紹情況,看看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一起想辦法抓緊解決、努力推進,爭取儘早完成今年的整治任務。

記者發現,大家發言均直面問題,提及目前存在哪些問題以及下一步如何推進,時間都控制在3分鐘以內。

翟青說,目前,距年底還剩不到3個月時間,儘管水源地整治任務總體順利,但是從各地進度看,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難。按照10月13日統計數據,在未完成任務的40個地市中,廣西玉林市、河池市,遼寧錦州市未完成整治的問題數相對較多,分別有17個、10個和7個,其他市縣也有一些“硬骨頭”問題,如更換取水口、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設施建設、跨區域的保護區調整等,都需要高度重視,針對性施策。

禁止虛假整改和表面整改

調度會對各地政府負責人提出了具體要求,要精準掌握進度,每週親自過問,親自聽彙報,對剩餘難點問題,組織精準指導,協調解決。

各省要組織對剩餘問題進一步認真梳理和分析,確定是否還有問題存在無法如期完成整治的風險。對涉及保護區劃定或調整的問題,省級環保部門要提前介入指導,加強協調。

“如果有出現因特殊天氣影響施工進度等客觀情況,也請及時與我們溝通,我們一起想辦法,堅持質量優先、確保實效的原則,做好水源地保護這項民生工程。”翟青說。

據悉,今年,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強化包保協調工作機制的作用。之前,由司局長帶隊,組織包保組赴現場開展調研幫扶,與各地協調聯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會後,各包保組還要繼續去相關省份,一方面對還未完成整治的問題進行重點調研,看看還需要部裏協助做哪些推動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對已報告完成的任務進行抽查,看是否如實整改到位,是否有出現虛假整改、表面整改現象。

另外,生態環境部將定期通過水源地APP將遙感監測結果推送各地,幫助地方發現和查找問題,防止已整治問題死灰復燃。

“各地一定要保證報送數據的真實性,不能爲了完成任務虛報信息。”翟青說,即將開始的第二階段統籌強化監督,將把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整治納入強化監督範圍。

背景:

這不是生態環境部第一次針對水源地環境整治召開調度會。

去年開始至今年8月,生態環境部召開了5次工作調度會,主要針對水環境質量達標滯後地區。在調度會上,全國水環境質量達標滯後地區政府相關負責人都會參加視頻會議。水質改善較好的城市會應邀參加會議並作經驗交流發言,水環境達標滯後城市會作表態發言。

一般而言,水環境改善先進城市會分享主要的經驗和做法以及下一步重點工作。水環境達標滯後的城市通常會先表態,並介紹該地達標滯後的原因,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深刻反思”、“認真檢討”、“堅決整改”等,往往是達標滯後城市相關負責人表態的關鍵詞。由於水環境質量改善,不少城市陸續退出了調度名單。

錢珏曉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錢珏曉_NBJ1067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