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不知不覺,世界盃即將迎來決賽,法國和克羅地亞也各自打了7場比賽(克羅地亞實際上是8場……)——這已經是一個雖不算大,卻也不算太小的樣本了,兩隊各自的比賽風格,數據上也多少能夠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反映。

決賽前,我們推出本屆世界盃賽最後一期數據前瞻(此前7篇命中6篇):靠着幾近無腦的傳中走入決賽的克羅地亞,能否克服法國人的蹲家風格/

必須指出的是,我們之所以把比賽的主旋律定調到克羅地亞進攻VS法國防守,並不是因爲這是最可能打破平衡的一端,而是——於克羅地亞而言,他們所要挑戰的更現實的目標,恐怕不是如何奪冠,而是能否逼出全力進攻的法國。

在這場對決中,實力、體能儲備都處於絕對下風的克羅地亞,註定是一個挑戰者。

1 克羅地亞走鋼絲的防守

克羅地亞淘汰賽磕磕絆絆的程度,可能是歷史級的。

事實上,即便是三戰全勝的小組賽,更多彰顯的也是克羅地亞的人態度而非技術能力:克羅地亞的小組賽環境可謂極端:尼日利亞和阿根廷是僅有的3支控球不到3分鐘就嘗試一次過人、同時過人成功率超過70%的球隊中的2支(還有一個是控球率極低因此過人總數也極低的伊朗),是真正把過人當做進攻生命線的球隊。

克羅地亞呢?風格上講,他們本該是尼日利亞和阿根廷比較喜歡的對手:每1.59分鐘防守時間嘗試一次搶斷足可進入所有參賽球隊的前列(第11),搶斷成功率卻是不堪入目的53.56%(倒數第2……)。

喜歡搶但搶不下來的球隊,按說最對過人大師們的胃口;然而與此相應的是,克羅地亞後衛拱衛禁區的能力相當靠譜:每1.52分鐘防守時間就能貢獻1次解圍,高居所有參賽球隊第2。

此處必須提到的是他們的門將蘇巴西奇,某種程度上,這一環於克羅地亞的防守而言起到的是化腐朽爲神奇的作用。

如前文所述,克羅地亞在防守端是一支喜歡搶球卻又搶不下來,靠着後衛在禁區內解圍扎穩籬笆的球隊,與他們風格相同的還有一支球隊:防守上幾乎處處漏風的——阿根廷……

爲什麼數據相仿,克羅地亞的丟球數少這麼多?除了後衛低級失誤之外,兩隊門將的表現委實天差地別:小組賽期間,阿根廷兩位門將平均每場只有1.7次撲救,排名並列第23,而克羅地亞呢?場均3.3次撲救高居第6,排名前五位的墨西哥、突尼斯、丹麥、韓國和埃及,全都有被人摁到家門口射的經歷。

這種經常讓對手把戰火燒到自家禁區的做法,實在不怎麼穩當。小組出線後,克羅地亞倒是把搶斷成功率在對陣俄羅斯和英格蘭時,提升到了相當體面的63.16%和66.67%,但搶斷頻率也分別下降到了每防守2.19分鐘和1.98分鐘一次。而對陣丹麥時,他們的搶斷是數量、質量雙不合格:每防守2.14分鐘一次搶斷以及57.69%的搶斷成功率,如果放到小組賽,分別是倒數第4和倒數第10。

他們之所以沒被進那麼多球,還是要感謝所有球員衆志成城拱衛禁區的能力,除了對陣進攻時間很少的俄羅斯,剩餘兩場比賽分別每防守1.55分鐘和1.62分鐘貢獻一次解圍,放在小組賽也是僅次於阿根廷和小組賽期間的自己。

事實上,克羅地亞搶斷成功率的提升水分很大——對陣英格蘭,他們66.67%的搶斷成功率確實很好看,但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搶斷犯規是不列入搶斷統計的。克羅地亞絕大多數搶斷十分冒失,面對缺乏頂級過人高手的英格蘭,他們居然全場犯規23次。而其中的大多數,還真是源自搶斷失敗。

比如: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第一步就是兩人圍槍斯特林失敗,隨後莫德里奇的搶斷犯規了——這並不計入搶斷失敗,但卻是實打實的搶斷失敗造成的結果,英格蘭最終利用這個定位球機會打進一球。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同樣的,上圖在技術統計中一樣是犯規而非搶斷失敗,但仍舊是防守端盲目出腳搶斷未遂的直接後果。

當然,這兩次犯規其實都好過搶斷失敗(雖然第一次還造成了進球),克羅地亞球員的搶斷能力之差,有時候連犯規的機會都沒有,而後果……

啥也不說了,看這次: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布羅佐維奇跟不上凱恩,他試圖出腳搶斷破壞,結果連犯規都沒形成,凱恩長驅直入後分球,英格蘭打出配合,最終險些進球。嗯,這裏再放一下布羅佐維奇的搶斷數據:對陣英格蘭,這兄弟作爲拖後後腰,居然6次搶斷只成功率2次……

要知道,搶斷失敗這個數據,和“被過”是一回事……這個位置一場被過4次,有點尷尬吧?

那麼,克羅地亞這種盲目上搶、靠後衛禁區內擦屁股的防守方式,能不能守住法國呢?

2 法國的進攻,還真有點剋制克羅地亞

很遺憾,恐怕法國還真有點剋制這樣的防守方式。

克羅地亞這種防守,最不怕的是慢節奏磨洋工,反正自己退守能力強,你磨磨蹭蹭把球傳到前場了,我人高馬大的防守球員也都在禁區內站死了。小組賽阿根廷就是這麼被玩死的。可到了淘汰賽呢?進攻一個比一個快的丹麥、俄羅斯真的是讓克羅地亞的防守頗有些應接不暇。

好消息是他們總算都涉險過關了;壞消息是——法國靠球星推快攻的能力,可能是本屆盃賽最恐怖的之一……

法國的進攻,我們之前已經分析過很多次了。這隊自吉魯登場後,一改2年前歐洲盃的地面慢節奏推進,進攻越打越簡單,收效卻越來越好。

其實如果只是如此,我還真不至於如此看好法國能輕鬆破掉克羅地亞的防守,關鍵是……這隊居然在對陣比利時的時候,又打出了一套完全不同的進攻體系……

法國在對陣比利時的時候幹了些什麼?

他們以36.50%的超低控球率,在極爲有限的控球時間裏把進攻數據幾乎推到了極致華麗:每控球1.72分鐘一次射門,1.82分鐘嘗試一次過人,兩項數據放在小組賽可以都排第2;他們50%的過人成功率確實非常差勁,但這又如何?他們在做到過人方面以量補質的同時,居然還把傳球也做到了極致:在有限的控球時間內,法國人每控球1分鐘可以完成12.47次傳球,這甚至比小組賽期間的西班牙還高。

高控球轉化射門效率帶來的還有關鍵傳球佔比暴增:法國隊居然打出了5.88%的關鍵傳球佔比!什麼概念?小組賽關鍵傳球佔比最高的瑞典,也不過3.40%而已……

其實重點倒不在於法國能夠打出這些數據,我們都知道,小樣本的數據必須考慮環境;但問題是:比利時之所以讓法國打出這樣的數據,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們的防守思路,而碰巧,克羅地亞也似乎就是這種防守思路……

我們粘貼幾張圖,大家上眼瞧瞧: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法國VS比利時,姆巴佩突破

嗯,邊路逼搶,一個人搶完了第二個人再搶,結果呢?姆巴佩一個加速根本攔不住。全過程中法國甚至只有前場三叉戟投入進攻,後面的防守依舊穩得很,你就算防下這次進攻,想打反擊恐怕也打不起來。

這真的是最讓法國舒服的防守方式了,你可能覺得這是在邊路,影響還是不很大。

好,再看這個: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法國VS比利時,姆巴佩和博格巴的後場配合

又是高位逼搶,結果呢?人姆巴佩不止會過人,傳球一樣精妙的很,而且要命的是,跟他配合的還是博格巴這樣能持球推進的坦克。而且更要命的是,姆巴佩往中路傳球的這一下也足夠精妙。甚至他傳中完向禁區內斜插的路線,都足夠對方後衛喝一壺了……

你去逼搶法國?是不是有點……找死?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法國VS比利時,法國禁區內配合

甚至連陣地戰的逼搶都可能是死路一條,比利時和克羅地亞一樣,並不擅長平行站位防守,至少在落後時,他們是會頻繁選擇上搶的,結果怎麼樣呢?這博格巴和格里茲曼都還沒上去呢,姆巴佩愣是一個腳後跟,把馬圖伊迪和吉魯給盤活了。

我知道姆巴佩在半決賽後受到了很大的道德指責,但拋開那些盤外招不談,姆巴佩說是玩死比利時人的逼搶防守一點不過分:全場他瘋狂嘗試15次過人成功7次,成功率雖不高但產量極大,此外還有驚人的6次關鍵傳球,說他每次拿球都有威脅,一點不爲過。

說這麼多倒不是爲了吹姆巴佩——回到剛纔說的,防守思路對進攻效果是有直接影響的,擺在克羅地亞人面前最關鍵的問題是,他們慣常的防守方式,就是姆巴佩喜歡的防守方式。

或者我們這麼說好了:前文也提到了,小組賽期間和克羅地亞防守最像的是阿根廷,阿根廷的防線被法國撕的有多慘,不用贅述了吧?當然,克羅地亞防守比阿根廷更兇悍,說不定能靠犯規阻止一下法國人的快速突進,可問題是,法國隊的定位球得分率,也不低啊……

只看法國進攻、克羅地亞防守這一端,對不起格子軍團,我真的很納悶,你們拿什麼防法國……

3 克羅地亞的進攻,靠的就是無腦傳中

相比於有點被抓住軟肋的防守端,克羅地亞在這一端打開缺口的可能性還要大一些,儘管也很難。

在做英格蘭和克羅地亞前瞻時(半決賽數據前瞻:英格蘭終於迎來大考),我曾經說過,千萬不要被莫德里奇的存在給迷惑了,克羅地亞整個就一無腦傳中大隊,他們的進攻經常是有機會我要傳中,沒機會我也要傳中——因爲傳中本身說不定能創造機會。

這隊前場3人都兼具技術、射術與對抗,禁區內把水攪渾的能力極強,即便第一點被破壞,他們也會大兵壓上搶第二點——反正搶第二點和就地逼搶(雖然常常搶不下來)並不衝突。這樣的風格,也被延續到了半決賽中:

克羅地亞55.5%的控球率是唯一能讓他們看起來和“技術細膩”沾邊的因素,他們的傳球成功率低至80%,過人成功率雖高達77%(放在小組賽能排第1),但頻率居然只有每控球5.12分鐘一次(放在小組賽倒數第3);傳球次數方面更是難看至極:120分鐘裏,他們居然每控球1分鐘只傳球7.18次,放在小組賽僅高於打法已經簡單到家的伊朗。

要知道,我在做單位控球時間傳球數計算的時候,並沒有結合比賽淨時間進行修正,每分鐘7.18次傳球,基本可以理解爲大多數時候拿球就往前開,或者持球后不怎麼考慮進一步分球,直接遠射……

那麼,這支球隊到底靠什麼進球呢?答案很簡單:不停地無腦傳中。

在對陣英格蘭的120分鐘裏,克羅地亞人瘋狂傳中40腳,要知道,這和德國人那種悶圍式的傳中截然不同,他們的總傳球數非常少,傳中佔比實際上是高到爆炸的8.37%!坦白講,這其中的大多數,如果拎出來單看,戰術層面就是“無腦”: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克羅地亞VS英格蘭,克羅地亞傳中

嗯,傳中時克羅地亞只有2人蔘與搶點,英格蘭光在球的落點附近就有3人了。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克羅地亞VS英格蘭,克羅地亞傳中

一樣的情況,克羅地亞2人搶點,人數處於劣勢,最關鍵的是,傳中的還是本來全隊最能強點的曼朱基奇……克羅地亞這種傳中能有多高效不問可知,事實上從小組賽開始,他們傳中的到位率就排在中下水平(第18位),而對陣英格蘭再度開啓瘋狂傳中模式,到位率是多少呢?

咳咳……沒法計算,因爲……直接給大家貼數據吧:他們全場40次傳中,到位的只有……3次……

然而,克羅地亞還就是有本事給僅有的傳中到位機會變成進球,這一點着實令人佩服至極,某種程度上,紙面上的戰術分析甚至根本沒法解釋這一現象。

比如這次: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克羅地亞VS英格蘭,克羅地亞傳中得分

這是進球的慢放截圖,由於鏡頭剛好停留在了傳中瞬間,我們甚至不需要再去貼靜態圖來揭示這次傳中,其實相當無腦:傳中一瞬間,克羅地亞在禁區內爭頂的人數是2對4……

說實話,換了別的教練,前面傳中那麼低效,說不定早就放棄既定戰術改變打法了,克羅地亞還真就這麼幹了一整場,而且奇葩的是還真幹進去了……

如果第一點沒幹進去怎麼辦?克羅地亞還有後招,其實也沒什麼新鮮的,說白了就是趁着傳中製造的亂局,“找個機會幹一炮”。比如: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克羅地亞VS英格蘭,克羅地亞傳中製造混亂後得分

傳中一瞬間,禁區內什麼情況?

即便算上插上的克拉馬里奇,也是2搶5!!2搶5啊大哥……這種傳中幾乎不可能搶到第一點。

問題是,佩裏西奇馬上殺回來搶到了第二點,而把球點進禁區這一下,居然只有曼朱基奇一個人反應過來了……

你說這球索斯蓋特負什麼責任?戰術而言,教練沒有犯任何錯誤,但英格蘭後衛羣,還就是被克羅地亞這種無腦傳中,搞得自己無腦了……

克羅地亞這套無腦打法用了7場,決賽面對強大的法國,做出改變的可能性恐怕不大(他們也沒那個人員配置資本做調整),那麼,這樣的進攻,能不能打破法國的防守呢?

4 克羅地亞的無腦傳中,或許對法國有威脅,但威脅不會太大

法國其實已經經受過瘋狂傳中的考驗了:烏拉圭儘管缺少了傳中的第一接應點卡瓦尼,但不幸的是,他們更缺少其他進攻解法,所以乾脆面對人高馬大的法國防線全場傳中25次,其結果是,猥瑣起來的法國人,居然每0.77分鐘貢獻一次解圍!

半決賽比利時又開場祭出費萊尼,和盧卡庫輪番衝擊禁區,全場26次嘗試傳中,結果法國人封堵出來了其中10次,不甚頻繁的解圍(每防守2.385分鐘一次)也就夠用了。

嚴格來說,法國在常規狀態下的防守還是比較容易漏傳中的:他們同英格蘭相仿,中場通常都只有3人實際投入防守,邊路覆蓋面積是嚴重不足的。如果再碰上對面有什麼強硬的B2B中場,馬圖伊迪(託利索)和博格巴很容易有一個人被牽扯到禁區裏去,對手也就更容易打出傳中了,法國的兩名中後衛技術固然出色,但對抗能否頂得住最頂尖的攻擊手恐怕要打一個問號。

比如這次: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法國VS比利時,比利時傳中

這次維特賽爾的傳中找的就是盧卡庫,主義法國幾乎全線退守,放着中場讓維特賽爾傳中。而瓦拉內也並沒有失位,他就是頂不住盧卡庫。

但是,中場回撤漏掉傳中球的同時,也拱衛了禁區。比如對陣比利時,提前預判到費萊尼會出場的德尚,就索性讓博格巴去盯防俱樂部隊友。實話實說,儘管德尚一直被罵,但這一招用的還是很有效果的。

比如: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法國VS比利時,比利時傳中

這次沙德利傳中,找的就是費萊尼。爲什麼沒成呢?

看看靜態圖: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法國7人防守,其實左後衛埃爾南德斯已經上搶了,但沒辦法,中場人數太少,實在是沒法形成邊路的有效圍搶,最終還是被沙德利送出傳中了。

但是,注意遠端的陰影部分:博格巴死死跟住了費萊尼,這球最終就是被博格巴搶到了第一點。如果博格巴不頂這一下,情況有可能會非常危機,因爲中路的盧卡庫已經包抄到位了,費萊尼一旦把球擺渡到中間,盧卡庫很有可能直接射門。

於是,下一個問題就來了:法國扛過了烏拉圭、扛過了比利時,能不能扛住克羅地亞呢?

此處需要指出的是正反兩點。往好的方向說,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的調度能力足夠應付法國的3中場(即便他們有坎特);但往壞的方面說,克羅地亞沒有強力的B2B中場,其傳中爭頂,主要靠的就是3名前鋒。

德尚如果繼續保守,不給博格巴設置盯人任務,讓他在對方傳中時回撤禁區,恐怕克羅地亞的傳中,所能製造的直接威脅很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克羅地亞的進攻所能寄望的,就只有爭搶第二點,以及有一搭沒一搭的遠射了。

相比而言,他們一窩蜂去搶第二點的能力,似乎來的要更靠譜一些。尤其法國這倆中後衛作風都不十分硬朗,被曼朱基奇纏上能給出怎樣的回應很難說。但這說到家畢竟只是一門雜項,終歸不能當做常規武器。何況越是寄望於第二點的爭搶,就越容易陷入到“喜歡搶球但搶不下來”的惡性循環,如前所述,法國在球場另一端的快攻,可是具備絕對優勢的……

結語:

分析來分析去,克羅地亞真的沒什麼太拿的出手的優勢,他們能走到這一步,本身已經帶有不小的運氣成分了(當然這不是說他們不夠努力),畢竟其攻守兩端短板都不小。或許,決賽他們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在單場決勝的情況下,偶然因素會被放大。實際上強調偶然因素對克羅地亞有利,本身就是在承認法國隊實力全面佔優。倘若再考慮到體能影響,恐怕克羅地亞連這點資本都不好討。因此:

預測結果:法國獲勝奪冠

數據前瞻決賽:蹲家狂魔法國對決無腦傳中克羅地亞

文:唯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