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統一大業的千古第一帝。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中華民族的文化逐漸統一,走向融合。但是就龍袍來說,秦始皇一開始選擇的黑色的龍袍,後來逐漸演變成黃色龍袍。那麼秦始皇爲什麼選擇黑色龍袍呢?

原因是因爲,當時秦始皇深受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他認爲秦朝以水德立國,而水德爲黑,所以秦朝的服飾以黑色爲尊貴,秦始皇的龍袍也就是黑色的啦!

那麼黃色龍袍又是從誰開始,又是因爲什麼原因呢?

漢朝初期劉邦沿用龍袍的樣式主要還是沿襲秦朝“龍袍”的特點,上衣以黑色爲主,下身則以紅色爲主。龍袍上不僅繡有日月星辰等自然景物,還有山,火,鳳,粉米等圖案,穿上它就像擁有了整個世界。

漢文帝時,他嘗試穿了一年黃色龍袍,後來又換成了紅色。到了隋唐時期,黃色龍袍才逐漸流行,因爲五行中爲土,而土德有是黃色爲代表色,所以皇帝能逐漸選擇了黃色。

黃色一步步逐漸成爲皇權的專用色,與人民逐漸遠離。

隋唐時期,民風開放,人們還相對自由。皇帝穿黃色,普通人也可以穿黃色,因爲害怕撞衫,唐高宗時還下過禁令,不允許穿黃色衣服。但是管理不太嚴格,人們還是有很多穿的,那是皇權還不是那麼集中,大臣們的意見還比較管用的。

到了宋乃至後來的明朝,清朝,逐漸形成了森嚴的服飾等級制度,龍袍逐漸成了皇帝的專用服飾,普通老百姓穿上就是一種犯罪。而且黃袍加身也成了皇帝獎勵大臣的一種手段。普通老百姓能選擇的顏色也越來越單調。

清朝是龍袍發展的集大成者,發展爲好多形式,服飾分爲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清朝皇帝在穿龍袍時,必須戴朝服冠,束朝服帶並且掛朝珠。龍袍以明黃色爲主,也可以用金黃,杏黃這些色。龍袍通身繡有九條正龍,四條正龍繡在龍袍最顯要的位置—前胸後背和兩肩,另外四條行龍在繡在衣襟,裙襬等部位,最後一條龍繡在裏面的衣襟上,只有掀開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到。

總的來說,龍袍的形式就是一代比一代複雜,一朝比一朝講究。而普通老百姓的卻越來越樸素、單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