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报基层事件信息120万余条,处置率达99.89%,丽水基层干群都说“四个平台”管用

       说起这两年乡镇在基层管理、执法、审批等各方面的变化,遂昌县云峰街道“老乡镇”吴久富直言:有了“四个平台”,体制机制更顺了,乡镇干部、派驻干部、村干部、网格员拧成一股绳,问题发现快、传递快、解决快,群众也普遍反映很满意。

乡镇干部提到的“四个平台”,全称为“基层治理四平台”,是我市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承接“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基层落地的重要载体,自2017年9月建成运行以后,便在基层治理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

乡镇有了“智慧大脑”

我市173个乡镇(街道)均搭建了综合信息指挥室,上线运行基层治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基层事件信息收集分办、执行督办、考核反馈的一条龙闭环管理和基层公共数据、视频监控的全面集成,打造了基层治理的“智慧大脑”。

截至目前,全市网格员和群众上报的基层事件信息120万余条,基层处置率达到了99.89%。

“以前做决策总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收集相关信息,现在人口、重点场所、危房等各类数据,只要在系统上一筛选,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莲都区大港头镇党委书记金伟君对指挥室感触颇深,“现在我们上线了自动流转分派系统,大部分的事件从发现到处理结束都无需人工指派,实现了事件的第一时间处置,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青田县温溪镇,主动在镇区增加部署了70个动态监控视频,通过视频巡查实现了对重点路段、河流、灾害隐患点等情况的有效监控和及时处置。 2

“人权责”下沉一线

县乡断层、条块分割和权责不对等,一直是基层治理的“老大难”。

针对这一难题,我市全面实行了派驻机构属地管理,积极推动县级部门的职权、人员、资源向基层下沉,仅综合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下沉人员就比改革前增加了700余人,增幅达74.5%,增强了乡镇一级的统筹能力。

缙云县东渡镇党委书记潜伟峰说:“乡镇有了派驻机构人员和全科网格员的日常管理权和考核权,相比以前,指挥更有效,联动更密切,处置更有力。”

最近,东渡镇通过镇国土、城建、执法中队、驻村干部、村干部、全科网格员的密切配合,联合快速处置了一起东渡村违章建筑事件,有效地保障了群众权益。

在全市各地,过去基层“看得见、管不着”和“管得着、看不见”的矛盾,如今正在得到有效解决。

3

服务网“越织越密”

“桂明,麻烦你帮我办一下老人证吧!”“好,没问题,把您的身份证给我就可以了,办好后我送进来给您!”这是近期龙泉市八都镇吴公村70多岁的邓爷爷和该村全科网格员雷桂明的一段对话。

今年以来,我市梳理公布了《乡镇(街道)“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基本目录》共计128项,《村级(社区)代办事项基本目录》共计90项,全面实施全科网格员代办制度,通过“上门收取材料、统一上报材料、统一领取证件、上门送件”,或指导群众手机办事、网上办事的方式提供代办服务,发挥好“服务员”作用,打造了一个个基层群众的“移动受理窗口”。

同时,围绕做优做强便民服务平台,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各地努力让群众反映的各类事情能得到快速解决,满意度不断提高。

龙泉竹垟畲族乡村民雷纪松就自己反映的电线杆倾斜得到快速解决之事,对“四个平台”赞不绝口,以前不知道向谁反映,处理又慢,现在一次都不用跑,反映上去立马就有人来处理,非常好!

文/记者 阮春生 通讯员 商政凯

值班编辑/陈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