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珠江上首座步行橋“真容”驚豔曝光!連接廣州塔-二沙島,新中軸線上打卡至靚C位!

來源:廣州日報

@各位廣州街坊

連接珠江南北兩岸的首座步行橋要來了!

11日,廣州塔南廣場配建珠江兩岸人行景觀橋項目

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開始招標!

該步行橋南岸連接廣州塔、廣州國際媒體港及商業住宅區

北岸連接海心沙和二沙島

本次招標公告首次披露了步行橋的“真容”

來,先睹爲快!

是不是靚爆鏡?

造型概念來自“琴鳴絹舞·嶺南花舟”

是粵曲中的水袖、是羊城花舟也是嶺南古琴

通過複合的功能、飄逸的造型

打造珠江上的新景觀

以後廣州又多了個打卡好去處了!

步行橋上還是拍攝一江兩岸的最佳C位哦!

驚豔:

立於橋上廣州一江兩岸美景盡收

珠江兩岸的花城廣場、海心沙、廣州塔都是廣州的人氣地標,但長期以來,三地聯動較少,要從花城廣場步行到廣州塔需繞行二沙島,耗時很長。本項目擬在廣州塔西側建設步行橋跨越珠江,疊於廣州新城市中軸線之上。

立於橋上,能將廣州現代風貌的珠江新城和自然風貌的母親河珠江飽覽其中,成爲廣州城市最美景觀的落腳點之一。通過步行橋的連接,增加步行人流,鼓勵人流駐足於珠江兩岸,帶動珠江兩岸的發展,南北融爲一體,成爲南北聯繫的城市紐帶。

選址何處?

建橋址北側爲二沙島東側島尖,南側爲國際媒體港。江面寬度約280米,上游距離廣州大橋約500米,下游距離獵德大橋約1.4公里。橋位處計劃通航淨寬不少於180米,淨高10米。

規模幾何?

主橋採用主跨240米鋼結構斜拱橋,橋樑東側橋面全長約451米,西側主樑全長約296米。人行橋跨中總寬20米,其中西側橋面寬6米,東側橋面寬8米,中部梯道寬6米。整個工程佔地面積約15025.9平方米,其中佔河道約9329.6平方米、陸地約5696.3平方米。

總投資約19486萬元。

什麼時候建好?

工程計劃2020年2月開始施工前期準備,到 2021年4月完成項目施工,2021年6月竣工驗收。

實用:

通行、休閒分區設計 設休閒坐階

但這不是一座簡單的只供人們通行的交通橋樑

而是串聯景點的慢行網絡

是一個縫合廣州城市新中軸線南北公共空間的聯繫紐帶

橋面採用分幅設計

其中休閒步道寬度9米(局部放大平臺20米)

快速步道寬度6米

休閒坐階及花池寬7.5米

橋上的休閒坐階

橋樑西側主要爲通行區

可滿足步行、無障礙與自行車等多種交通需求

沿步道設置連續的遮陽雨篷

營造人性化行走體驗

可實現全天候、風雨無阻的舒適通行

橋上有連續的遮陽雨篷

東側主要爲休閒觀景區

橋面設置觀景平臺與休閒坐階

結合綠化花草

構建休閒漫步、健康運動、旅遊觀光等多種活動的複合空間

延續海心沙音樂島的功能

人們甚至可以在橋面上愜意地欣賞小型音樂演出

橋面採取分區設計

無障礙設計方面

橋樑兩條路徑均以緩坡形式連接珠江南北兩岸

快慢之間適當隔離,保證安全性;

橋面通過緩坡步道、無障礙扶手、盲道、

標識指示、防滑設計等多種手段

實現人性化無障礙設計。

設計:

理念來自嶺南經典 連接珠江南北紐帶

今天曝光的步行橋“真容”可以看到

橋身曲線簡潔柔美

與浪漫的濱水環境及海心沙音樂主題契合

這一景觀橋獨特的造型究竟是什麼呢?

設計理念

造型概念來自“琴鳴絹舞·嶺南花舟”,是粵曲中的水袖、是羊城花舟,也是嶺南古琴,通過意象提取、形式轉化、形態演繹等現代建築手法的表達形成橋樑整體飄逸的造型,現代簡潔的同時也充分體現嶺南地域特色。

設計初衷

爲快速將廣州塔及周邊區域打造成爲交通更便捷、環境更優美、配套更齊全、內涵更豐富的夜間經濟示範區,輻射帶動周邊媒體港、琶醍、珠江遊、海心沙等區域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將先啓動雙塔路以北區域,即廣州塔南廣場的建設。本次人行景觀橋建設也廣州塔南廣場開發的一部分,通過步行橋的連接,增加步行人流,鼓勵人流駐足於珠江兩岸,帶動珠江兩岸的發展,南北融爲一體,成爲南北聯繫的城市紐帶。依託北岸花城廣場匯聚人氣,彌補南岸發展力度與動力不足,實現功能與價值利用的需求最大化。

借鑑英國泰晤士河等先進理念,規劃建設連接二沙島與廣州塔的人行景觀橋,實現珠江兩岸慢行交通互聯互通,提高集聚人流的快速疏散能力,整體提升花城廣場、海心沙、二沙島、廣州塔等區域環境品質。

這樣的步行橋是不是超棒?

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杜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