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尚騰新村

在全省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下,內江市目前正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

作爲市轄區,內江市市中區城郊型經濟特徵明顯;地處成渝腹心,市中區又是川南乃至成渝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隨着成渝鐵路客運專線全面貫通、川南城際鐵路加快建設,市中區融入成渝“半小時經濟圈”“川南一體化”的區位條件進一步凸顯。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如何進一步謀劃推動市中區發展?

市中區審時度勢,立足推動高質量發展,找準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座標,依市借力發展,加快建設成渝經濟區城鄉融合、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爲內江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積極貢獻力量。

構建“3+10”格局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10月28日,市中區塔山公園北廣場遊客中心一棟古香古色的建築內,人頭攢動,衆多遊客正在這裏參觀。

這裏是市中區打造的“印象甜城”展覽館。“印象甜城”展覽館既是市中區城南新區樂賢半島國家4A級旅遊區的遊客接待中心,也是該區傾力打造的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基地。展館主要以圖文展板、實物、模型、多媒體互動等多種形式,向遊客綜合展示市中區的歷史、人文、規劃、建設、未來藍圖。

發展藍圖如何繪就?結合各鎮街經濟基礎、地域特色、片區功能,市中區委作出了進一步優化城鄉發展空間佈局,加快推進城南新區發展、加快市中區老舊城區改造提升、加快白馬產業新城建設,支持10個鎮重點培育打造特色小鎮,構建“3+10”協同發展格局的謀劃。

在城南新區建設中,按照“公園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公園”理念和建設國家4A級旅遊區的定位,市中區進一步完善了城南新區(樂賢半島)控制性詳規和旅遊專項規劃。加快實施道路管網、公園綠地、公共服務等建設,新區骨幹路網基本成型,塔山複合綠道二期建成開放,建成地下綜合管廊4.1公里。區公共圖書館、公共體育場建成投入使用。內江一小城南校區實現正式招生。

以內江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爲契機,市中區補齊老舊城區便民服務、農貿市場短板,改善市容市貌。加快桂湖街等 14個農貿市場提升改造工作,實施大修廠、文廟村等8個棚改項目,推進30個老舊院落和6個城鄉結合部整治。依法拆違3313處共14.47萬平方米。

白馬產業新城建設大力推進,全面完成茂庭路、茂門路建設以及206省道、白鳳路場鎮過境段提升改造。白馬節能環保產業集中區新增承載面積500畝,企業建成投產5戶,在建3戶。

目前,城南新區已成爲內江“雙百”城市建設的重要陣地,市中區老舊城區市容市貌顯著提升,白馬新城產業承載能力持續增強。同時,以永安運動休閒小鎮、朝陽萬畝柑橘小鎮等爲代表的10個特色小鎮協同競相發展,全區城鎮化率達56.73%,爲建設成渝經濟區城鄉融合、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提供了強大的基礎支撐。

發展現代都市農業

推動產業交叉融合

近日,記者來到市中區凌家鎮,微風送來檸檬的香味。道路兩旁,田間地頭,掛滿果實的檸檬樹,給鄉村帶來了勃勃生機。

茂源檸檬是片區的龍頭企業之一,今年該企業在凌家鎮新建了檸檬產地集配中心,可以實現1.5萬噸檸檬的存儲、初加工能力。目前,該企業已發展成爲集檸檬種植、品牌培育、產地加工、冷鏈物流、電商銷售、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性服務企業。

按照集中成片、連點成線的思路,市中區目前已基本建成以永安、朝陽、凌家、全安爲主的檸檬(柑橘)產業帶,產業規模化發展成效初顯,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萬畝(檸檬)柑橘產業示範基地,就是市中區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典範。

作爲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區,市中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以建設現代都市農業示範區爲目標,着力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突出城郊特色,努力打造服務成渝的“菜籃子”“果盤子”“花園子”。今年新發展柑橘(檸檬)7500畝、雷竹1000畝、特種水產1960畝,完工100萬頭“內江黑豬”家庭農場8個,累計建成55個特色產業基地,面積4.9萬畝。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加快實施“兩朵玫瑰、一片草原”“兩座公園、一個基地”“兩個4A級景區、一片樂園”等3個“2+1”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其中,黃鶴湖旅遊區作爲市中區打造“成渝鄉村旅遊樣板區”的重要組成板塊,已成功創建爲市中區第一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形成以尚騰新村田園綜合體、川南大草原爲核心,輻射帶動周邊鎮村連片發展的特色產業,實現了農文旅融合發展。

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加快建設凌家農副產品加工集中區,同步帶動關聯產業發展,構建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全產業鏈,引導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發展。

在電子商務之風勁吹的當下,市中區以“互聯網+”思維爲導向,以電子商務爲突破口,完善綜合服務網絡和農村配送網絡,構建起了農村電商產業發展鏈條,實現農業新業態破冰。

此外,市中區推動城南新區打造高鐵金融中心,實現文旅康養、現代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白馬物流園區與工業、服務業企業融合發展,突出公鐵聯運優勢,發揮產業倍增效益。

今年1-9月,全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四新一大”企業27戶,實現產值27.48億元、增長23.7%。樂賢半島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已通過省級景觀資源評審會。

實施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了產業提質增效,也進一步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主動“走出去”

融入全域開放新格局

7月30日,內江市市中區人民政府與香港新華集團下屬的新華大灣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金融、商貿物流、進口商品直銷、區域特色產品出口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建“內江高鐵金融中心”“蓉歐+東盟國際物流中心”。

這是市中區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特別是“南向開放”戰略部署的具體行動。

依託新華集團的國際渠道和“蓉歐+”東盟國際班列白馬基地,市中區同步啓動渤商物流園二期項目建設,特色產品將通過內江集採和中轉,銷往港澳、東盟和歐洲,東盟等國的進口商品則可以通過內江進行中轉、銷售、配送。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是市中區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

在全面開放的大格局中,市中區找準位置、做強優勢、挖深潛力,積極融入省委“川南一體化”“內自一體化”戰略佈局和內江市委“一點三線”全面開放新格局。

該區落實領導帶頭招商,開展“走出去”招商活動38次,除了與香港新華集團簽訂投資約50億元的高鐵金融中心項目框架協議外,還與上海新城控股簽訂了投資約30億元的城南新區吾悅廣場商業綜合體項目正式合作協議,與重慶大學、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科研院所達成戰略合作項目32項。

積極應對挑戰,奮力攻堅前行。當下,54萬市中區人民正緊緊圍繞內江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目標定位,埋頭苦幹、創造一流,加快建設成渝經濟區城鄉融合、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在奮力譜寫新時代治蜀興川內江實踐新篇章中貢獻市中區力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