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時代終將會結束,但不是因爲我們已經沒有石油了,而是會有更好的東西出現。

作者 | 子衿

.....................................................................................................

諮詢公司安永表示,有關石油需求將在數年而非數十年達到峯值的預測、相較於往期持續低迷的油價以及投資者要求披露更多與氣候有關的信息,使得石油峯值的問題變得更爲緊迫,而答案很可能與電有關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石油公司已經在涉足電力行業了。今年2月份,殼牌完成了對英國最大獨立電力供應商之一First Utility的收購;4月份,道達爾宣佈將以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法國家用能源零售商Direct Energie;6月份,西班牙的Repsol收購了電力公司Viesgo ;“改名換姓”後的挪威國油(Equinor)也沒有閒着,7月6日Equinor官網宣佈,以4億歐元價格收購歐洲最大的短期電力交易商之一Danske Commodities 100%股權。

電氣化一直是擴大和深化能源使用的催化劑。諮詢公司安永認爲,一直以來,最主要的問題不是電力最終是否會主導能源的供應方式,而是電力系統將如何實現燃料供應

沙特800億美元發展核能

核能,你怕嗎?

電力系統將如何實現燃料供應呢?一些國家和地區將目光投向了核能。法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生產國之一,這是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後能源獨立政策的結果。在她的能源佔比中,化石燃料佔8%、核能佔74%,可再生能源佔18%。

把目光投向核能的,還有“富得流油”的中東國家。作爲世界上第二大已探明石油儲量的國家,人們似乎不太習慣把沙特阿拉伯與核能聯繫起來。然而,這個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計劃在未來25年建造至少16座核反應堆,耗資超過800億美元

沙特人將核能視爲一種減輕對有限化石燃料依賴的方式。此外,沙特迅猛增加的電力需求也是推動核能發展的原因之一。根據彭博社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的數據,自2000年以來,沙特的電力需求以每年9%的速度增長,而在美國等發達國家,這一數字還不到1%。

其實,在覈電方面,沙特並不是阿拉伯世界的領頭羊。今年3月,在韓國電力公司的幫助下,阿聯酋完成了阿拉伯世界第一座商業核反應堆的建設,這對於這個佔全球約6%石油儲量的石油大戶來說,是該國努力遏制其對化石燃料依賴和開發更清潔能源的里程碑。

按照阿聯酋能源部長Suhail Al Mazrouei的說法,3月份完成的巴拉卡1號反應堆只是阿聯酋計劃在2021年前投入使用的四個核電站中的第一座,待四個全部投產後,將爲該國貢獻近25%的電力。此外,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國家也宣佈了核項目,爲日益增長的人口和工業提供電力。

化石燃料VS核能

核能,你怕嗎?

在這個越來越電氣化的時代,我們對電力的需求越來越高。美國作爲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之一,發電是其最大的能源使用方式。2016年,美國總能源使用中,有39%流入到電網。

我們電力都是從哪裏來的呢?根據IEA發佈的信息,2015年,化石燃料發電仍佔絕大部分,其中,煤炭發電佔全球總髮電量的39.3%,其次是天然氣22.9%,水電16%,核電10.6%。不過,需要注意到煤炭比重的下降。到2017年,煤炭發電佔比下降至38.1%。

核能,你怕嗎?

根據EIA今年5月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電力行業的化石燃料消耗量下降至199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電力行業的化石燃料消耗下降趨勢是由於煤炭使用的減少和其他電力來源的增加。

根據世界核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最新的信息,世界上有30個國家在運行核電站。全球約11%的電力由450座核反應堆提供。另有大約60座反應堆正在建設中,相當於現有產能的16%,另有150-160座反應堆正在規劃之中,相當於現有產能的近一半。

儘管從上表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化石燃料發電仍佔據絕大部分,但又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是,隨着全球“脫碳”的緊迫性,化石燃料比重還將繼續下降。據衛報本週二報道,愛爾蘭將成爲世界上第一個剝離化石燃料的國家。日前,愛爾蘭國會下議院已通過剝離化石燃料的法案。

據美聯社報道,經歷了2011年福島核災難後的日本,在今年5月份提出了一項能源計劃,爲未來十年的核能利用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根據草案,到2030年財政年度,核能應占日本總髮電量的20-22%

美國這個能源大戶,擁有99座核反應堆,由30家獨立的能源公司運營,核電在其總髮電量中佔比20%。美國最近也出臺政策支持核電,確認爲九個核項目提供資金,推進美國核電發展的潛力。美國能源部長裏克佩裏(Rick Perry)表示,該計劃是該部門對美國核電未來投資的一部分,稱能源“是我們這個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核能是希望還是惡魔?

核能,你怕嗎?

提起化石能源的負面影響,我們第一反應就是碳排放和全球氣候變暖。根據新科學家雜誌(New Scientist)7月初發布的信息,如果不能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C以下,那麼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進而帶來洪水肆虐,將會導致高達14萬億美元的損失。

而對於清潔能源-核能來說,由於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和日本福島核危機的影響,一提起核能,可能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危險。然而,今年5月Cambridge House International給出的數字,可能會讓我們大喫一驚——最安全的能源是核能

也許,我們喫驚是因爲,無論是切爾諾貝利危機也好,還是福島核危機也好,我們對於“重磅”“爆炸”性事件的記憶,往往要比其他能源所導致的緩慢的、不動聲色的死亡要深刻得多,例如煤炭場因塵肺病而死亡的人員、氣候災難導致人員傷亡等。

對於核能安全性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我們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聲音”,但有一點可能相對容易“統一”,即隨着全球氣候問題日益受關注,“脫碳”問題已經越來越不可忽視,化石燃料的對手越來越強大,如何在這場“脫碳”革命中堅守陣地,還得加快技術革新。

面對清潔、零排放,能源巨大,持續可靠的核能,“一言不合”便陷入地緣政治、供應中斷等危機的石油,會害怕嗎?核能會成爲石油的勁敵嗎?還是說,國際石油公司在走向綜合能源巨頭的變革中,在攬入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的同時,還會將核能也招攬旗下呢?畢竟,在殼牌的發展歷程中,殼牌曾經也是投資過核能的。荷蘭皇家殼牌曾收購了海灣通用原子能公司(Gulf General Atomics) 50%的股份,隨後殼牌將該公司名稱改爲通用原子能公司(General Atomics)

誰知道殼牌會不會“重操舊業”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