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7國道湖北赤壁遭遇“腸梗阻” 危橋維修方案爲何“難產”4年?

國道是國家的幹線公路,它的暢通對地方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近日,湖北赤壁市的居民向央廣新聞熱線反映稱,貫穿我國南北交通大動脈的107國道在湖北赤壁市中夥鋪鎮遭遇“腸梗阻”,一條“公跨鐵”——也就是公路跨鐵路的危橋在長達4年多的時間裏,都沒有維修改造完成,過往車輛只能在這裏繞行便道,不僅給附近村莊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也帶來不小的揚塵污染。

相關部門稱,這座危橋的維修,技術上並不難,主要原因在於施工方案的“難產”,這涉及公路和鐵路兩個部門。那麼,從確定危橋到現在,施工方案在這兩個部門之間經歷了怎樣的“難產”過程?

點擊音頻,更多精彩

施工怎麼又停了?

10月23晚,中國之聲記者跟隨當地車主來到107國道中夥立交橋。距離現場兩百多米開外,交警和公路部門聯合豎起的禁行標牌稱,“前方橋樑,封閉施工,禁止通行。”而走進工地一看,施工現場格外冷清。

如果說工地在施工,老百姓還可以接受,現在沒有任何動靜了。原來施工還有幾個人,現在人都沒有了!

赤壁交警和公路部門聯合豎立的繞行標誌(央廣記者管昕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橋樑兩頭都已搭起施工圍擋,豎起的“中鐵七局集團中夥鋪立交橋改造工程項目部歡迎您”的標牌格外醒目,標牌下是附近居民在此晾曬的小麥。看守的門外說,兩個月前他來的時候,工地就已停工。車主楊先生就住在附近的中夥鋪村,他告訴記者,這條路給附近居民帶來不少煩惱。

這個橋是怎麼搞的,很害人的。到對面去的話,要繞個幾公里。而且交通老是堵,(便道)路太窄了,中夥街上那個灰塵,家裏全是灰,不能開門的。

附加居民在中夥立交橋施工現場晾曬小麥,現場看不到恢復施工的跡象

由於危橋封閉施工,107國道在此遇阻,過往車輛要穿過中夥鋪鎮上的一條較小的街道才能通行。中夥鋪鎮黨委書記舒海林說:

一是擾民,107國道的車輛通行沒有時間概念的,二是交通經常堵塞,出過三次事故,已經4年多了。街上有2個學校,給當地帶來很大的麻煩。

10月24日上午,中國之聲記者跟隨當地交警驅車走了一遍繞行的便道。和107國道主路相比,這條便道只有它的一半。十點過後,來往貨車增多,村民房屋距離便道很近,稀落的隔離帶蒙着一層厚厚地灰塵。執勤交警說,他們已經採取了不少限行措施。

我們每次出來都要來這裏巡邏。再一個外地車輛控制了,外地大貨車是走高速,繞這條便道,多繞了3.5公里。

負責此路段交警中隊長說,這裏的車流量每天大約在1萬臺次,中夥便道已經成爲107國道赤壁段暢通的一個大瓶頸。

記者瀏覽當地論壇貼吧,不少網友曾吐槽這條難通的立交橋,赤壁市公路局公開發文回應稱,“中夥立交橋歷經近3年時間的艱辛協調,鐵路部門最終同意於2017年7月11日正式實施封閉施工。”而今,施工怎麼又停了?赤壁市公路局局長宋獻東稱,施工方案有調整。

就因爲一個電器設備的問題,施工方案又沒有敲定。這個橋比較特殊,它是跨鐵路京廣線的一個主要通道,京廣線每十五分鐘一輛火車,2014年發現危橋後,路封了三年多,我們跟咸寧公路局、省交通廳、武漢鐵路局都取得了聯繫,癥結就在敲定施工方案。

當地官方媒體發佈中夥立交橋封閉施工的繞行方案

公開資料顯示,中夥立交橋橋長89.2米、寬18米,建於1988年。2014年7月,公路部門巡查發現,該橋存在安全隱患。當年12月1日,公路部門正式對該橋進行了限高限行處置,制定繞行方案。宋獻東局長說,公路和鐵路部門對這座橋的維修方案有糾結之處。

既要保證橋施工的安全,又要保證鐵路運行的安全,還要考慮鐵路運行成本和橋的經濟投資大小規模控制的問題,在這個裏面糾結。

施工方案難敲定,是技術的問題,還是資金的問題?湖北省公路管理局養護處處長呂厚全稱,這都不是問題。

正常的話,像這種橋,一年的工期把它拿下,絕對沒有問題。這個橋結構不復雜,也不大,也不長,按現在的施工和管理技術,只要資金到位,快的很。

施工方案爲何4年都難以敲定?

根據公路部門的說法,中夥立交橋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資金上都不存在問題。那問題出在了哪?施工方案爲何4年都難以敲定?

知情人士透露,問題出在公路部門和鐵路部門就施工方案存在較大分歧。而核心的問題在於,最終的施工方案,誰說了算?

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人員稱,他們負責施工方案的評審,至今地方公路部門沒有報來正式的施工方案。

武漢局集團公司相關人員:報都沒有報上來,它的方案是個什麼樣的?

記者:是從來沒有報過,還是之前報過,被你們否掉了?

武漢局集團公司相關人員:沒有報過,沒有報過正式的,就是經過他們內部評審的。

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人員還表示,在中夥立交橋的施工方案上,鐵路部門已做了較大讓步。

是由鐵路局來組織評審,它的施工方案,自己都沒有評審通過,地方自己招了施工單位,出施工方案,按照程序,施工方案應由其內部評審完以後,再報鐵路局來。這是個民生工程,我們鐵路局做了很大讓步了,讓地方來招標和建設,我們也總在打電話催這個工程早日完工。我知道的是,他們自己的程序都還沒有走完。

嚴格來說,一個是交通公路的行政主管部門,一個是負責鐵路線路運營的大型國企。兩個部門在施工方案和資金投入方面,存在較大分歧。湖北省公路管理局養護處處長呂厚全說,最初的施工方案,鐵路部門已經審批,但施工中又調整了方案,增加了預算,這讓公路部門很難接受。

它那很多事情不辦,我這邊沒法施工,涉及安全問題,它不給點(施工的時間點),我們也不敢動。每年都協商過很多這樣的事,因爲方案的問題,後期的要求,我們認爲是不合理的,最初的方案也是鐵路局批的。

據介紹,施工費用早已撥付給赤壁市政府,交通運輸部、湖北省財政均有配套資金。工程立項時預算2800多萬,方案變更後,增加了500多萬。 

湖北省公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件事情拖了這麼長時間,確實羣衆反映非常強烈,社會影響很不好,最後分管副省長協調,相關工作推進才比較順利。

更改方案必須要有依據。鐵路部門逼着我們更改方案,但是最初的方案是它定的。這不光是錢的問題,2016年,前面的審批審查基本都走完了,它又提出新的意見,和前面的就有些衝突,它就是變動太大。

據介紹,類似這種部門分歧,在公路和鐵路部門之間並不是個例。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其他“公跨鐵”橋樑的養護維修方面,也同樣遇到“你來我往”的溝通難題。

2018年7月18日,湖北省分管副省長主持相關會議,聽取“公跨鐵”立交橋移交、部分危橋改造及高速公路跨鐵橋樑建設有關工作情況,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研究推進的辦法和措施。知情人士透露,當時在會上拋給副省長來協調的,除了中夥立交橋,還有3個類似項目。湖北省公路管理局稱,在7月副省長參加這次會上,鐵路部門同意該橋仍按原審批方案實施。

而10月24日,中夥立交橋的施工單位中鐵七局集團武漢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稱,他們還沒有接到恢復施工的通知。

去年我們才做了一個臨時圍擋,到現在沒有開工,就是因爲方案的問題,武漢鐵路局和業主(赤壁市公路局)一直都沒有定,我們也在這等着呢。

離開赤壁時,赤壁市公路局局長宋獻東向中國之聲承諾,今年11月15日可以恢復施工,一年後中夥立交橋就通車。

問題不止存在於這一個例。湖北省交通廳在向湖北省政府報送的文件中稱,湖北省在役“公跨鐵”橋樑得不到正常的檢查、養護和及時加固改造。普通公路“公跨鐵”立交橋移交工作推進艱難,存在安全隱患的部分國省幹線“公跨鐵”危橋改造項目無法正常施工,部分高速公路項目跨鐵路橋樑建設進展相對滯後。

國道“腸梗阻”的背後,還有哪些地方存在“腸梗阻”?需要維修加固的橋樑,長時間得不到維修,是否會帶來較大的公共安全隱患?希望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對存在“病患”的地方來一次全面“體檢”。

央廣記者:管昕、左艾甫

編輯:楊鈞天

新媒體編輯:周文超、王曼(見習)

來源: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