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2 16:14 |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 马银淇

轰趴(home party),一种新兴的聚会方式,在我国形象地定义为“室内聚会”或“室内派对”,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喜爱。随之,针对年轻人的轰趴馆、派对俱乐部也逐渐出现。海宁也有这么一家轰趴馆。这个地方的存在要源于一个90后年轻人,他开了海宁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轰趴馆——π.轰趴馆。

他叫朱顶立,今年24岁。去年末时还只是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过着朝九晚五的安稳生活,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创业者。谈起为什么创业,他说感谢五年的销售经历让他攒下了一定的基础,就这样过着稳定安逸的生活,似乎很好,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青春是一本匆促的书,不甘心就这样平淡翻过。

一场轰趴引燃创业热情 “那就说干就干”

上下两层,200平方米,娱乐吃饭,一应俱全,装修主打工业风,复古简约又不失设计感,站在哪儿拍照都能拍出大片。“年轻人喜欢,但海宁没有,这就是我为什么开出这家轰趴馆的原因。”当记者问为何会选择开轰趴馆作为创业项目时,朱顶立笑着回答道。

原来,在去年杭州同学聚会时,朱顶立和朋友们就去了一家轰趴馆。喜欢唱歌的唱歌,喜欢玩游戏的玩游戏,喜欢看电影的看电影,还能自己动手做饭,一群人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舒适自在,这种感觉让朱顶立非常兴奋。刚好,已经在工作上摸爬滚打五年的朱顶立也觉得到了适合创业的时间点。

“以前聚会,大家都会选择出去吃饭、唱歌,这样的活动比较单一,而且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众口难调。”朱顶立说,轰趴有家一样的感觉,十几二十来个人聚会更有互动性,私密性高,聚会形式更好。

既然有了这样的念头,那就说干就干。虽然父母觉得他这样的想法充满了冒险性,再三劝阻,但是这根本不能动摇朱顶立创业的决心。辞职、租房、装修……花了三个月时间,朱顶立完成了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

游戏区、聊天区、KTV区……一个环境优越、项目丰富、设备齐全的聚会场地诞生了,生日趴、婚前单身派对、公司团建,这个家一样的轰趴馆能满足各种聚会的需求。朱顶立的创业路迈出了第一步。

点点滴滴亲力亲为 “一个月从几场到几十场”

“如果青春没有一个梦想,没有一点勇气,那还能叫青春吗?”朱顶立说,创业就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他原本的认知里创业是轻松自由的,但是真正去做了这件事,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什么样的家具,怎么样的风格,每天从醒来的那一刻,朱顶立满脑子都是前期准备的这些事儿。“师傅,还是不对,墙面要有层次感”“这是放在二楼的桌子”……每天一头扎进店铺装修,从设计风格到采购物品,朱顶立凭借自己多年在建筑行业的销售经验全程参与。

敞开式的空间设计建造完成了,朱顶立信心满满的迎接新店开张。刚开业的时候,大家并不知道海宁开了一家轰趴馆,很多人也不懂轰趴到底是什么,无人问津的状态给朱顶立泼了一盆冷水。难道初次创业就要“夭折”吗?“当时内心压力很大,睡也睡不好。”朱顶立坦言,那时就怕来一根稻草压垮所有信心,还好靠着朋友打开了局面。

一场、两场、三场……潜水状态的轰趴馆在朱顶立依靠自己以前人脉吸引了几次客户后,生意渐渐好了起来。“因为来尝试过的客户体验过后,大多都会推荐给别人,靠着口耳相传,完成了一个月几场到十几场的过渡。”朱顶立说,开业到现在,十个月的努力得到客户的认可,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轰趴馆开始走上正轨。

不给人生留遗憾 “趁年轻多尝试新事物”

这样一个像家一样的聚会场所,让很多来体验的顾客,都愿意放下手机,全身心投入。做饭、唱歌、拍照……想玩什么都可以,爱上这种聚会新模式那都不是事儿。

“在轰趴馆体验感会比较强,更加难忘。选择这个创业项目,就是为了打开海宁人轰趴思路,让他们尝试这种聚会模式。”对于朱顶立来说,不论成功与否,跨出创业这一步,他内心就得到了非常强烈的满足感。

生日会、茶话会、求婚、团建……现在在朱顶立的轰趴馆里都能实现,但是他并不满足现有的状态了。“我想做定制,给客户提供创意,根据他们的个人需求为他们策划相应的活动。”朱顶立谈起今后的规划充满了憧憬。过段时间,他还打算去添置鼓、吉他这类乐器,在轰趴馆弄一个音乐地带。

创业很难,打破了朱顶立原有“轻松”状态的认知,常常倍感压力。但是当记者问到他是否后悔这个选择时,朱顶立马上坚定地回答了三个字:不后悔。未来,朱顶立还打算开规模更大的分店。他说,创业开阔了他的眼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趁年轻要多尝试新事物,出去闯一闯,失败并不可怕,但是不要给人生留下遗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