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过《杨家将》的故事,杨家七子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其中他们的死对头——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就是契丹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承天皇太后。

萧太后

萧太后,名萧绰,小名燕燕,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萧绰从小就聪明贤惠,在《辽史·卷六十三列传第一》有记载:早慧。思温尝观诸女扫地,惟后洁除,喜曰 :“此女必能成家!”讲的小时候萧绰跟几个姐妹一起扫地,其他姐妹都草草收场,只有萧绰有认认真真的将地面打扫的干干净净,其父亲高兴的说:“我这个女儿将来肯定会有一番成就。”

萧绰画册

应历十九年(公元969年)二月,辽穆宗带着萧思温等亲信大臣前往黑山打猎。晚上,喝醉酒的辽穆宗被近侍们刺杀。萧思温封锁消息,协助耶律贤——辽景宗登上皇位。由于辅助有功,辽景宗晋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尚书令、魏王,并且征召他的女儿萧绰入宫。之后不久便被选为贵妃,再不久又被封为皇后,辽景宗力图改革图新,可惜上天并未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一直身体虚落,萧绰就代为处理国家事务,天资聪慧的她很快就对处理政务之事了然于心,把国家治理的井然有序,

她整顿吏治,规定“大小官员秉公办事,并指出大小官吏有贪暴残民者,立罢之,终身不录”。此外她推行科举制、大胆启用汉官,使契丹进一步封建化。他推行新法,参照《唐律》制定和修改了许多不平等的法律条款,其中就有汉人和契丹人犯法同等对待”,有效地缓和了民族矛盾。她制定的法律广得民心,因此许多法律历朝都得以沿用。在她主政期间,国泰民安,大辽达到了鼎盛时期。

萧太后像

在军事上,她两败宋军,带领辽军收复燕云十六州,她带领圣宗御驾亲征,在著名的“飞虎口之战”中俘虏了令辽军闻风丧胆的杨家将杨业,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让“萧太后”名震中原。之后又与宋军签下“澶渊之盟”,每年从宋军处得到400百万的岁币,从此北方得到了数百年的平和。在军事上的进攻,辽军令宋军闻风丧胆,从此宋军再也不敢北上,大辽边境危机解除。

就是这样一位大权在握的萧太后,然而其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自己称帝,而是在1009年为耶律隆绪举行了契丹传统的“柴册礼”(契丹传统礼),将皇权交还给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四十年有余的摄政生涯。就在她去南京安度晚年的途中,萧绰染上疾病。同年十二月十一日,她逝于行宫,终年五十七岁。

萧太后画像

萧太后因为其铁腕政策和残酷的政敌手段,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两极化评判。在民间更是将其修饰为一个狠毒女人,比如杨家将里面的残忍杀害满门杨家忠烈的“萧太后”形象。(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