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靠《书谱》获奖了,这次20万……怎么他就能把《书谱》玩儿的这么好呢

七年内,

44次入展中书协国展,

5次获得中书协国展最高奖,

27次获得全国各种书法比赛最高奖.

……

隔三差五就会听到傅绍尉老师入展获奖的消息,书坛好友称他是“不是在领奖台上,就是在去领奖台的路上”的国展战将。

最近更是以书谱风格小草荣获华珍阁《金刚经》全国书法大赛神品一级奖(20万奖金)

什么?《金刚经》用书谱风格写?岂不是太魔幻了……别急,傅老师有他独到的想法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写过这么大篇幅的作品,所以在书写时候,我用了几天的时间来思考用什么书体,楷书我估计写的人会很多,比较扎堆,所以放弃楷书,行书在古代的字帖当中,没有现成的大篇幅范本,后来考虑到孙过庭的《书谱》,字数很多,无行无列,天女散花,乱石铺街,是一个很好的范本,于是我就想试一下用《书谱》来表达《金刚经》

当然,这想法比较大胆,毕竟很多人认为写经这种题材应该用比较严肃的书体,我用《书谱》风格小草来写《金刚经》应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我认为如果作品能够跟评委形成审美共鸣,入展获奖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为《书谱》是我们小草当中最经典的,是小草长卷作品,总长度达九米,鸿篇巨制,如果《金刚经》的作品形式和《书谱》形成一种审美共鸣,应该说也是挺震撼的!所以最终我选择用《书谱》的小草风格来书写《金刚经》”。傅绍尉老师如是说。

最终的结果证明傅老师的这种尝试,成功了。

那么傅绍尉老师如何做到深耕《书谱》并能够如此成功的运用书谱呢?答案就在临帖方法上,其实他也走过很多弯路

傅绍尉老师全国第三届草书展获奖作品

其实,最初学书谱的时候,傅老师也走过一段很长的弯路:“我在学《书谱》的过程当中,也是和大家一样,容易犯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抄帖,从头到尾的抄帖

熟悉我的很多老朋友都知道,我曾经通临《书谱》一百多遍,但是没有写好。我后来能对《书谱》有所心得,是因为我改变了这个学习的方法,对《书谱》不再进行盲目的抄帖,而是采用了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

抄帖,就是盲目的一遍遍临帖,以至于学习的过程变成了机械重复,傅老师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的呢?

“意识到抄帖问题之后,我首先对《书谱》进行笔法的分解训练再对《书谱》进行单字的分解训练然后再从章法的层面去理解,最后我发现虽然没有抄帖那么量大,但是进步却是最快的。” 傅绍尉老师公布了这个答案。

傅绍尉老师《书谱》临作

在说到临帖方法时,傅老师还提到一个概念“用手读帖”。

那么 “用手读帖”是怎么回事儿呢?傅绍尉老师讲到:“对于读帖,我不仅是用眼读、用心读,我还要用手读。对于初学者来说,拿着字帖看来读帖的方法显然是无法深入理解的。所以我对于读帖的理解,是用手来读,深入体会。

看来,这一系列的学习《书谱》的基本方法,练就了傅绍尉老师《书谱》功底,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他不断的精进,达到了今天的高度。

傅绍尉老师第四届青年展入展作品(册页局部)

我们说过,针对傅老师大家有个戏言,叫“不是在领奖台上,就是在去领奖台的路上”,能达到这样的高效入展获奖,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傅老师说,这是因为他平时把临创合一结合的比较到位,他谈到:“我的高效参展是因为我平时都有所准备,临帖上追求临创合一,临帖是为创作而服务的,用创作的心态来临帖,用临帖的心态来创作,因此我的创作并不感觉很费劲,作品创作几乎都是一次过的,完了就拿去参赛,也正因为如此,我的参赛频率很高。”

现在,大家都写《书谱》,你玩儿得比别人更纯粹、更到位,就能够脱颖而出,傅老师就是这样的标杆了

最后,傅绍尉老师还想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只要方法正确,持之以恒,必然会脱颖而出的。

傅绍尉,又名傅九思,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柳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柳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十大青年书法家;

一、作品获华珍阁《金刚经》全国书法大赛神品一级奖[20万奖金];

二、作品获广西人民政府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

三、作品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大奖:

1、2012年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2、2013年全国第三届草书展优秀作品奖;

3、2013年首届“沈延毅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4、2013年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5、2017年全国第二届行书展入展作品代表;

作品欣赏

来源于|墨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