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王瓊   圖文編輯丨潘存英  終審丨李娜

實踐者說

當傾聽成爲習慣,常常會覺察到一些之前未從留意過的東西,像發現新大陸似的使我驚喜又感嘆。  

我不會愛人,也不會愛己

我發現,很多時候我給出去的愛,其實是在索取,好似在蜜餞裏裹着利劍。

我愛分享,可每次當我把我心愛的東西,無私的給別人,在某一瞬我會落寞,原來我不捨。可若,你感謝我,我會認爲值。

我愛幫助別人,有求必應。我不敢對別人說no,因爲我怕,我怕拒絕你後,你就不再認可我。我是那麼那麼在乎你的評價。

我愛我的家人,我常常設身處地的爲他們着想,不斷地付出。可是我對老公充滿期待,我希望他能看到我所做的一切,表揚我,認可我。若沒有,我便撕開溫柔的面具,朝他咆哮。

……

《接納力》一書中寫道:愛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難道我不會表達我的愛?

浩途分部會員豔麗說過:你給不了別人,你沒有的東西,愛也如此!

若不愛自己,又如何去愛別人?

我總是拼盡全力地去愛別人,可越愛別人,自己卻被丟的越遠,越覺得匱乏,越匱乏越向別人索取,求而不得,就像是惡性循環,我的愛之杯越來越空。

尋找愛的能力,找回自己

我到底有沒有愛的能力?又如何找回自己,愛自己?

我有!

因爲我能欣賞一朵花的嬌羞;我能感知一首曲子的美妙;我能聽到一個音符的跳躍;我能觸摸一縷清風的溫柔;還有那些陽光雨露,那些鳥語花香,我都能知道他們的美好。

微微側頭,注視着臂彎裏熟睡的孩子,寧靜注滿我的小屋。包括他做的每一個細微的動作、表情,還有他發出的每一個聲音,全都化爲愛的語言將我團團圍住。

油然而生的愛,是因爲我跟自己全然的呆在一起。

我終於知道該怎麼愛自己了:把投向他人的目光都統統收回,聚焦於自身吧。

看到自己的需求,學着愛自己 1

關注自己的需求——向外索取。

在我的內心我特別渴望被關注,於是在浩途每週一次的沙龍里,我領分享人,充分地訴說與表達。

可就是在這一次次伸手向別人要的過程中,我看到小時候那個怕添麻煩的小女孩。媽媽已經那麼累了,你怎麼還纏着媽媽呢?媽媽一聲斥責,我嚇壞了,而只有當媽媽笑了的時候,我才覺得自己是對的。

這就是我的行爲模式:我的做是爲了被你看到。

你的好評是我付出的源動力。

倘若沒有,我會覺得一切都很糟糕。我把對自己的評判權交完全地交給別人。可是我想改變,我要收回對自己的評判權,我開始在生活中關注自己的需要:我需要休息,我需要錢,我需要陪伴,我需要愛……

2

剛開始表達自己的需求很不容易。

有一次,我和閨蜜聚會,老公要我早些回來陪孩子。我直接回復:我還想呆一會。我明顯感受到他語氣裏的不悅。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就像個做錯了事的孩子,腦袋裏充斥着一個巨大的聲音“不應該”。

回家後小心翼翼地觀察着老公的一舉一動,他的表情,動作還有說話的聲音……生怕他不開心。

這樣的心情和場景好熟悉,小時候我就是這樣被媽媽的情緒左右,沒想到長大後與人相處的模式跟小時候和媽媽互動的模式一模一樣。

事實上,我回家後老公並沒生氣,他不是我媽,而我也不是小時候那個小孩。我長大了,獨立了,完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3

我在內心常常對自己說:做自己!

可是現實中,做自己的力量真的很弱,一不小心又掉入同一個坑裏。

我每天坐公交車上班,我們學校的那個岔路口本沒有公交站臺,可是許多司機爲了給我校的師生提供方便,便會在路口臨時停車。

一天,我照舊要求司機停車,可是司機責怪我說:“爲什麼剛開始不下車,才走幾步路又要我停車?”

他的責備讓我不爽,我在心裏嘀咕:別的司機都主動停車,你太不近人情了。我以爲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可是以後每當到了路口我真的不敢喊停,鼓起勇氣去做了,司機們每次也都停了車,我每次都不會忘記說聲:“謝謝”。

我覺察在沒有責備的時候,我不會說謝謝,因爲我覺得理所應當。

當被人責備後,我先是有情緒,因爲被人拒絕和否定時我不夠好的聲音又在腦中響起,繼而選擇做一個懂禮貌的人,迎合別人。

當看到這些後,再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我的需求表達了,別人可以說no,那是他的自由。別人若滿足了我,我可以選擇說謝謝或者不說,那也是我的自由。我始終都足夠好。

看到自己,瞭解自己,接納自己,給自己多些選擇,多些力量的同時也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留下更多的空間。

理是那個理,但是知道容易做到難,所以在浩途我們手拉手一起前行,在沙龍中一遍遍地梳理自己,看清自己,學着愛自己。

因爲,我纔是最重要的!

修煉接納力,讓我們不斷找回自己,有力量愛自己。也能養育出更加有幸福力和接納力的孩子。若你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接納力實修體系,推薦你參與接納力導師帶讀的《接納力》系列書籍,詳情請諮詢接納力學員服務。

近期精彩回顧

1.家有小學生,享受陪讀的美

2.孩子向你爆粗口,要接納嗎?

3.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重新養育自己

4.找到自己,更多地活自己

5.作爲父母,你被困住了嗎?

6.看見那些改變,正在悄然發生!

7.玩兒着玩兒着就掉坑了,又怎樣?

8.不思過去,不畏將來

9.親密關係的七大隱形殺手

10.孩子需要被看見,不是被誇獎

11.如何信任和引領孩子,好好陪伴孩子的成長?

12.用接納力來愛

13.我是一切的源頭:懂得了自己,才能接納外面的世界

- 作者介紹 -

王 瓊

2歲孩子的寶媽,2016年10月加入浩途,現在在浩途紅山祖母分部修接納力。這兩年來雖然我還沒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讓自己的生命綻放,但我心中有方向,腳下有路,我相信總有一天我能抵達。

▼ 點擊 閱讀原文,瞭解「浩途家庭俱樂部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