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正德初年,以太監劉瑾爲首的正德八虎無惡不作,氣焰沖天。但是儘管劉瑾權勢熏天,他最後還被凌遲處死,而且,幹掉他的人卻是一個外臣,他用了幾句話就將這位不可一世的老公公給拉下了馬。正德五年,安化王起兵叛亂,武宗命都御史楊一清和太監張永去平叛。沒過多久,他們就帶着軍隊得勝而歸。楊一清是朝中的老臣,這些年劉瑾的所作所爲都看在他的眼裏,身爲濟世之臣,他心裏無時無刻不在爲朝廷擔擔憂,只是楊一清心裏很清楚,他知道皇帝信任劉瑾,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的話,是絕對不能動劉瑾的。他深知這些年來,劉瑾一個人獨掌大權,將朝中與自己不和的人盡數都剷除了。

而且,就連自己身邊的那些人,他也是極力的打壓,不讓他們有機會出頭,而這次與自己一同去平亂的張永,就是被劉瑾打壓的抬不起頭的人中間的一個。而要辦劉瑾,必須有個好的藉口,必須要有個好的時間,而這件事,就是最好的機會。他利用張永恨劉瑾這一點,便說道:“現在亂世雖然已經平息了,但是內亂卻不知道要到那一天才能夠平息啊!”張永身居高位,也是一等一的人才,他怎麼能不知道楊一清話中的意思,但是他沒有答腔。楊一清接着又說:“張公公您昔日本來是劉公公的夥伴,但是沒想到他現在竟然這樣對待您,別說您自個兒了,就是我們這些外臣,也是爲你打抱不平啊。”

張永聽了他的這句話之後,說道:“我何嘗不知道大人的的意思,但是眼下皇上眼裏只有劉瑾,他只信任劉瑾,我們想要扳倒他的話,首先要得到皇上的支持,哪有那麼容易。”楊一清聽這話,知道張永已經動心了,就接着勸道:“現在就正是一個扳倒劉瑾的好機會。皇上也是因爲信任您纔派您和我一起去平叛的。 眼下安化王的供詞中提到了他和劉瑾有勾結,您不妨藉着回朝的機會,面稟皇上的時候,私下裏和皇上談起這件事,再詳陳劉瑾一切不法之事, 皇帝肯定會相信您的。到時我再聯絡外朝衆臣一起彈劾劉瑾,想必大事可成。”他還誘之以利,說明只要劉瑾一死,以後宮中的大權肯定會都歸張永一人所有。

張永仔細想了想,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就答應了。於是兩人結成了剷除劉瑾的聯盟。張永一回到朝中,武宗皇帝果然立刻就召見了他,慰勞他平叛的功勞。在武宗專門爲張永準備的慶功宴後,劉瑾先走了。張永就趁此機會把安化王叛亂的檄文和供詞都呈上給皇帝過目。本來安化王和劉瑾有往來這件事許多人都知道。這幾年來,安化王一直都是小動作不斷,許多大臣都提醒武宗應該注意安化王的行動,以防他犯上作亂。但是劉瑾總是在武宗身邊替安化王說些好話,使皇帝相信這些大臣彈劾安化王都是誣告。由於劉瑾的庇護,安化王的實力纔有可能壯大到今天的地步。

但是這件事卻設有人敢告訴武宗,就是有不怕死的人想冒死說出,劉瑾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所以武宗一直也不知道安化王叛亂的幕後黑手正是他身邊最信任的劉瑾。武宗這時已經有了幾分醉意,他看着手中這些劉瑾謀反的罪證,還是不太相信,眼看機會就在眼前,張永便大膽的對皇帝說這劉瑾正是想奪得天下啊!聽了他的話後,武宗更加心煩意亂,張永眼見有戲,便又說了句:“天下如果讓劉瑾奪去,陡下您又怎麼辦呢?”武宗這纔有些堅定了,同意了張永的奏請,命他帶人去抓劉瑾。

張永得到聖旨馬上連夜就帶人闖到劉瑾的家中,把他從被窩兒中抓了起來。他生怕等到皇帝酒醒了,一見到劉瑾又會改變主意。第二天一大早,張永還是怕皇帝會臨時改變主意,就請皇帝起去查抄劉瑾的家。在劉瑾的府中,武宗果然親眼看見了大量的武器盔甲,還有許多隻有皇帝才能用的物品,金銀財寶更是無數。本來劉瑾就準備在爲自己的哥哥辦喪事百官前來弔唁的時候就起兵謀反,想不到卻被張永搶了先,這下人贓並獲,謀反的證據一下子都擺在了武宗的面前。

武宗本來還是不太相信劉瑾想謀反,還想對他從輕發落的,這會兒眼看證據確鑿,不禁勃然大怒,對劉瑾再不留情,直接定罪,他的一些同黨也都被抓進了監獄。這時被劉瑾壓抑了很久的監察御史們紛紛上書陳述劉瑾的大罪,多達三十多條。由於謀反的證據非常明確充足,劉瑾沒有什麼狡辯的餘地,不久就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劉瑾的罪狀很快被確定下來,被判處凌遲處死,他的親屬和同黨幾十人也一併被處死刑。在行洲的那一天,刑場上站滿了圍觀的羣衆,那些曾經受過劉瑾迫害的人家新物前來花錢買劉瑾身上被削下的肉,當場就喫了泄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