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他大臣都看到這一幕,異口同聲的說道,臣等都願意輔佐好這一位太子,管理好國家事務,爲國家更好的發展 ”成吉思汗點點頭,降旨說:“既然我的弟兄們都願意輔佐我的兒子,那我也只好放心了,但對於我的聖旨不要更改,要嚴格執行纔對。三天之後,大家根據成吉思汗的遺囑,一致向窩闊臺說:“根據先帝都命令,你應當在神佑的幫助下治理國家,讓所有的人都服從你的命令。

成吉思汗南征北討時,不知不覺自己已經到了晚年,但立誰爲繼承人的事還未定下來,大家都跟着着急。成吉思汗即位的第十四年,他決定親征其它勢力,可他正要出兵的時候,他的妃子也上奏說:“皇上已經五十八歲,雖然還能像高山似的金身,但如果你倒塌了,那由誰來統治?你的四個兒子之中,由誰來執政?請你給我們留下聖旨。”成吉思汗笑了笑說:“你的雖然是妃子,本來這種事情不是你應該管的,但是你說的話很對,我的兒子和將領,誰也沒有提出過這樣的問題,好像我會長生不老似的。”他指着自己的長子說:“你可有什麼話說?”

他的次子搶先答道:“你叫朮赤說什麼?難道要等你百年之後,讓這個人來管轄嗎?”朮赤聽了之後大怒,十分生氣的說:“皇上都沒把我當外人看待,你爲什麼要用這樣口氣說話啊?你比我又有什麼本事?你不過如此,假如我願和你較量敗於你手下,我就把大姆指割掉,倒在地上永遠不起來。就在這時,他們二人都互相拉着對方衣領,成吉思汗坐在那裏未吭聲。但被其他的大臣們看到了,阻攔他們說:“察合臺,你在於什麼?皇上在他諸多兒子當中是最信任你的,在你們出生之前諸國爭戰,老百姓們互相搶掠,連上牀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你父親好不容易爭得了天下,你卻說出了使母親傷心的話,你覺得作得對嗎?”

成吉思汗也說:“察合臺你這樣說朮赤哪能行呢?他不是我的長子嗎?希望以後不要這樣,好自爲之吧!”察合臺自知剛纔的話失言,慚愧地說道,剛纔是我不夠冷靜,太冒失了,請求父親原諒。大臣們看到太子值得諒解,都願意推舉他繼承皇位。成吉思汗問朮赤:“你的意見如何?”朮赤說:“我也同意讓這位太子立世子。”成吉思汗說:“你們二人要立下誓言,管理好這個國家,不要讓百姓笑話,對於這樣的決定,你們還有什麼話說。”窩闊臺說:“多謝父親的恩賜,我能有什麼話說,難道我還想抗旨不尊嗎?但是作爲子孫後代的我明白了,既然我想要繼承帝位,就一定要把他做好來。”

成吉思汗說:“你的想法是對的,當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可以做一位好皇帝。”其他大臣都看到這一幕,異口同聲的說道,臣等都願意輔佐好這一位太子,管理好國家事務,爲國家更好的發展 ”成吉思汗點點頭,降旨說:“既然我的弟兄們都願意輔佐我的兒子,那我也只好放心了,但對於我的聖旨不要更改,要嚴格執行纔對。只有這樣做才能夠體現我作爲君主的威力,所以說聖旨就相當於我說的話,大家必須無條件的執行就可以了,雖然君王也有出現錯誤的時候,在出現分歧的時候就需要大家商量,討論出一個最好的辦法來,這樣做就能夠使得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了。”

可後來成吉思汗死後,宗王和將領們都回到了封國和各自的駐地,有兩年時間未召開過一次會議,造成王位空虛,國中無主。他們擔心一旦發生大事,必然導至國家分裂,大家想要逃都來不及了,因此當務之急是儘快選定世子,雖然之前已經選好太子了,但是那些比較遙遠的大臣決定再次協商,大家從四面八方趕來,說明了這些大臣對於今天決定立世子的事情感到十分的重視,同時也說明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它決定着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和未來基業該如何發展的事情。而作爲那些宗親,早已恭候多時了。因爲去大蒙古帝國的道路難走,交通又不方便,所以他們爲參加此這次大會,受盡了風霜之苦,所以大家決定先娛樂三天,然後才議論國事。

三天之後,大家根據成吉思汗的遺囑,一致向窩闊臺說:“根據先帝都命令,你應當在神佑的幫助下治理國家,讓所有的人都服從你的命令。”窩闊臺謙讓說:“雖然先皇有遺命讓我繼位,但我不一定能夠勝任啊,況且我還有長兄和叔父,特別是我的幼弟,他比我更適合繼承皇位,他又時刻跟隨父親左右,是做世子的最佳人選,既然這樣,我怎能越過他而登上寶位呢?”宗王們說:“先皇在所有的兒子和兄弟們中把這事託給丁你,授予你權力,那我們怎麼敢擅自更改他的命令呢?這是對先皇的不敬啊。”後來窩闊臺想來想去,終於同意了,於是他摘下帽子,把腰帶搭到肩上,走上了皇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