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於運動,不管是否有疾病,堅持量力而行等鍛鍊身體對身體都有好處,那麼鍛鍊中應考慮哪些因素呢?

1、鍛鍊強度。鍛鍊強度是最核心的問題,多大強度才合適應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比如一個沒有疾病的年輕人,要求相對寬鬆,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也好,高強度的無氧運動也好一般問題大不大。而對於中老年患者,特別是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般要求強度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於自身來講,就是運動時達到剛剛出汗的效果,或者達到運動中的心率= 170 -年齡 。需要提醒的是,對於膝關節炎等關節有問題的患者,不要盲目追求每天一萬步的鍛鍊。

2、運動頻率。對於年輕人,可以至少每週兩次的高強度運動鍛鍊,累積150分鐘以上。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等的中老年人羣,應每天一次,每週5~7次的鍛鍊。

3、運動持續時間。年輕人一般問題不大,身體喫得消可以適當延長,對於中老年患者,應循序漸進,根據自身的耐受程度逐漸增加,最終達到每天30~60分鐘,每週至少五次。

4、鍛鍊地點和時間。最好選擇在視野開闊的戶外,中老年患者最好選擇在傍晚鍛鍊,儘量避免清晨鍛鍊。

5、其他注意因素。應注意在鍛鍊前熱身、補充水分,鍛鍊後逐漸降低運動強度。在鍛鍊中如出現胸悶、頭暈等不適,應及時停止鍛鍊休息,必要時就醫。

鍛鍊貴在堅持,不能兩天打魚三天曬網,應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