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跨越百年,小學課本里這條鐵路的升級版又是一項世界之最!

昨天(1日),京張高鐵第一節軌排準確無誤鋪設到位,這意味着京張高鐵全線鋪軌工程正式開始,建成後,乘高鐵從北京到張家口的時間將縮短到50分鐘,整個鋪軌工程預計在2019年5月30日完工;2019年7月31日完成軌道精調,預計明年年底全線通車

點擊音頻 瞭解詳情

京張鐵路,很多人都聽過這個名字,京張鐵路有老和新之分,老京張鐵路就是“中國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並負責的中國第一條鐵路,建成至今109年,今年1月,老京張鐵路還入選了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新京張鐵路,就是昨天(1日)開始全線鋪軌的京張高鐵,建線路全長174公里,其中北京境內61.633公里,河北境內107.013公里。線路從北京清河引出,終點落在崇禮奧運村。因此,京張高鐵也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重要交通保障線。

央廣記者郭淼攝

既然是北京冬奧的重要保障線路,這條鐵路自然也少不了高超的技術,中鐵三局京張高鐵指揮部總工劉志如介紹了相關情況。

劉志如:“京張高鐵是世界上首條設計時速350km的高寒、大風沙高速鐵路,這對於軌道的焊接要求非常高,要求我們鋼軌焊接的精度必須控制在0-0.2mm以內,要高於其他高鐵線路的焊接精度。而且我們還面臨着國內首次近25km長的,千分之三十連續大坡道施工,這對我們也是巨大的挑戰和考驗。這在國內高鐵乃至世界高鐵是絕無僅有的。”

爲了保證高鐵鋼軌焊接質量,在技術、工程等方面建設方都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和實踐,焊軌是高鐵鋪軌中的重要一環,要求技工必須要心細如繡花纔行,鋼軌之間接縫精度直接影響軌道平順度,中鐵三局焊軌班組團隊承接了這項任務。

邸向軍:“我們焊軌班組團隊目前累計完成130000多焊頭,完成國內高鐵焊接路程8000多公里,佔國內開通高鐵約三分之一。長大線路(大型鐵路工程)基本我們都參加了,從北邊的哈大高鐵到南邊的海南東環線,京滬線、寶蘭線都有我們的身影。”

央廣記者郭淼攝

除了鐵軌的建設外,京張高鐵沿線新建的不少火車站也都各具特色:

在京城西北部,100多年的清河火車站已經成爲了歷史,上個月17日,全新升級的新清河站最後一組鋼樑吊裝到位,主體結構正式封頂。老清河站站房將進行修繕,作爲博物館永久保存。

新清河站

出清河到昌平站,這一站的設計緊扣“古韻、雄關”,整個車站形體與漢字 “平”字相吻合,展現漢字之美和中國傳統的“中庸之道”。

再往前走來到八達嶺站,這個車站地處八達嶺核心風景區,站房設計以融入自然、隱於山間爲最大追求。站房主體和功能佈置在地下,呈“神龍見首不見尾”之勢。

從這裏經東花園北站、懷來站、下花園北站、宣化北站和張家口南站,就來到了終點站——崇禮鐵路太子城站。這是冬奧賽區的迎賓門,站前就是冰雪小鎮。站房設計山水相連,鳥瞰車站就像鑲嵌于山中的一塊白玉。

京張高鐵是世界上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寒、大風沙高速鐵路。它的建設對於加快構建西北、內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地區快速進京客運通道具有重要意義,對增進西北地區與京津冀地區人員的交流往來,促進西北地區與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有着重要作用,中國交通運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紅昌判斷,京張高鐵未來在交通效應和奧運效應外,區域效應上將會更爲搶眼

李紅昌:“京張高鐵作爲重要的交通幹線,對促進兩地的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流通,促進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而且通過京張高鐵可以把更多的區域和地區納入到更大的交通網絡中,從而實現京津冀一體化目標能成爲中國經濟的增長極,京張高鐵爲這樣一張宏偉圖注入了新的動力。”

來源: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記者:郭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