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非標融資,需要通過ABS來轉爲標準化資產,以滿足銀行理財的投資範圍要求。”分析人士認爲,理財新規雖未明確資產支持證券投資問題,但因爲新增非標投資並未放鬆,可以實現非標轉標的ABS業務未來仍將持續增長。

    大小規模的券商正在不同的ABS細分領域上排兵佈陣。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企業ABS市場共有65家承銷機構參與發行ABS產品,發行規模前二十名均爲券商。

    助力非標轉標

    “本次理財新規和央行細則,規定公募產品可以投資非標,投資比例限制並未收緊。”天風證券孫彬彬團隊指出,“不過,這裏的非標主要是指存量非標,新增非標難度依然較大。期限錯配的嚴格限制並未放鬆,過渡期內老產品規模不允許增加。因此,新增非標融資,需要通過ABS來轉爲標準化資產,以滿足銀行理財的投資範圍要求。”

    孫彬彬團隊介紹,“目前增量資產非標轉標的運作模式比較成熟,例如融資方以其持有的資產發起ABS,或者以過橋的方式形成信託受益權再進行證券化,最後由銀行理財作爲主要資金方進行對接。”

    理財新規明確“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本行發行的次級檔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孫彬彬團隊認爲,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採用了結構化設計,主要風險集中在次級,優先級的實際風險很低。AA-以上風險權重僅20%,絕大多數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均在此範圍內。銀行理財投資本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優先級,本身並不會累積過多的風險。實際上,優先級對外公開出售,難度也不大。如果本行理財不能投資本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優先級,理財新規爲何只強調禁止投資次級?當然,具體認定還需要具體執行過程中的監管口徑。

    某券商資管人士指出,從去年開始至今,銀行在資產證券化的投資和券商在這方面的業務都有一個明顯的增長,未來,銀行在這方面可能會有進一步的增長。

    券商優勢明顯

    ABS業務是銀行、券商非標業務的重要轉型機會,其中,大小規模的券商正在不同的ABS細分領域上排兵佈陣。

    中國資產證券化分析網(CNABS)日前發佈的《2018年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半年報》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共新增發行170單ABS產品,環比增長36%,同比增長31%;發行總規模4393.00億元,環比增長101%,同比增長66%。整個上半年(截至2018年6月28日),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累計發行1892單ABS產品,累計發行規模40403.58億元,存量規模20573.39億元。

    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信貸ABS和ABN的總成交金額約爲1118.68億元,同比增長585.77億元,增長率約爲109.92%,成交量130286.37萬份,同比增長68060.36萬份,增長率約爲109.38%。交易所市場企業ABS的總成交金額約爲852.78億元,同比增長255.98億元,增長率約爲42.89%,成交量93131.35萬份,同比增長32183.62萬份,增長率約爲52.81%。

    分析人士認爲,券商具有獨特的角色優勢,既可在信貸資產證券化中作爲承銷商,又可在企業資產證券化作爲特殊目的載體(SPV)。同時,對券商資管業務而言,跟受到限制的通道業務不同,資產證券化的含金量要高得多,體現的也是券商的主動管理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