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教育部等8部門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目的在於切實加強青少年兒童的近視防控工作。據今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已居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視問題呈現低齡化、重度化、發展快、程度深的趨勢。

因此有關兒童青少年視力保護的話題,再次成爲社會討論的熱點。

青少年近視跟電子產品的使用有很大關係,生活中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主要有以下原因:有些青少年沉迷於玩手機、平板電腦,課餘時間打遊戲、聊微信、看視頻,幾乎離不開手機和平板電腦。

目前,學生的學習跟互聯網關聯度很高,學校里老師佈置作業通過手機和平板電腦,把作業、學習資料、班級事項發佈在微信羣裏;校園推進信息化建設,老師講課用PPT,很多課程都離不開顯示屏;另外,很多學生在課外還報了網絡課程,學習離不開互聯網。這些因素都影響着青少年的視力健康。

事實上,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也一直在探討青少年該不該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互聯網+教育”“電子產品+教育”合不合理等問題。有的人贊成,認爲這樣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實行個性化教學;有的人反對,認爲這會影響學習的專注度,使孩子自覺不自覺地接觸屏幕。德國就曾經出臺法案,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具有聯網功能的設備。

但身處互聯網時代,要讓青少年完全跟網絡、電子產品屏蔽開來似乎是不可能的。那麼,能否找到一個合理的方式、把握一種平衡呢?這取決於學校、家長以及全社會的態度。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合理使用電子產品,以開放的胸懷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互聯網+教育”“電子產品+教育”等新事物,與青少年一起尋找合理使用電子產品的途徑。

預防青少年近視最重要的是多進行戶外活動。如果老師們能真正關心學生的用眼衛生,提醒孩子科學用眼。

家長們多注意視力健康、身體健康而不是隻關注成績;全社會改變“搶跑”“超綱”學習的焦慮心態,以平和的態度看待孩子的成長,這樣就能形成合力,爲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更好的環境,保護好孩子們的雙眼。

以上內容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呂小羽,原文《保護青少年視力須全社會形成合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