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晨报讯(记者 马蓓)叫停周边开发建设、迁移污染企业和垃圾、500米以内不允许再有任何人工建筑物……近日,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白鸟湖污染治理,不断提升该区域自然生态修复能力,打造城市生活景观。

11月2日,记者从经开区(头屯河区)环保局了解到,针对白鸟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该区加强白鸟湖湿地自然保护规划,控制周边用地,构建以生态绿地为主的规划格局;停止白鸟湖周边土地招拍挂、限制开发建设;对周边污染型、干扰型企业进行搬迁,其中对废弃物全部转移;白鸟湖周边的3个直排污染口已被彻底关闭,环保部门成立了巡查组,每天不间断在白鸟湖周边进行巡查,每季度检测白鸟湖的水质。

“目前,白鸟湖周边的所有在建项目全部停工,不再新批新建土建项目,杜绝所有的排污口进入白鸟湖区,并依法关停了周边的砂石场,进行生态修复。”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环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友新说。

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企业如何布局,白鸟湖的生态红线不能破。孙友新说:“基本上就是现有的建筑物之外,再不允许建任何的人工建筑物,最少是五百米以内没有东西。”

按照规划,经开区(头屯河区)将通过持续植树造林的方式让白鸟湖环湖绿化见成效,利用3年的时间打造成全市唯一的国家4A级生态湿地公园。

据了解,经开区(头屯河区)今年在白鸟湖环湖周围完成了470亩的绿化,种植了7000多株乔木和7万多株灌木,涉及树木种类有红叶海棠、苹果树、杨树、榆树、红柳等。

“年初,白鸟湖只有1雄3雌共4只白头硬尾鸭,由于生态环境好转,今年它们繁殖了27只。”经开区(头屯河区)园林管理局工作人员伊晓燕介绍,今年1月,园林局接管白鸟湖后,先是清理各种建筑垃圾,然后又将附近排污企业迁离,并设置防护围栏,围栏外种植各类果树,既能引来鸟儿停留,也起到了降污降噪作用。同时,还成立了巡护队开展日常巡护。目前白鸟湖已有鸟类上百种。

白鸟湖片区附近居民刘文告诉记者:“去年白鸟湖西侧的采石场不分昼夜地拉石渣,路面尘土飞扬,一点防尘措施也没有,除了影响小区居民休息外,粉尘同样对白鸟湖造成污染。”自从开展白鸟湖环湖绿化工程以来,他也参与了植树,看到这里环境一天天变好,湖水也重现清澈,蜻蜓鸟类也越来越多,刘文心里由衷地高兴。

“听说这里未来计划是将白鸟湖打造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并适时向市民逐步开放,那我们以后出门就可以到4A级公园散步了。白鸟湖的环境一天天好起来,很多人都付出了努力,所以更需要我们周围的居民来一起维持和保护,共同打造出城市中的湿地公园。”住在白鸟湖片区中城国际城的居民邢昭林说。

据了解,今年该区环保部门加大排查监督力度,林业部门成立了巡护队,加强湿地巡护,严密排查破坏干扰行为。社区也加强大联动网格化巡查监督力度。通过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白鸟湖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晨报爆料热线:0991-8801111】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