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北方還有兩個強大的政權,羌人姚萇建立的後秦和同爲鮮卑族裔的慕容垂建立的後燕,拓跋珪是採取了隱忍懷柔的策略,表面上向他們示弱稱臣,而將主要精力放在征伐和吞併上不順服的部族上,他相繼在高柳城敗窟咄,彌澤湖大破劉顯,千里襲柔然,渡河滅匈奴。讓原來不把魏國放在眼裏的其他國家如芒在背,尤其是當時北方勢力最強的後燕政權,後燕爲鮮卑族的慕容氏首領慕容垂建立,一度統治今天的河北、山東及遼寧、山西和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實力盛極中原。

說到北魏這個後來威震中原的強大王朝,就不得不提它的開國者拓跋珪。拓跋珪是少數民族鮮卑氏,他是一位頗有謀略和才能的帝王,年僅16歲就復國,接手祖宗留下的殘局。他奮發圖強,勵精圖治,帶領族人開疆拓土,破柔然,敗後燕,虎步中原;與此同時,他積極效仿中原王朝典章禮俗,推進了鮮卑部落的封建化,促進北魏的發展,爲後來王朝的強大奠定了基礎!

北魏政權分佈圖

他的爺爺是代國國君,鮮卑的部落之所以被稱爲代國,是因爲幫助過西晉平定過叛亂,因功封爲代國。後來代國被強大的前秦所滅,爺爺也被叛臣所殺。於是小小年齡的拓跋珪淪爲了前秦的俘虜,本來要押往前秦都城處置的,由於代國舊臣長史燕鳳向前秦國君苻堅苦苦求情,才得已倖免而留在祖地。

前秦軍隊撤走以後,拓跋珪在母親的看護下北上,一路收拾鮮卑殘部,途中歷經艱險,曾遭遇高車國的搶劫,他的母親賀氏帶着拓跋珪乘車逃難,因爲道路顛簸,誰料車轄跑失,車子隨時有翻倒的危險,也許上天保佑這對母子,車子最終沒有傾翻,倖免於難!

拓跋珪畫像

拓跋珪因爲年少歷經磨難,很快成熟了起來,他雖年少,卻深得族人的信賴,族中股肱重臣劉庫仁就對自己的家人講:“我們的少主有平定天下的志向,復興基業,光耀祖宗者,一定是他!”果不其然,拓跋珪後來確實開創了北魏,建立了一個威震中原的王朝。

歷史沒有讓拓跋珪和他的族人等太久,苻堅率領不可一世的前秦大軍在淝水之戰中被上下一下的東晉軍隊以少勝多打得大敗。戰爭的失利導致了前秦內部深重的民族矛盾爆發,叛軍四起,前秦政權開始崩潰瓦解,兩年後,苻堅被羌族首領姚萇殺死,前秦實際上已經滅亡。

淝水之戰

前秦的覆滅使得北方短暫的統一又重歸於諸侯混戰的局面。拓跋珪抓住這一時機,擺脫了對前秦的附庸,在族人的擁戴下復國,繼代王王位,那年他才16歲。同年改國號爲魏,成爲北魏的開國之君!

拓跋珪自立北魏後,不像其他諸侯一樣急於稱帝,而是一邊收編周邊的部落,擴充軍事力量,一邊發展農業生產,增強經濟實力。拓跋珪這一英明的策略很快收到了實效,不久國力增強,周邊勢力陸陸續續投奔魏國,拓跋珪不斷廣爲接納,更能寬容待之。

北魏時期的佛像

曾經投奔的軍隊復而反叛,衆將欲追討這些叛軍,而拓跋珪卻說:“如今我們事業草創,人心還未歸一,有人難免猶豫反覆,不足追討。”拓跋珪這種寬容的態度讓他和他的國家聲威日隆,不久後,曾經反叛的部隊又紛紛重歸他的麾下。

新建立的魏國在拓跋珪的領導下,國家發展迅速,漸有逐鹿天下之志!但北方還有兩個強大的政權,羌人姚萇建立的後秦和同爲鮮卑族裔的慕容垂建立的後燕,拓跋珪是採取了隱忍懷柔的策略,表面上向他們示弱稱臣,而將主要精力放在征伐和吞併上不順服的部族上,他相繼在高柳城敗窟咄,彌澤湖大破劉顯,千里襲柔然,渡河滅匈奴。尤其是千里襲柔然一戰,體現了他高超的軍事才能。

北魏時期政權分佈圖

柔然,又被鮮卑人蔑稱爲蠕蠕(諷刺他們沒有頭腦,像蟲子一樣),是強悍的匈奴人的後裔,在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民風彪悍,戰鬥力驚人。起先柔然役屬於鮮卑拓跋氏,但後來因爲代國的敗亡而轉與拓跋氏的對手們結盟,不時興兵侵犯北魏,成爲北魏的心腹大患!

公元391年,拓跋珪蓄勢已久,率大軍北征柔然,柔然自知實力不濟,一路逃跑,拓跋珪的軍隊一路追了六百里也沒有追到,屬下將領心生懈怠,覺得敵人逃的太遠,糧草斷絕,想放棄追討,早早回去,而拓跋珪熟悉柔然人的習性,他料到柔軟爲躲避北魏的軍隊,還驅趕着牛羊肯定會在有水的地方滯留,於是拓跋珪說服將領,殺掉備用的馬匹,充作軍糧,繼續追趕終於在大磧南牀山下追上了柔軟主力,拓跋硅指揮部隊大敗柔然。

柔然騎兵

經此一戰,柔軟元氣大傷,短期內不會再威脅到魏國,拓跋珪得勝而歸,未作休整,立刻將兵鋒指向了柔然昔日盟友匈奴鐵弗部首領劉衛辰。劉衛辰的勢力素來是拓跋鮮卑人的勁敵,拓跋珪乘勝進擊,一舉攻下對手居城,全殲了敵軍。劉衛辰身死,一干宗黨五千餘人被拓跋珪盡數誅滅。拓跋珪還繳獲珍寶畜產無數,名馬三十餘萬匹,牛羊四百餘萬頭,魏國的實力經此得到巨大提升。

北魏在拓跋珪的領導下,實力提升迅猛,很快成爲了北方勢力強大的國家。讓原來不把魏國放在眼裏的其他國家如芒在背,尤其是當時北方勢力最強的後燕政權,後燕爲鮮卑族的慕容氏首領慕容垂建立,一度統治今天的河北、山東及遼寧、山西和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實力盛極中原。

古建築遺址

拓跋珪復國之初,曾臣服於後燕,但隨着自身實力的壯大,兩國之間決一雌雄的大決戰不可避免!當時後燕開國之君已是垂暮老人,國內各個藩王虎視眈眈,危機四起。後燕爲向魏國索要名馬,扣押了拓跋珪的弟弟拓跋觚,拓跋珪予以拒絕並與後燕絕交。這成爲兩國戰爭的導火索。

公元395年,後燕首先挑事,慕容寶親率八萬大軍攻魏,拓跋珪調集10餘萬軍隊迎擊,並派人在後燕軍中散佈慕容垂已死的謠言,這一招果然正中後燕的要害,慕容寶等一干慕容族裔不知消息真假,個個心生不軌,軍中 便分裂內訌起來。拓跋珪抓住機會,乘敵之弊,在參合陂(今山西陽高縣東北)一戰擊潰敵軍,生擒後燕七位藩王,俘虜降兵四五萬之衆。爲防降兵譁變,拓跋下令將四五萬的降兵盡數坑殺。

慕容氏

到了這種地步,後燕國君慕容垂拖着病體親征魏國,北魏初戰不利,損兵折將不少,畢竟慕容垂是久經沙場,但慕容垂已是風中殘燭,經不起戰爭之苦,病死途中。慕容垂死後,後燕不出意料的發生了嚴重的內耗,各藩王自立,相互攻伐,後燕國力迅速衰弱,拓跋珪乘機進攻,吞併了後燕大片領土,接管中原的霸主之位!

在羣臣的勸進下,終於於公元398年稱帝,沿用國號魏,同年遷都平成(今山西大同市),他效仿中原文明設置百官,發展文化教育,設立五經博士,增收數千名太學生,把文化水平作爲選拔官吏的重要條件之一,對北魏的漢化起到了積極作用,加速了北魏王朝的封建化!

古建築景點

然而這位一代叱吒風雲的雄主在晚年病重多疑,精神失常,也許是因爲多年征戰積累的恐懼、不安和過度緊張,經常一粒米不進、徹夜失眠,亂殺無辜朝臣,弄得人人自危,終於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終於,在內憂外怨的積聚下,北魏天賜六年(409),拓跋珪被自己的兒子拓跋紹刺殺,享年三十九歲。威震中原的一代開國之君最後落得被兒子刺殺而死,令人唏噓不已!

參考資料《魏書》、《北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