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 首批7家券商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獲批,各家的籌備狀態如何?何時展業,都是行業的關注話題。

從首輪獲批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七家券商來看,在投顧隊伍建設、基金研究實力、以及TAMP平臺建設(統包資產管理服務平臺)等方面各有相對優勢。

基金投顧試點期爲1年,公司內部業務流程怎麼設置?如何組織業務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對公司是怎樣的機會?銀河證券副總裁羅黎明對此做出瞭解答。

值得關注的是,銀河證券公司管理層對這項業務重視程度非常高。3月6日,公司董事長陳共炎和總裁陳亮共同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就相關業務進行部署,這在以往的試點業務中並不多見。隨後公司成立了由副總裁羅黎明擔任組長的專項業務小組,分解各項子任務,並以本月底上線爲目標,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協同進行。


本月底上線爲目標,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協同進行

根據監管發佈的試點通知,試點機構應當按照要求審慎控制試點業務規模。試點期限1年,試點期滿證監會機構部將組織開展檢查評估,未達試點目標,或試點期問出現重大問題的,終止試點。

試點業務的高標準、嚴要求給獲得資格的券商帶來頗高挑戰。

對於未來1年期的試點業務,銀河證券將其總結爲 "以客戶爲中心"。銀河證券表示,公司財富管理轉型的目標,就是用專業的財富管理服務,成就客戶的美好生活需要。理想的基金投顧業務,應該是在充分了解客戶的基礎上,用專業爲投資者賦能,與客戶建立信任、互惠的"銳角"關係,與客戶共進退,爲客戶的資產保值增值。

銀河證券在產品規劃、人才培訓、服務體系建設、金融科技支撐、網上銀河、智能銀河等多方面都制定了詳細的行動計劃,通過多部門協同作戰,將公司基金研究的能力和財富管理服務體系積累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並在實施過程中進一步優化升級,是公司重點把握的第一要務。

"我們正在根據監管的要求,修訂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指引細則,同時搭建專項系列培訓與持續培訓管理機制,對可參與的試點營業部和參與推廣的基金投顧人員進行評估和資質選拔。"羅黎明介紹業務核心內容時這樣闡述,"我們的基金研究中心目前已經儲備了7大系列的28個策略,並開發了基金策略生產管理系統,即策略設計、五級基金池篩選、基金組合調整以及論證模擬等,既可以生產標準通用的基金策略,也可以爲高淨值客戶進行定製策略開發設計"。

下一步,銀河證券將在內部進行甄選,通過綜合評估500餘家網點的組織管理能力、客戶服務水平、公募基金業務基礎以及對基金投顧業務的理解和準備等方面,篩選出符合條件的營業部先行先試,穩步鋪開。同時爲了保障該業務高效平穩運行,還將爲此建立對應的考覈機制與薪酬激勵措施,以及監管要求的適當性管理、利益衝突防範與管理、風險揭示與信息披露等方面舉措,從而保障客戶利益、防控業務風險。

七家試點券商何時展業,行業最爲關注,銀河證券表示,將以本月底上線爲目標,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協同進行。


建立基金銷售和投顧業務間利益衝突防範機制

對於首批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的券商而言,突出難點不少。業內分析人士看來,包括投資者對券商基金投顧的信用度培育、券商內部利益衝突的解決、券商和各機構之間的競合關係都是有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長久以來,公募基金整體具有較好的業績表現,然而個人投資者往往收益不佳。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截止2020年2月底,我國公募基金數量數量6240只,偏股型基金10-15年的長期年化收益率達16%,不過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在其中是"匆匆過客"。

基金投顧的誕生,將改變這一塊困局。

根據基金投顧試點文件通知,在客戶授權下,可代客戶作出具體基金投資品種、數量和買賣時機的決策,並代客戶執行基金產品申購、贖回、轉換等交易申請,這意味着基金投顧業務首次明確了投資者可以委託券商代其作出投資決策和代其操作專屬賬戶。銀河證券副總裁羅黎明認爲,基金投顧業務對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將爲後期其他金融產品、有價證券等財富管理創新業務模式提供參考。

羅黎明表示,基金投顧業務最大的受益者將是投資者,同時也是這項業務的最大難點,如何讓更習慣於追漲殺跌的傳統投資者,基於對券商的信任,建立管理型基金投顧業務的委託關係,並能夠通過長期投資,真正分享到優秀基金的成長紅利,是擺在券商面前的課題。同時,基金投顧業務也對券商自身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公募基金產品銷售爲特徵,奠定了基金投顧業務市場基礎,培養了投資者對公募基金的認知,也是券商服務投資者的一個重要手段,基金投顧業務無疑是對傳統基金銷售業務的優化變革,弱化了"產品銷售",強調了"服務"。

同時,證券公司從事基金投顧業務,在投顧業務和基金銷售業務之間需要嚴格防範利益衝突。目前銀河證券已經建立了體系化的基金銷售業務和基金投顧業務間的利益衝突防範機制,從人員(崗位)設置和績效考覈激勵措施方面,對基金評價、策略生產、策略執行、基金投顧等均與傳統的基金銷售進行了隔離,確保爲客戶提供的基金投顧策略組合的客觀、專業與公正,讓基金銷售業務和基金投顧業務都能夠規範、健康、有序的發展。

據基金業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來看,目前以銀行和基金公司直銷渠道爲代表的傳統渠道仍佔有絕對的優勢。截止到2018年,基金公司直銷渠道銷售保有量佔比最高,爲68.70%,其次是商業銀行22.80%和證券公司4.30%,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佔比僅爲3.40%。

image

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0月,雖然共有122家證券公司從事基金代銷業務,但代銷基金數量超過3000只的僅16家。

從生態競合的角度來看,券商雖然代銷規模仍處於劣勢,但也具備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業內人士指出,券商多年來通過深耕證券市場,有着客戶關係緊密、產品線豐富、賬戶體系功能完善、合規風控體系更加成熟等優勢。相比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有更多網點和更緊密的客戶關係;相比銀行,證券公司的客戶具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參與經驗,有更熟悉公募基金投研的投顧團隊;相比第三方機構,證券公司有更成熟的投資者教育和服務體系、更成熟的賬戶系統和合規風控管理能力。


深耕財富管理轉型,是銀河近幾年的"有準備之仗"

首輪獲批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七家券商包括國泰君安證券、銀河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申萬宏源證券、華泰證券、中金公司、國聯證券。拿到資格的券商在投顧隊伍建設、基金研究實力、以及TAMP平臺建設(統包資產管理服務平臺)等方面都有相對優勢。

以銀河證券爲例,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是其實際控制人,同時又是業內的老牌券商,肩負着對券商行業健康發展的使命。在投顧建設上,銀河證券擁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和投資顧問隊伍,有着較好的客戶基礎;與此同時,作爲國內券商中屈指可數擁有基金評價業務資格的專業機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擁有着長期積累的公募基金評價、研究和大數據基礎,也是銀河證券開展基金投顧業務突出的優勢之一。

羅黎明告訴記者,在業務準備上,近幾年來銀河證券深耕財富管理轉型,探索了將專業投顧產品化,並通過差異化佣金方式向投資者服務的模式創新,推出了行業獨創的財富賬戶,爲投資者管理自己的資產提供了便利的工具;面對海量客戶的需求,銀河證券一直在強調自己的專業能力輸出,努力用自己的專業爲投資者賦能;需要強調的是,銀河證券有着強合規、強風控的企業文化,將會秉承"行穩致遠"的原則,積極探索這項業務。

羅黎明說,基金投資顧問業務作爲財富管理的重要依託,與銀河證券的公司戰略密切結合。

記者與公司瞭解到,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銀河證券相關部門機構設置已到位,相應的轉型業務也已初具規模,在以客戶爲中心的財富管理轉型理念的培育、投顧團隊建設與培訓、客戶服務與體驗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記者注意到,銀河證券正在試圖重構和客戶的業務關係。2019年底銀河證券發佈了行業首創的"財富賬戶",羅黎明在那場發佈會上向投資者闡述了自己的理解:財富管理服務於美好生活。

事實上,銀河證券去年已經逐步開始將原有的傳統股票類投顧業務轉型爲買方投顧業務,這樣的轉變得到了客戶的良好反饋,新業務的簽約數月度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63%,簽約資產月度複合增長率達到了240%。"財富賬戶"這個創新型的技術架構發佈之後,已有近4萬的客戶嘗試體驗,這爲基金投顧業務專屬授權賬戶的開發設立,奠定了非常紮實的技術基礎。羅黎明稱,場景化財富管理不但是基於財富賬戶的服務嘗試,更是對基金投顧業務服務模式的先行試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