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景德鎮,樊家井是不可不逛的。樊家井,在景德鎮火車站的附近,是一片帶有些許神祕光環的“仿古瓷重地”,它在景德鎮的知名度不亞於北京的潘家園,河南南陽鎮平縣的石佛寺,藏家商家,無人不知。

隨處可見挑夫擔着瓷器穿街而過

在這裏,板兒車還是主要的運輸工具。

樊家井,本是城鄉結合部的一條小通道,是原來的仿古瓷一條街。隨着古陶瓷收藏的熱潮,個體瓷器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幾年的功夫,這裏便很快形成了一個店鋪鱗次櫛比的仿古瓷器市場。這條街由北向南約有兩華里左右,但聚集着幾百間瓷器店鋪和作坊。街道兩旁岔道交錯,沿着每條岔道往下走,個體仿古瓷小作坊數不勝數。

這裏,每天從清早8點鐘開始,一直到傍晚都是車水馬龍,人流如織,一派繁忙景象。

瓷器的品種齊全,應有盡有。

鈞瓷和汝瓷的“傳世品”在這裏你都可以見到。

青花瓷大都仿的是元明清官窯器。

滿工的粉彩,畫工也不錯。

這裏有好多“珠山八友”的瓷板畫啊!

集天下名瓷仿品之大成,是樊家井的最大特色。在這兒你可以看到中國曆朝歷代的瓷器,而且還都是名窯的。宋代汝、官、哥、鈞、定5大名窯和耀州窯、磁州窯、鈞窯、定窯、景德鎮窯及龍泉窯6大窯系的仿品,這裏一應俱全,隨手可取。元青花、釉裏紅、粉彩、鬥彩、五彩、以及各種色釉瓷仿品,讓你看得眼花繚亂。就連近當代一些陶藝名家作品的仿製品,也赫然擺在貨架上。景德鎮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瓷器生產的重鎮,如果把樊家井說成是當今全國曆代名瓷仿品的主要集散點,恐怕實不爲過。

這裏的仿古瓷大路貨居多,價格並不高。

女店主一般都是邊看店邊畫瓷。

龍泉窯的金絲鐵線是這樣製作的。

爲瓷器做舊也是樊家井的一大景觀,我們可以身臨其境感受瓷器“變老”的過程。

專業“接老底”的招牌隨處可見。

樊家井,一切皆有可能!對於各種瓷器,樊家井的瓷器仿古做舊的專家們都能給你做出來。影青瓷、青花瓷、青花釉裏紅、粉彩、鬥彩、五彩、琺琅彩,想要啥彩有啥彩;元朝的,明朝的,清朝的,想怎麼朝就怎麼朝。要官窯有官窯,要民窯有民窯,你想要那個窯就能造那個窯,款識和真品一模一樣,錯了走樣了包換。在樊家井,一切都是公開的,一切都不迴避顧客。很多店鋪門口,擺放着用來塗抹瓷器的盛滿泥漿水大小木盆;用來蝕褪瓷器浮光的裝滿氫氟酸和高錳酸鉀的瓶瓶罐罐;還有用來擦拭瓷器使其變得陳舊的稻草和草木灰等。店主和夥計們在光天化日之下爲自己店裏的瓷器做手腳,同時還承接各方來貨代爲“加工”。走在街上,隨處可見爲瓷器做舊的招攬廣告,並且地址、門牌、電話號碼明示不諱,生意很是紅火。有的店鋪專爲顧客或商家代寫款銘,這裏有不少專職“款”手經過多年摹練,對明清御器款識寫來得心應手,幾可亂真。

樊家井不僅是仿古陶瓷一條街,這裏還彙集了各種木器,青銅器,玉器,金銀器,牙雕,字畫等,真是琳琅滿目。

在樊家井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有好多來自外地的客商,他們走南闖北,把由樊家井出來的古玩輸送到各大城市的古玩市場。全國各地古玩市場上的古瓷,大都來自樊家井的仿做。樊家井是活躍經濟豐富人類生活的沃土,但是無節制集散仿品必定給藝術品鑑別真僞增添了藩籬!

2012年10月20日下午,中國景德鎮國際藝術陶瓷拍賣會上,參加拍賣的198件拍品中共有125件拍品流拍,拍出的73件作品中,最高價格僅爲60萬元,部分拍品更是以100元的“蘿蔔價”起拍。

然而,與此相反,在拍場以外卻有着令人亢奮的“瓷器造假”。近年來,隨着古代官窯製品市場價格飆升,並不斷創造天價,爲了牟取暴利,官窯造假業也迅速發展壯大。無論是從製作工藝上還是流通渠道上,造假都已經儼然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與當代藝術陶瓷低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景德鎮市樊家井仿古一條街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天南海北的賓客聚集於此,有來淘點舊貨的,有來看點新鮮的,最多的是各地的古玩商販。

“仿古瓷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景德鎮,全國做仿古瓷生意的商販們,沒有不來景德鎮的。”一位來自浙江義烏的商販陳家義介紹說,這兒的東西做得好,一個400元的碗,拿到外地去,至少可以賣4000元。一些高仿造假的價格能上百萬以上,去遊玩,看看就好,想買就賣最便宜的就好,圖個開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