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已有針對支持原創劇而回歸“一劇四星”的傳聞,以及專門針對明星天價片酬的相關《通知》,但從片單來看,“大IP+流量咖+大公司”依舊是眼下最有競爭力的拍劇方式,尋求精品內容的同時佔據市場相當大份額,衛視在購劇方面也會傾向於這類頭部大劇。延續此項傳統,我們也可以從此次片單中看到,北京衛視五部劇中有《時間都知道》《歸去來》與《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三部劇都與東方衛視重疊,三部皆爲都市情感劇,符合東方衛視的氣質,也看出北京衛視在尋求與東方衛視的聯播中尋求題材平衡點,這樣與一線衛視的聯播方式或可讓北京衛視在競爭中地位有所提升。

湖南衛視放大招?五大衛視招商重頭劇目初現,獨播版權難搶,周播劇更尷尬

文 │ 阿Po

2017年暑期檔在火拼中落幕,隨着各大衛視的周播劇場逐漸推行,版權大劇拼殺也日趨激烈,除了一線衛視虎視眈眈外,1.5線衛視亦尋求突破。

又到了一年一度各大一線衛視的招商時節,雖然各家尚未開場,但從正在製作或者待播的劇目中,也足以窺探明年劇集市場的一些苗頭。

五大衛視,可能參與招商劇目

湖南衛視放大招?五大衛視招商重頭劇目初現,獨播版權難搶,周播劇更尷尬

圖爲資料蒐集,一切以年末各臺招商會項目與實際播出爲準

解讀一:獨播爭搶激烈,風格逐漸形成

以目前蒐集的片單來看,作爲超一線的湖南衛視雖然被綜藝節目分走不少份額,但在電視劇方面仍舊有明顯優勢,暫定劇目不僅數量多且風格明顯,古裝類以玄幻與歷史題材爲主,都市類以現實與青春題材爲主,四大題材基本覆蓋電視觀衆羣體中的各個年齡層。

觀衆年齡層對比其他電視臺本就趨於年輕化的湖南衛視,從2015年《旋風少女》開始就致力於推廣青春熱血競技題材的劇集。今年暑期,從TFboys主演的棒球運動題材劇《我們的少年時代》,到孫楊客串的游泳題材《浪花一朵朵》,緊跟着又是擊劍題材的《進擊吧,閃電》,都泛起不少水花。

目前看來,湖南衛視2018年劇目中也不乏賽車題材的《極速青春》和鹿晗出演的拳擊題材劇《甜蜜暴擊》。體育類型的細分題材越做越精的基礎上,也有更多一線流量咖加入其中。

湖南衛視放大招?五大衛視招商重頭劇目初現,獨播版權難搶,周播劇更尷尬

東方衛視看來對出演劇目的大咖選擇非常講究,《如懿傳》與《脫身者》分別由迴流電視劇的電影咖周迅、陳坤出演,國民號召力可想而知;同時因爲《錦繡未央》而獲得好成績之後,《時間都知道》《歸去來》《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接連三部由唐嫣、羅晉出演的劇集也看出平臺對演員號召力的信任。

浙江衛視在以現實題材劇目努力趕平其他一線衛視的同時,也希望以獨播劇的能力展現自己,除了由公安部金盾等公司出品、陳偉霆馬思純陳瑤出演的《橙紅年代》之外,傳聞章子怡的《帝王業》也一直是其“覬覦”的一大目標;而江蘇衛視雖不寄希望於獨播,但注重品質之外,購劇的多元化也愈發明顯。

湖南衛視放大招?五大衛視招商重頭劇目初現,獨播版權難搶,周播劇更尷尬

號外:湖南衛視擬放大招,周播劇形式惡劣

片單一路看下來,似乎湖南衛視有着絕對優勢,但根據官方公衆號“湖南衛視廣告部”所發佈的文章得知,湖南衛視明年在節目時段編排上會有很大變動。

湖南衛視放大招?五大衛視招商重頭劇目初現,獨播版權難搶,周播劇更尷尬

網絡傳聞,此次版面調整是將原本19:30/19:40開播的“金鷹獨播劇場”調整至晚間21點,而“青春進行時”與“鑽石獨播劇場”則合二爲一調整至23點開播,綜藝節目則往黃金檔時段提。

這意味着湖南衛視將在綜藝方面投入更多資源份額,原本的黃金檔、周播檔電視劇時段順延推後播出。其中,最受影響的還屬周播劇,原本就是按照日播劇的方式拍攝,每週播出天數本就不多,常被被詬病節奏不佳、劇情易忘,觀衆粘性小,一旦推後至23點播出,趨於深夜時段,觀看人羣會更加縮水,本就處於劣勢的周播劇是否還會繼續被邊緣化,需待消息確認後進一步觀察。

解讀二:鼓勵原創劇,“一劇四星”有望迴歸?

從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一劇兩星”購劇模式,原爲相關部門進一步均衡衛視綜合頻道節目構成、強化綜合定位、優化頻道資源、豐富電視劇熒幕的對應方針,具體規定爲一部電視劇在黃金時段的聯播綜合頻道不得超過兩家,且一部劇在衛視綜合頻道每晚黃金時段播出不得超過兩集。

當時此新政一出,便引發了電視臺購劇成本的提升,衛視之間競爭加劇的狀態,隨之而來便是網臺關係密切,聯播舉動加劇,視頻網站更被稱爲“一劇兩星”之外的第三星。剛剛經過網劇元年的互聯網影視一度被熱議,近年發展也的確迅速,甚至越來越多劇開始“先網後臺”。

湖南衛視放大招?五大衛視招商重頭劇目初現,獨播版權難搶,周播劇更尷尬

不過“一劇兩星”在經歷了兩年多IP大勢的情況下可能會有新的進展。東方衛視的工作人員表示,從今年三月份開始,相關部門曾召開研討會與業內代表一同探討“一劇多星”的可行性。

有聲音傳出,很可能會重回“一劇四星”年代,對原創電視劇在拍攝前提出的“一劇四星”申請進行審覈並適當通過,而非原創的IP劇則沒有申請資格,此舉明顯在於鼓勵原創劇的發展。

另外,在迴歸“一劇四星”之前亦可能做出三點調整,包括:恢復電視劇的中插廣告,恢復電視劇每晚3集連播或每集1小時的2集連播,適當恢復“一劇三星”。雖然暫時沒有官方消息證實此事,但從現在的片單看來,唐嫣、竇驍、楊爍主演的《時間都知道》同時出現在了東方衛視、浙江衛視與北京衛視的片單上,不知是否可以成爲“一劇三星”的試水者。

此舉對電視臺平攤購劇費用有很大好處,提升了許多二三線衛視的參與購劇機會,增加發行收入之餘,提升製作投入,也加快電視劇精品化進程。

解讀三:東方、北京聯播效應佳

暑期最大熱門劇《我的前半生》由東方衛視與北京衛視兩臺聯播,收視雙雙“破2”,東方衛視的播出收視高達2.836%,北京衛視的播出收視高達2.002%。此前,東方與北京兩臺在合作時,已有《錦繡未央》以東方衛視2.494%、北京衛視2.204%的破2成績,另外《羋月傳》則以東方衛視3.87%、北京衛視3.63%的成績雙雙“破3”。

湖南衛視放大招?五大衛視招商重頭劇目初現,獨播版權難搶,周播劇更尷尬

延續此項傳統,我們也可以從此次片單中看到,北京衛視五部劇中有《時間都知道》《歸去來》與《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三部劇都與東方衛視重疊,三部皆爲都市情感劇,符合東方衛視的氣質,也看出北京衛視在尋求與東方衛視的聯播中尋求題材平衡點,這樣與一線衛視的聯播方式或可讓北京衛視在競爭中地位有所提升。

解讀四:大IP+流量咖仍是衛視劇重頭

雖然已有針對支持原創劇而回歸“一劇四星”的傳聞,以及專門針對明星天價片酬的相關《通知》,但從片單來看,“大IP+流量咖+大公司”依舊是眼下最有競爭力的拍劇方式,尋求精品內容的同時佔據市場相當大份額,衛視在購劇方面也會傾向於這類頭部大劇。

頭部衛視的購片能力毋庸置疑,湖南衛視雖被綜藝佔去一定份額,但依舊穩居所有衛視之首,從迴流電視圈的電影咖趙薇、范冰冰,到電視大咖陳喬恩、佟大爲、黃軒,再到流量咖楊冪、鄭爽、趙麗穎、李易峯等,演員所輻射的觀衆範疇與題材所輻射的同樣廣泛。

其他衛視在購劇時也對劇集的演員咖位有所衡量,只是面對很多已拍和待播劇,價格既定,獨播的壓力很大,多數衛視還是選擇聯播,比如傳聞《凰權》就以東方衛視500萬、江蘇衛視460萬的價格出售。在對這類頭部內容的追求下,劇價很難下調。

解讀五:大女主劇仍屢見不鮮,市場風口反應慢

今年《楚喬傳》大火,電視臺收視與視頻網站流量雙收的情況下,繼續帶動“大女主”話題熱議,但古裝IP大女主劇的存貨頗多,在過往三年中的播出佔比也不小,觀衆逐漸顯露疲態,而後又因粉絲“撕番”問題,原本被冠以“大女主”稱號的《醉玲瓏》和《秦時麗人明月心》也改變宣傳策略,以男女主平等的方式弱化早前的“大女主”概念。

湖南衛視放大招?五大衛視招商重頭劇目初現,獨播版權難搶,周播劇更尷尬

可是,出現在此次片單上的《贏天下》《如懿傳》《凰權》《扶搖》《獨孤皇后》等幾部古裝IP大劇,皆以女性角色爲主,也少不了被詬病“大女主戲”。只是這些劇基本立項開發都在“大女主戲”被集體詬病之前所拍攝,側面反映出電視劇項目大、開發週期過長導致的對市場風口反應速度過慢的弊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